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诗歌
2018-01-15菀彼青青
菀彼青青
诗意是一地鸡毛里绽放的花
林语堂曾言:“如果没有诗歌——生活习惯的诗和可见于文字的诗,中国人就无法幸存至今。”
初闻之,觉得此言过于武断,但细品之,方晓所言非虚。
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开始,人们蒙昧初化,便知道了美的概念,于是出现了装饰品,出现了舞蹈,出现了民歌,出现了诗词。《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知道入了多少国人的梦境,那存在于遥远年代的温润君子与巧笑倩兮的女子,不知道令多少人神往。
我们从小便学诗、读诗,读的其实是一种文化,一种心境。
年幼时,我们吟唱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为了从小牢记粮食的珍贵,继而珍惜农人的劳动成果,不奢侈、不浪费,俭以养德,纳福惜福。童年时代奠定的优良品质,伴随着我们成长、独立。我们即便远渡重洋,身体里、灵魂中也被深深刻上了家乡的文化和道德烙印。
长大后,我们反复读着“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是为了安抚深夜里悸动而寂寞的心灵。这句诗给青春的我们带来模糊而青涩的感觉,令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白发苍苍时,我们读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变得豁达、超脱。“岁月忽已晚”“努力加餐饭”,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悲欢离合,沉舟侧畔,最终都会成为温暖的回忆和洒脱的诗意。
向大自然借得几分诗意
流水汤汤,草木青青,中华的大好山河,是诗词最佳的生长地。我们心中有诗情,有画意,有倾吐的欲望与表达的激情时,所急需的便是具体的意象。
这意象可以是具体之物——山水、草木、明月、高楼、斜阳、飞鸟,也可以是四季变迁的风景——春风化雨、夏日蝉鸣、秋高气爽、白雪皑皑。
大自然的馈赠实在太多,一花一木,一丘一壑,都可以被人信手拈来,随时入诗入画,入梦入灵。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诗人笔下的景物,多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的。
李白偏爱明月,杜甫关注世间疾苦,晏几道喜欢亭台歌舞,不同时期的不同诗人对世间百态与事物各有偏爱,各自有着独到的领悟,因此也各有成就。
所以李白有“床前明月光”,有“呼作白玉盘”,有“对影成三人”。所以杜甫有“愁吟独老翁”,有“家书抵万金”,有“暮投石壕村”。所以晏几道有“梦后楼台高锁”,有“歌尽桃花扇底风”,有“绿杯红袖趁重阳”。
如此美好的意象,都随着文人的笔墨融进文化长河之中,千百年来一路滔滔奔涌。最终,我们有缘与之相遇,有缘与古人的心灵相通,有缘吟咏这令人唇齿留香的绝美诗词。
最差不过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可见境界之于艺术的重要性。
在古诗词里,其实每一个意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
比如读到河堤之柳,便可知大约是依依惜别留恋之意。古人风雅至极,常常在送别时喝酒折柳,以示心意。当然,不是所有的柳树都是同一个意思,若提到章台柳,便是指误入风尘的女子。
比如提到西楼,便可知是婦人思念良人,寂寞孤单之意。“明月转西楼”“倚窗人独立”“流光湿素衣”,诗句中的意境绮丽而充满忧伤。
再比如提到黍离,便可知是“国破山河在”之意。古诗词往往与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在历史长河中,民族的分分合合,国民的颠沛流离,战争的残酷不堪,多被精准而深刻地记载在诗文里。与百姓相比,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更加浓厚,因此对黍离之悲会更加敏感,体会也更加深刻。
所谓意象,其实是境界的载体,它传递着诗情、诗意、诗境,意象与境界,两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读诗是一种差的享受
虽然很多人在讲拒绝生活的苟且,要追求诗和远方,但是大部分人仍需要苟且地活着,即便去追求,能追求到的也多是远方,而不是诗。
读诗歌还有用吗?我也曾经无数次问过自己。最后,我得出答案,从实用学的角度看,读诗,并没有什么用处。
如果你没有从事与诗歌相关的工作,读诗不可能为你带来一分钱的收益。也千万不要抱着以写诗来挣取生活费的想法,因为这个想法可能会毁掉你的生活。
既然没有用,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读诗呢?
因为读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一段美的历程。我们读懂了诗,有了诗心,可以变得多情,变得豁达,变得柔和,变得温婉。我们傍晚望见天边的斜阳,会不自觉地为那缕残红会心一笑。我们携着宝贝月下散步,可以指着那轮清辉告诉孩子,它还有一个唯美的名字——白玉盘。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气质是不会骗人的,那眉眼之间的庸俗或是超脱,我们自己或许不知道,有人却一眼便能分辨出来。
生活充满离乱与温暖,当一地鸡毛成为不可避免的日常,保留着初心的向往与诗意的安放,便显得尤为珍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