APP下载

称呼

2018-01-15卢年初

特别文摘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官场职务领导

官职除了叫给当事人听外,更多的还是叫给别人听的,这不仅有一种舆论效果,还表示一种规范,是什么就得叫什么,一旦任了什么职,除非你十分厌恶,否则就属于这个职务了。这一点严肃性,越在严肃的场合,越突出一些。比如开大会,请什么领导讲话,要把他的一串职务念完才会罢休,漏了一个,都违背了常理。而领导发言之时,又有讲究,提及前面官小点的一般称“同志”,表示自己的官大一些;对后面要强调的则要提到职务,表示自己只是个下属,道“某某领导还要作重要讲话”等。当然,这种规范,也需接受约定俗成,习惯了,公认了,也就合逻辑、合标准了。地方和军队就不一样,喊职务一般省“副”字的,就是一例。再者对退休领导的称呼,也是大家达成共识了的。刚退下来的仍然称职务,只在前面加个“老”字,如老部长、老局长什么的,表明在单位还是半个老板,说得起话的。再者称老领导、老首长,这离开岗位的时间又长了些,但是位置却还是崇高,表明而今的人都是跟着干了的。再过段时间,就称老革命、老同志,表明人家资历老,是“部宝”“局宝”级的,庄严而神圣。总之退下来后,称呼也还规范着,不能乱套。

可是有一点可以确认,不论官场如何庞大,职务如何出新,称呼如何服从于规范,可职务永远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而称呼要感性得多,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年龄关系、工作关系,还有一种情感关系,等等。这实际上给人的相处定了调儿,就好像是一幕剧,称呼一出,就让人们看到了布景。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较全面地掌握“称呼”这一官场语词。

多点尊重。中国人讲究彬彬有礼,相互抬举,称呼犹然。有的人几个职务,一般是称其位最高最响的,有时几个职务合起来分量才重,如称“常务”什么的。有的干部没有什么职务,由于单位位置高,也胡乱称什么主任之类,弄得当事人有些脸红,不过其心还是甜的。还有的故意拔高,比如重要科局的股长,喊他“局長”,是对其相对权力的认可。或者称呼某领导时不叫姓,只叫职务,表明特指,在座唯一的,也是一种对权威的称法。这里顺便讲讲“老板”之称。最近一些年,称“一把手”为“老板”之风盛行,这把组织的权力个人化了,有些地方明文规定不准如此,但仍然难以禁止。为何?原因很简单,“老板”一词有浓重的商业气息,表明了称者的效忠和遵从。官场上称呼的尊重是必要的,是一种礼仪和圆滑,但是千万别过分,阿谀逢迎做作了,适得其反。

掺点亲热。有的领导对下属直呼其名,也是一种待遇,表示自家人;或者是喊小老乡、小校长什么的,这种屈尊叫人感动。下级对领导称呼,有时也可看出心贴心的,如省略一个“长”字,如“陈队”“陈部”之类。有人喊领导老喊过去的职务,表明自己是老部下,又多了一份情感。有的领导,对下属称“小”,本来是平易近人,却不知个别人年纪比自己还大,弄得难以下台,可见亲热要掺得是地方,否则还是官态。至于有些人干难事时称“兄弟”“大哥”“老大”什么的,显得之间没有什么距离,一切都好说,效果是有,可又江湖化了。

来点调侃。有黄点的幽默。比如姓杨的当委员的,喊杨委(阳痿);又比如姓刘的在编委工作,人家喊刘编(牛鞭),这都弄得人哭笑不得。有的喊别人的单位,知道人作不得主,故意吊胃口,喊“李政府”“江财政”“陈公安”什么的。还有在人家职务前加个“大”字的,虽然也内含尊重,但更多戏谑的成分。如“大局长”“大股长”“大书记”之称。调侃要注意场合和度,否则会把关系弄紧张,生出隔阂。

透点火辣。同一级的干部有竞争的故意不称职务,而加个“老”字,让别人心灰意冷,表示并不看重你。还有的在办事愤怒时,故意把“副”字说出来,意思你做不得主之类。有时还来点“横”,连职务也不称,只称姓,如“这件事就让姓陈的去搞”,这就混同于市井刁民了。称呼必要时可以立威,但是随时要注意个人的涵养。

可见,官场上称呼感性的地方很多,表现力很丰富,但越丰富的东西,越是细腻,越要注意的也多。而透过这些细碎之处,我们仍可以捕捉更多的信息。我从事干部工作了解情况时,对人家背后的称呼尤为考究。有的人位置并不高,可是背后听到的还是一声一句的职务,表明他的威信。有的人老百姓不知其职,只是称“黄领导”“李领导”,表明了与群众打交道不够。有的人当面喊职务,背后直呼其名,表明并不看重。有的还有“绰号”。有的霸蛮的干部,人称铁匠;有的人称包头,事无巨细,什么都个人说了算。这些称呼,往往真正能代表他们的工作内涵,这似乎超出了解词的范畴,就此打住,不再云里雾里了。

(摘自“卢年初新浪博客” 图/黄文红)

猜你喜欢

官场职务领导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职务任免通知
2016重要领导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