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工匠精神助推航天强国梦实现
2018-01-15
航天企业作为事关国家安全命脉的战略性企业,肩负富国强军使命,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这当中,有一大批不计功名得失、刻苦钻研、扎根一线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痴心科研,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航天事业创新发展。
传承创新 厚植工匠精神的生长沃土
作为我国导弹工业的骨干力量,中国航天科工三院(以下简称“三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建立起我国完整的海空导弹系统,发展形成了我国最完备的飞航武器家族,其中,多型装备先后在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9·3”阅兵式和朱日和阅兵式上惊艳亮相。在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一批又一批航天大国工匠默默付出、强力支撑,完成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设计和加工,铸就了我们震惊世界的航天科技。
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包含了各类先进技艺的传承创新,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与融合,更是浮躁社会所缺乏的一种坚定气质与执着坚守。首先,“尚巧”的创造思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那些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纯熟,更重要的在于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创造品质。其次,“求精”的工作态度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真正的工匠身上,工作是修行,产品是修炼,不浮不殆,不急不躁,追求至善尽美的创造极致。只有这样,才能打磨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品。在建设航天强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传承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具备创新求变的时代特质。
多年来,三院高度重视工匠精神在职工队伍中的培育与传承,不断丰富企业精神、厚植文化基因,壮大工匠队伍。
四抓四促 筑牢工匠精神的群体基础
在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批示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確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的战略任务。新时代,三院以“四抓四促”深入践行工匠精神,既深入贯彻创新驱动的领跑战略,更厚植工匠精神的沃土,努力打造充满活力、敢于创新、追求卓越和极致的航天工匠队伍,为建设航天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抓建章立制,以体系为基础,促工匠队伍快速壮大——
多年来,三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以培养高素质、知识型、复合型的工匠队伍为目标,以人才培训基地为载体,以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和激励四个机制为抓手,持续加强相关政策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完善,健全人才队伍培养体系。依托三院技师联合会、班组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通过推行“首席技师”制度、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举措,加快培养青年高技能骨干;建立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加强对革新成果和绝技绝活的推广;创建科技创新团队、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建设青年创新工作室等,大力推进青年“双创”,通过航天科工集团统一开展的“三期”“三池”,培育孵化成为可搏击市场的高科技产品,并带动青年科技人才在践行工匠精神中锻炼成长。
除了传统的人才培养“传帮带”,三院还实施了培养高级科技、管理和技能人才的“三高”人才计划,助推工匠人才不断涌现。这个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人才断层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三高”计划升级为“飞航英才接力计划”,这个计划就是三院年轻人熟知的“三助一推”工程,即“助跑”“助推”“助飞”和“推介”工程。此外,按照航天科工集团统一部署,三院还开展了青年创新型拔尖后备人才和创新型优秀后备人才选拔,主要面向技术、管理和经营三类人员进行选拔培养,对获选者给予优厚激励。同时,三院还努力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探索施行积分制,让优秀劳务派遣人员和社会招聘人员转成内聘员工。通过实施一系列畅通员工成长通道的措施,一批批优秀航天工匠脱颖而出,为航天事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抓能力提升,以竞赛为舞台,促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院高度重视抓好员工培训体系建设,依托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技能比武、知识培训、学术交流、学术论坛等,不断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尤其用好内外部技能竞赛平台,将其作为培养和选拔优秀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激发劳动者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岗位成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三院不仅组织员工参加院内、集团的技能竞赛,还组织员工参加全国及国际性比赛,一批员工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代表全球手工焊接顶尖水准的IPC全球手工焊接竞赛在美国举行,全球范围内仅11人参赛(参赛选手均为各地区近3年比赛的冠亚军)。被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称为“焊接大王”的三院女职工陈洁代表中国参赛,获得了优秀奖。正是通过这些国际性的大赛,一批航天工匠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抓典型培育,以榜样为引领,促先锋模范示范带动——
自2016年以来,三院结合每年4月举办的“中国航天日”活动和工匠精神宣传,推选出一大批大师级工匠走入公众视野。航天日前夕,中央新闻媒体深入三院采访班组典范—— “陈洁班组”和 “王东江大师工作室”,全方位报道大师级工匠的事迹;新华社在“新华全媒头条”发布《解码工匠精神》报道,三院全国劳模戴天方作为工匠精神典型被关注,网友纷纷为戴天方的精湛技艺点赞。央视新闻联播“劳动者之歌”隆重推出全国劳模王阳专题报道,“五一”特别节目《劳动与梦想》,邀请来自三院的大国工匠巩鹏现场展示“头发丝上钻孔”的绝技,再次展现了工匠的特别风采。
除此之外,三院还培育出一大批工匠精神的执着践行者,如,以“活着干,死了算”为人生座右铭,为攻坚国家重点型号因病不得不将胃切除四分之三的刘永才院士;在异地跟产重点型号配套产品,却因突发重病来不及和家人道别就累倒在出差路上的设计师刘滨生……无数航天人流淌着汗水,奉献着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生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压力,在为国铸剑征程上践行着航天精神和飞航精神,生动诠释了航天人的工匠精神,并由此感动和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三院职工,使工匠精神在航天科工集团有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抓氛围营造,以文化为基因,促工匠精神扎根航天——
大国工匠系列故事的播出,让默默耕耘在一线的三院人精神振奋。三院党委以此为契机,在全院发出号召,大力学习大国工匠的事迹和精神,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及“协同奉献、尽职守责、务实创新、业务专精”为主要内涵的飞航职业精神,迅速在全院掀起学习传承工匠精神的主题实践活动。院里邀请戴天方、巩鹏、王阳等大国工匠和型号老专家现身说法,用他们的奋斗成长故事和极致追求的执着精神教育员工、感染员工、激励员工。巡航导弹先进突防技术创新团队获得了首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后,院党委发出号召,在全院开展向创新团队学习活动,牢记责任、负重拼搏、追求卓越、领跑飞航。三院连续多年开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事迹分享活动,从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等五个方面开展感动飞航人物评选活动,并隆重向社会发布事迹。在全院陆续开展了劳动竞赛、技能比武、青年突击队专项竞赛、青年创新创意大赛等,推动工匠精神更深地扎根航天,凝聚起创新创业的强大力量,推动三院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东风”劲吹,“长剑”啸天,“鹰击”长空……航天科工三院研制生产的护国神剑,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为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筑起了钢铁长城。我国著名的飞航导弹专家、院士黄瑞松曾在《人民日报》撰文呼吁:要在全社会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崇尚专注、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要让工匠精神成为大众气质。在跨进新时代的今天,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将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以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如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