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整合的实践与研究
2018-01-15佘仰珊
佘仰珊
研究表明,语言教学的内容越接近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就越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也就越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中職英语教学应该了解专业的就业方向,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服务,对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进行整合,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 对教材进行改革,教学贴近岗位需求,将岗位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
经调查,中职学校很多学生毕业后,近一年处于学习或实习状态,至少需要半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主要原因是知识比较单一,所学内容与实际业务脱节,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以我校的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潮州本地两大产业——陶瓷、服装企业的外贸跟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业学校实施职业教育应当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因此,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中职英语教育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潮州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也是中国陶瓷出口量最大地区。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再到销售,配套设施齐全,产业链日趋完善。目前,潮州陶瓷及其附属产品年产值约 500亿元,全市每年生产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卫浴洁具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 25%、30%和 50%。陶瓷产业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一批外贸人才。
因此,必须对教材进行改革,充实英语课教学内容,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教学更加贴近职业岗位要求。首先,鼓励专业英语教师编著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商务英语教材,以原本的商务外贸基础英语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增加与本土陶瓷、服装产业相关的外贸英语。目前,我校的英语课题小组专业老师编制的Elementary Ceramics Business English基本完成,内容囊括陶瓷外贸实务,分别有Inquiry、Offer、Counteroffer、Packing、Terms of payment等几个组成部分。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陶瓷、服装英语专业术语、情景会话,以及陶瓷、服装出口所涉及的包装、单证、物流等英语内容。通过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产业,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渗透进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课程内容接轨地方产业,真正实现产教结合。
二、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英语应用能力训练,提高岗位能力
station skill,泛指在某种从事的职位或工作岗位领域上表现出来的个人动手和实际操作的一种技巧或能力。每一个职业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因此,实现英语课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的整合非常重要。
在实践教学中,定期开展多种英语技能比赛、职场英语比赛和商务英语比赛等,将技能知识转化为专业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实现英语知识在学生中的传递。在岗位能力的要求中,学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在校学习的英语应用能力,二是在工作场景下的听说能力。因此,积极开展相关的英语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例如举行广交会模拟现场,让学生进行产品询价、合同签订等场景对话。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意志。通过实践强化学生技能,学以致用,突出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
三、增强校企合作,明确岗位职责,适应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重大创新,以校企合作制为主导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
英语课教学内容按行业企业需求安排,教学过程参考工作流程和工作岗位设计。校企合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校内实训,由学校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再聘请企业资深英语外贸人员到学校分享实战策略和经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模拟。第二阶段为校外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由资深员工现场指导培训,实习期满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随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学生的出路来衡量专业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总之,中职英语教学要从职业岗位要求出发,以职业能力和技能培养为核心,提高英语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的整合。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