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古诗文阅读点亮作文习作

2018-01-15钱小华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小草学会

钱小华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不少教师从学科内容、学科性质、学科功能进行长期探究与争论,实践中各持所论而行之。但从语文教学过程具体实施的效用看,对语文学科综合性的认识,有必要深化。对不同的语文教学板块的关联策略,就值得深入探析,若取孤立眼光看不同板块的教学,只是僵化完成每一板块的知识教学而已,而非以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为教学指向,大大降低语文教学的作用;反之,将语文教学的不同板块运用一定关联策略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方法、思想的全盘的辩证认识,在运用中获得深刻体验与反馈,可使同样的语文教学时空,发挥更高的教学费效比。以古诗文阅读与作文教学为例,笔者采用了一些关聯策略,抛砖引玉,供读者讨论。

一、在古诗文阅读文本的题旨探究中引领学生学会作文的审题立意

立意高下,决定一篇文章的基准高度。好立意,使文章或居高临下、气贯长虹,读者为之一振;能使文章进入读者内心世界,且成为那个世界里同类的最佳。而很多学生作文,往往败在第一步:立意欠佳。让学生学会立意,是作文教学最基础其实也是最难的一步,但最容易被忽视,往往教师在布置作文训练任务时“忍不住”主动帮助学生分析立意、代学生立意,事实证明这样反而使学生立意能力提升较慢。既然中国古诗文中优秀作品浩如烟海,不妨从古诗文佳作的阅读教学的题旨探究中引领学生学会作文的审题立意。

例如,一篇作文命题“小草”,这是很常见的散文命题,进行立意训练,要求学生进行类似的立意尝试。结果很多学生阐发了不同的立意:校园大树下的小草——虽有大树遮挡风雨但是永远长不高;石板路边的小草——虽然条件恶劣但是顽强长成;花圃里的小草——虽然成为衬托但是照样活出了自己的世界;水边的小草——总是被鱼儿啃食但却越发繁殖的茂密生命更坚强……这些立意都很好,跳出了通常的喊口号式的、直白的立意,从普通的、一般的意象中抽象出作者要在作品里隐含的立意,以草见人,叙“草”而立“人”,都值得读者品味。

二、在古诗文阅读文本的内容解读中引领学生学会作文的材料取舍

在最初的立意之后,很多学生往往心中似乎有千言万语,但临下笔不知如何取舍,最后呈现在笔端的内容轻重不分、主次不分,所谓“眉毛胡子一把抓”。读者读这样的作文,感到很杂碎,不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语文课堂的作文训练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材料取舍也是极为重要的。不少语文教师做过各种尝试,方法各有各理,笔者认为,在古诗文阅读文本的内容解读中引领学生学会作文的材料取舍,不失为一种将阅读教学的精华与作文教学的关键点结合起来进而做到相得益彰的教学途径。

例如,在《口技》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循着文章描写的时空顺序指导学生进行文本内容解读,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对写作内容取舍的巧妙之处。一、为什么对口技表演的现场环境描写极为简单,重点只有一句“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二、为什么文章从“少顷,但闻……稍稍正坐”这一段不见对口技表演者动作的描写、神态的描写、心理的描写,反而描写了观众的听觉感受与听觉引起的动作、想象以及听觉引起的情感?三、为什么在“未几……几欲先走”这一段口技表演的高潮突然场景惊人转换之时,作者没有一句对表演者的赞美、描写,而又只是点出文章开始时的简单场景描写“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三、在古诗文阅读文本的结构分析中引领学生学会作文的谋篇布局

高明的厨师往往就同样的食材做出不同凡响的味道来,让美食家叹为观止;高超的作者往往讲究文章的谋篇布局,引导读者读出文字背后的趣味。而不少学生即使获得了好的立意、合适的取材,往往有时因文章结构的粗糙导致了文章平庸。在这方面,中国古代作家们具有高超的技艺,值得后辈学习、精研。因此,在古诗文阅读文本的结构分析中引领学生学会作文的谋篇布局应当是语文教师值得重视的一种语文教学策略。

例如,《岳阳楼记》教学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中精彩的描写时,不妨就范仲淹先生此文的文本结构进行专题分析。一、作者一开始就交代了滕子京,为什么不在文中的景物描写涉及滕子京或者最后发出自己的哲理感悟时涉及滕子京呢?二、文章发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呼唤,是在哪些内容描写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此总结这篇文章的结构巧妙之处,对照平时很多同学的作文为什么显得无病呻吟、感情做作,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学习优秀古诗文的文章结构改进自己的作文思维,达到通过好的作文结构使作文趣旨表达、情感抒发更为自然真切感人的目的。

总之,带着辩证、互动的教学思维,可以通过古诗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关联策略,真正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古诗文小草学会
小草的烦恼
小草受伤了
牛小草的牛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学会分享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学会分享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