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中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研究
2018-01-15刘晨宇王攀袁文斌张浩浩
刘晨宇+王攀+袁文斌+张浩浩
摘 要: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农民在金融机构贷不到款,也不愿意到金融机构贷款,即农户贷款难、贷款主动性差等问题使得政府的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着重重的障碍。这也突显出金融排斥这一现象的存在。通过对近年来安徽农村相关金融数据的研究与解读,以及与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并通过皖北地区SWOT分析,由此发现安徽农村地区产生金融排斥的原因,并且对于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金融排斥;SWOT分析;农户信贷问题;政府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1.047
1 引言
目前距离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了,各地最后的脱贫攻坚战也早已打响。然而,在安徽仍有多达19个县还没有摘下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这些县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阜阳市和六安市是贫困县的集中区域。我们课题组在进行多方面对比之后,挑选了阜阳市颍上县与六安市金寨县作为我们进行扶贫调研的地点。在这里我们深入农村,对农户们的贷款需求进行了解,以及对相关的金融扶贫政策进行研究。同时我们研究当地所存在的金融排斥问题,同时选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得出金融排斥现象的存在对于农户信贷相关影响。对于皖北地区,我们进行SWOT分析从而得出皖北地区的发展潜力,得出皖北地区金融排斥问题解决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我们课题组同时对其他省份的金融扶贫工作进行研究,发现甘肃、贵州与宁夏等地的扶贫工作进展较为突出,创新点以及实用性对于安徽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方法进行借鉴。
2 农村金融需求现状
农村的金融需求与金融借贷情况从借贷方式上分为民间借贷与向机构贷款。从资金需求方面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的小微型企业需要资金进行日常运转。小微型企业的建立多数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相关。在金寨县进行调研时当地有近百家小型茶厂,主要为各村镇农户就近开设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依靠茶叶种植生存。在当地原材料成本产生的资金需求可以不做考虑。主要的资金需求在机器设备的购置,以及厂房的建設。其次,工厂的日常运转与生产技术的投入也是小微型企业的资金需求。
(2)农民开展养殖业先期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在颍上县调研时我们发现许多农户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开展养殖业种植业,比如规模养鱼养蟹等。随着城乡居民对于畜禽蛋等养殖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农民需要实现脱贫致富,一部分农户选择从事养殖业。然而很多农户因为先期资金缺乏,后期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脱贫致富失败。
(3)种植业的开展同样需要先期的资金投入。这里包括一些农耕机械以及相关物质资料的比如种子的购买等。而且种植业与天气密切相关,这就更加重了农户在天气自然灾害来临时对于资金的需求。
(4)生活中子女求学,以及一些生活上的金融需求。对于升学,医疗等方面则大部分依赖于我国日趋完善的助学制度与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3 相关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探究
关于金融排斥的问题,王修华(2010)建立了“六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排斥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李善民(2016)通过分别构建有监管和无监管的博弈矩阵,对金融机构采取是否支农所获得的利益进行分析,得到了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博弈矩阵,最终得出了政府的监管介入对于农户的信贷可得是必要的。
李明贤(2016)运用Tobit模型对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了对农户信贷可得性产生影响的九大影响。其中包含期望的融资比例、年龄的影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社会关系的影响、金融机构的距离对于农户信贷影响,了解相关政策知识或者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影响以及家庭经营类型的影响。
我们这一次的调研中发现,那些年龄大的农户更倾向于采取民间借贷,比如最常见的向亲友借款。这与几十年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有很大相关的。那个年代的人们与银行有交集的很少,相关的金融活动都不是很多,因此更不要谈所谓的贷款。并且他们现在并不相信银行会就相关政策有免息贷款这一说,而且他们也觉得麻烦。这也反映了了解相关政策知识对农户发生信贷产生的影响。相反,年轻的人们对于社会上的事情会关注的更多一些,他们更愿意尝试这些事物,更愿意与银行打交道。这方面则反映了年龄对于农户信贷可得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年轻人平均知识文化水平较高,并且所从事相关事业有更多的发展潜力。这从侧面又反映出了教育对于信贷获得的影响。
农户借不到款,便不再首先考虑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农户不贷款,金融机构此时最优的选择便是退出农村市场,金融机构的退出久而久之会让农户对于金融信贷更为陌生。政府部门相关监管的缺失,以及相应政策的单一化使得金融扶贫并不适应于所有贫困人群。在这样一个金融机构、政府、农户之间进行的多方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之中,如何发现其中所隐藏的机遇,提出适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4 皖北地区的SWOT态势分析
对于皖北地区我们采取SWOT分析法进行其发展态势的分析。
(1)首先是其优势分析。皖北地处我国中部,紧邻长三角经济区,并且处在中原经济区周围。水陆交通发达,包括淮河以及京九铁路和京沪高铁。在人口资源上,截至2016年底,皖北拥有超过3000万的常住人口。这为皖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劳动力支持。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这些对于皖北实现全面脱贫致富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其次是皖北地区发展劣势的分析。产业结构不平衡,第一、二产业占比偏大。对外贸易比重偏低,以及人才科技力量薄弱。同时,皖北地区相关城市的影响力与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且投资数量的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3)然后我们分析皖北发展的机遇。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中原崛起计划的实施,皖北作为计划实施的周边区域,积极抓住发展的新机遇,开展一系列产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商合杭高铁的建设也为皖北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endprint
(4)最后是皖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2017年,皖北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数量仅阜阳与宿州两市就8个之多。这些地区面临的金融排斥问题突出,脱贫任务艰巨。皖北还面临着产业结构改变难的困境。以及薄弱的生态环境,还有三农设施落后,区域竞争加剧等挑战。
通过对皖北地区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皖北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潜力,解决相关地区金融排斥问题以及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对皖北的发展以及实现大安徽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5 与甘肃等地进行对比,提出皖北创新型农户信贷解决方案
5.1 宁夏,贵州,甘肃的金融扶贫概述
经过我们课题组一年以来对上述三省的扶贫工作进行全面了解之后,我们发现各地扶贫工作都有其各自的特色。在宁夏地區,当地的“资金互助”试点已经开展了七年,所谓资金互助通俗来说就是大家的钱放在一块,以贫困户赠股、一般户配股、富裕户入股的形式建立。并且村级的互助资金可以实现最精准的扶贫,贫困户的受益更加直接。
贵州地区采取的“三结合、三转变、三对接”扶贫战略。首先结合农村信用工程和普惠金融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由此使得农户能够获取资金,更好的利用资金。其次是三转变,使得农户资金需求的方式,应用的理念还有发展的动力有所转变。最后加强部门、市场与政策的三方对接。由此实现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甘肃则是有大型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参与其中,政府与金融机构联合,首先由金融机构针对具体情况设计出合理的金融产品,然后政府出台相应的扶贫政策。由此实现快速全面脱贫致富。
5.2 提出合理化建议
由此我们得出现在农村金融借贷主要的问题在于农民不愿意借贷,借贷程序复杂,信用评级困难导致的无法借贷,贷款数额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建议:
(1)农民不愿意借贷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不了解借贷和由于自身还款能力的限制,农民大多文化程度较低,所以当地政府应加强农民对借贷知识的了解,借贷后政府帮助百姓生产,给予百姓一定优惠。
(2)银行在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较少,政府应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级分支机构的建设。大力发展多层次的借贷资本市场,对于较贫困农户可以实行利率低于市场利率的借贷方式,而对于贫困农户可以实行零利率借贷。当地政府应该因地制宜,发现当地特色经济,帮助农户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给予一定的优惠。
(3)当地贫困农村可以实行村民合作,共同借贷,政府担保。村民共同借贷购买生产所需物品,资产共有,由政府对农民进行信用评级,出面为当地贫困农民进行担保,农民可以实现无抵押借贷。贫困农村之间也可以实行责任共担,共同借贷,实现经济资源互补,获得更多的借贷资金。实现金融村村通。
(4)建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鼓励村民创新创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实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生产出更多有利于当地百姓的金融产品。
(5)鼓励地方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实现中间环节扁平化,降低借贷程序的复杂性,实现当地百姓易借易还的局面。
以上建议可以实现金融机构,政府和百姓的直接对话,降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因素所导致的借贷困难,各方互利的共赢局面,在精准扶贫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李明贤,胡晓洲. 农户信贷服务可得性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04):14-20.
[2]李善民. 农村金融排斥生成及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10):5-8.
[3]李存才. 互助“银行”破解农民贷款难[N]. 中国财经报,2010-06-08(008).
[4]宋锐. 三结合 三转变 三对接——贵州农信社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做法及思考[J]. 当代贵州,2015,(28):56-57.
[5]郭威. 农村金融扶贫的经验、困境与对策——以广西富川县为例[J]. 理论探索,2013,(05):98-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