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留学现状

2018-01-15崔林

世界教育信息 2017年23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留学韩国

崔林

摘 要: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韩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也在其特有的国情背景下呈现出诸多现象。文章从发展背景出发,从多个角度阐述了韩国在其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留学现状,梳理其主要特征,以期进一步了解当下韩国的高等教育留学概况。

关键词: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留学;现状

一、背景

(一)历史背景

朝鲜战争爆发之前,韩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只有4所综合大学及30所单科大学,且大部分韩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模式继承了日本和美国的模式。学习日本模式的代表是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KU)与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SNU)。高丽大学的前身是于1905年模仿日本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而设立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该校一开始仅设立法学系与商学系;首尔国立大学的前身之一则是日本于1924年在韩成立的京城帝国大学,其文法学部(包括法学系、文学系、哲学系与历史系)至今仍对韩国政界有着重要影响。学习美国模式的代表则是梨花女子大学(Ewha Womans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梨花女子大学的前身是美国传教士于1886年创建的中等教育机构——梨花学堂,该校主要以人文学科为主,包括师范系、文学系、音乐系、家政系等;美国医疗传教士安连(H.N.Allen)于1885年4月10日在韩国成立的近代式医院——广惠院则发展为如今的延世大学。可见,当时韩国的高等教育主要借鉴于日本和美国的教育模式,且学科设置多偏重于人文领域,对韩国本土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有所欠缺。

为解决上述问题,韩国作了一定努力。在政府层面,韩国政府意识到,若一味模仿他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最终会导致对本土化教育的忽略。故金大中政府时期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智力韩国”(Brain Korea21,BK21)项目,为建设世界一流的韩国高校投入大量经费,旨在培养优秀的国际性科技人才,推动韩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层面,韩国于1971年建立了最早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且其中80%的课程采用英语授课[1]。由此,韩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开始不断推进。

(二)现实背景

1.国内

韩国国内的人口问题对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影响尤为深远。在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韩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人才流动与人才缺失。人才流动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要素,但同时也成为导致人才缺失的因素之一。近年来,由于韩国出生率的下降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韩国陆续出现学龄人口数量的持续下滑及劳动力不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方面,韩国学龄人口数量的下滑直接影响中等教育。预计2021年高中毕业人数不足当前的90%;2030年的高中毕业人数仅为目前高中毕业人数的66.7%;到2050年,高中畢业生人数则将仅为目前的50%。高中毕业生人数递减的同时,韩国人才流动同样严重失衡。据统计,2016年的韩国出国留学生达22万人,来韩留学生仅10万余人,不到出国留学生的一半。另一方面,韩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容小觑:2010年,老龄化人口与劳动人口比例为1:7,若任凭老龄化问题发展,2030年该比例将上升至1:3。因此,无论是韩国高等教育机构,还是该国人力资源体系,都急需海外人才来填补人口不足及人才流失的缺口,完善优化生源生态链,使韩国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尽可能稳定。[2]

2.国际

韩国与其他亚洲邻国激烈争抢留学生生源。信息全球化时代下,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各国都越来越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2005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宣布,韩国成为继日本与新加坡之后亚洲的第三个发达国家[3],且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之迅速更是有目共睹。因此,日本、新加坡、中国便成为韩国吸引优秀人才的主要竞争对手。

19世纪末,日本效仿德国的研究型教育模式发展高等教育,迄今日本的科技实力名列世界前茅,该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由于日本也存在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等社会问题,因此,招收留学生、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以补充教育生源与劳动力缺口十分重要。为此,日本于2008年制定了“留学生30万人计划”,预计到2020年招收30万外国留学生。

新加坡是亚洲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东南亚地区的教育中心。该国利用其英文教学的优势,综合其高福利、低税收、先进医疗体系、优质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已然打造出一个稳定的留学生网络体系。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政府为高校留学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2009年,中国教育部出台《留学中国计划》,提出“至2020年中国将吸引50万人次外国留学生”的发展目标。截至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到中国进行留学深造。[4]

总之,日本、中国、新加坡等国家政府为了吸引优秀外国留学生,相继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留学生招生计划,具体的留学生引进计划见表1。

二、韩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留学现状

(一)经费来源的特点:以自费留学为主

1995年,韩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与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包含教育服务产业在内的贸易自由化意味着教育市场开始对外开放并正规化[6]。教育被看成一种商品服务后,韩国的高等教育也开始走出国门,与WTO各成员国进行交流。“走出去”和“引进来”成为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学生的流动数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7]endprint

就韩国学生出国留学而言,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占大多数。一方面,韩国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国际人才来复苏国内经济;另一方面,韩国拥有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韩国大学学费与国外学费基本持平。因此,大部分韩国家庭都有条件并且愿意让其子女自费去欧美国家留学,以提升学生的竞争优势。

就别国学生赴韩留学而言,自费赴韩留学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就2015和2016年的数据来看,自费赴韩留学人数分别为78845人、90703人,分别占同年赴韩留学总人数的86%、87%(见表2)。影响他们赴韩学习的主要因素包括韩国高等教育具备留学生心仪的专业、韩国大学的学习气氛浓厚、留学费用低廉等[8]。韩国的社会安全、文化、就业前景是外国留学生考虑最多的因素。[9]

(二)流动数量的不均:出入境留学生数量不平衡

过去10年间,韩国出境留学生从1997年的149933人增加至2016年的223908人,占全球留学生人数的4%;赴韩留学生数量从1970年的321人增加至2016年的104262人。尽管两者都有明显增长,但可发现出境学生数量远多于赴韩留学生数量。其中,2004年的两者差距最为明显,该年韩国出境学生人数187683人,赴韩国际学生人数仅为16382人[11]。尽管后续的年份中,两者的数量差距正在缩小,但韩国出境学生数量仍然超过赴韩国际学生两倍多,韩国出入境学生流动不均衡现象持续存在(见表3)。

(三)留学国别的选择:从英语文化圈国家转向儒家文化圈国家

韩国留学生对国别的选择体现出一定的倾向性:由原先以美国为主的英语文化圈国家逐渐转为以中国为主的儒家文化圈国家。

就韩国出境留学生而言,以2016年的数据来看,该年赴中国留学的韩国留学生数量占比最高(29.8%),其次是美国(28.9%)、澳大利亚(7.3%)。由于历史因素,以往韩国民众心目中的国际化即为“美国化”,因而出境留学以赴美为主。近年来,中韩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加强,韩国学生赴中国留学的意愿也随之增强。例如,2016年赴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数量首次超越了赴美的韩国留学生数量。

就赴韩留学生而言,其来源国一直都以韩国周边的亚洲国家为主,其中中国占比最高。以2016年的相关数据为参照,该年赴韩留学生中最多的是中国大陆留学生(57.7%),其次是越南(7.2%)、蒙古(4.3%)、日本(3.5%)、美国(2.7%)、中国台湾(1.9%)等,除美国以外,大多数国家都是韩国周边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亚洲国家(见表4)。

(四)留学专业的选择:偏向于人文社科

就出国留学而言,以韩国留学生在中美两国的就读情况为例,大多数韩国留学生在中国以短期的非学位留学为主。截至2016年,在华的韩国留学生总计23183人,语言及其他各类进修等非学位留学生人数为43489人[16]。在华进修各类非学位的留学生主要包括交换学生、短期访学者等。相比之下,在美韩国留学生则以长期的学位教育为主。截至2016年,在美攻读学位的韩国留学生有52256人,语言及各类进修等接受非学位教育的留学生人数为11454人。可以看出,在美的韩國留学生主要目的是攻读学位,在华韩国留学生则以语言及文化学习为主。就韩国留学生赴美留学的专业选择来看,包括工学、自然科学、医学在内的科学技术专业占31%,而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体育专业占50.8%(见表5)。

就赴韩留学生而言,这类学生的专业选择也以人文社科为主[18]。以2016年赴韩中国留学生为例,这些学生当中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的人数共计27580人,工学类共计4446人,艺术体育类共计4444人,自然科学类共计2285人,医学类仅为203人(见表6)。

(五)留学政策的推行

1.推广韩语及韩国文化

早在金大中政府时期,为推广韩语和韩国文化,增强韩国同别国之间的交流,韩国开始通过韩剧、韩国流行音乐等方式推行“韩流文化”,并于2007年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下属国立韩语院在境外设立了世宗学堂①[20]。截至2016年12月,世宗学堂已遍布全球58个国家,共计174所。从世宗学堂分布状况可以看出,其在亚洲的学堂占总数的61%,欧洲与美洲各占9%、6%。可见,世宗学堂的设立目的地以亚洲为主(见表7)。

2.增加留学生数量

在推进韩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为应对韩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下降、高校经费不足,并且有效吸引别国留学生赴韩接受高等教育,韩国于2004年出台了“留学韩国计划”(Study Korea Project)[22]。该计划旨在扩大招生规模,尽可能缓解人才流动的不平衡现象,它的制定与实施对引进留学生赴韩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计划具体由以下4部分组成:

第一,推进外国留学生项目的引进。韩国政府以政府奖学金项目代替交换生项目,并将其作为吸引别国学生赴韩学习的主导战略。其具体措施是扩大政府奖学金项目的数量,推进亚洲大学生奖学金资助项目的建设,并对发展中国家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进行选拔,资助其1年的韩语学习及4年本科学习的费用,并希望这些留学生可以宣传韩国的良好国家形象。

第二,促进海外留学信息网络的构建。一方面,韩国在本国留学生较为集中的地区(如中国的华东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设立世宗学堂,并在其中增加韩国籍教员,大力宣传韩国文化。另一方面,韩国政府不断强化韩国留学咨询系统建设,通过互联网为出入境的留学生提供良好的留学信息服务,确保国内外的学生充分了解韩国留学的相关政策。

第三,强化赴韩留学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韩国通过举办海外留学博览会的方式树立其留学产业的良好形象。博览会现场,韩国相关负责人员会举办韩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宣传活动,并开设留学说明会为国外学生答疑解惑。另一方面,韩国也通过设计和制作专门的留学标志的方式,达到有效宣传的目的。例如,韩国国家形象委员会以“活力韩国”(Dynamic Korea)为主题制作了专属的留学标志,并将其用于各种宣传活动、宣传册、纪念品当中,用于韩国相关留学部门、各大学的招生宣传[23]。这两种方式不仅对树立韩国良好的留学产业形象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能够真切地为国外学生提供实质性的留学信息。endprint

第四,改善外国留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环境。首先,为了给留学生提供更加舒适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韩国政府推出了“外国留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改善项目”,旨在积极消除外国留学生在韩学习及生活上的诸多困难,并扩大在食宿、医疗、社团活动等方面的福利,改善外国留学生赴韩学习与生活体验。其次,为克服非英语国家学生的语言障碍,韩国从2005年开始推进“英语授课讲座及韩语研修课程资助项目”,为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解决语言上的不便。此外,为进一步充实外国留学生生源及完善其管理体制,韩国政府与大学之间加强协作,积极构建各高校的留学生数据库,强化留学生管理体制。

3.提高留学生质量

实施“留学韩国计划”,不仅在韩国政府协同各高校招收留学生层面具有显著成效,还推动着韩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但在韩国政府与各高校大力吸引留学生的过程中,诸多考验也随之而来。例如,韩国私立大学的数量占总数的83%,其中个别经营不善的高校通过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填补学校经费缺口,甚至引发毕业留学生的非法滞留等问题。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提高韩国高校留学生的教育质量,韩国的外国留学生管理质量认证委员会积极参考韩国《高等教育法》()、《出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条文,于2011年对4年制本科高校及职业高校制定了国际教育质量认证系统(Intern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IEQAS),以此明文规范韩国各高校的留学生招收事项,确保留学生质量。[24]

IEQAS由评价及认证委员会组成,由韩国研究基金会负责实施,其基本职责是对韩国各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招生及管理质量进行评价,为满足标准的高校发放外国留学生招生管理质量认证资格。与此同时,IEQAS为高校提供政府邀请奖学金项目的评审资格,并向公众发布。此外,IEQAS还根据院校的不同类型(如四年制本科院校、大专院校、研究生院校等)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指标(见表8)。

总之,针对韩国的实际留学现状,韩国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及项目,以完善其留学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韩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注释:

①世宗学堂,是由韩国文化观光部出资建设、由韩国国立国语院统筹管理的海外培训机构,旨在通过文化交流扩大国际协作,实现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不仅向外国劳工提供学习韩语的机会,还有助于其了解韩国文化,通过增进与外国劳工的沟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降低工伤危险。

参考文献:

[1]徐小洲.当代韩国高等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85.

[2][3][5][24][25]韩国外国留学生招生管理质量认证系统汇编方案[R].世宗:韩国教育部,2015.

[4]中国教育部[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 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1_297677.html,2017-05-26.

[6][韩]李正美.高等教育市场开放理论中的组织特性与范围[J].教育财政经济研究,2003(13):145-172.

[7][韩]咸子英.国际学生流动趋势与高等教育国际网络组织分析[D].首尔:梨花女子大学,2016.

[8][韩]金一光.为扩大对华教育服务输出战略相关研究[D].首尔:成均馆大学,2016.

[9][韩]封栋泽.韩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研究[D].首尔:韩国外国语大学,2016.

[10][13][14][16]2016年韩国的出境留学生统计[R].世宗:韩国教育部,2016.

[11][12][15][19]2016年国外来韩留学生统计[R].世宗:韩国教育部,2016.

[17]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ields of Study by Place of Origin[EB/OL].https://www.iie.org/Research-and-Insights/Open-Doors/Data/International-Students/Fields-of-Study-by-Place-of-Origin,2017-05-27.

[18][韓]权娥罗.外国留学生的学业服务满意度与行为调查研究[D].首尔:梨花女子大学,2017.

[20][21]世宗学堂指南[R].首尔:世宗学堂财团,2017.

[22][23]韩国教育白皮书2003-2007[R].世宗:韩国教育部,2007.

编辑 徐玲玲 校对 吕伊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留学韩国
浅析留学博士的成长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英国脱欧对我国赴英留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日本留学对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能力的影响
高中生留学预科类国际教育课程的互联网及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中国高铁“走出去”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
揭秘韩国流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