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是在节约时间,还是在抛弃生命?

2018-01-15郑晶心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8期
关键词:冈仁波齐朝圣

郑晶心

电影《冈仁波齐》火起来,源于朋友圈的口口相传。

电影剧情其实非常简单,一个村子里的11个人,有老有少,有夫妻有兄弟,有孕妇有孩子,结伴一起去朝圣。他们一路走,一路磕头,用身体丈量一条朝圣路,从黑夜到白天,从东到西,全程两千五百公里。

这一趟朝圣之旅,他们花了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忙碌的屠夫因为觉得自己屠宰牲口太多需要忏悔丢下工作就走了;正是家中顶梁柱的儿子,为完成父亲的遗愿,离开老婆孩子,带着叔叔就出发了;还有一名孕妇,居然挺着大肚子也跟着上路了,明知这孩子会生在路上,她也无所畏惧;还有一个9岁的正在上学的孩子,也跟着大人们一起踏上朝圣旅程,一路认认真真地磕头,全程无怨言。

试问,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有谁可以放下好好上着的学、好好上着的班、好好做着的生意,用一年时间,去做一件看起来并不能带来实际效益的事情?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恰好重温了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经典作品《毛毛》,小说还有一个副标题《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小说中,“时间窃贼”灰先生们利用各种漂亮的借口,比如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成就感等,来诱骗人类节约时间、高效工作、少做无用的事,过一种所谓合理化、机械化的生活。人类一旦与灰先生们签约,节约下的大把时间就被灰先生们窃走,成为续养他们生命的来源。到后来,人类发现,原是为了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节约时间的,却整日处于疲于奔命中,越来越不快乐。

这部小说出版于1973年,一出版就引起世界的关注,被誉为“最好的幻想小说”。可是时间过去几十年,我们再看小说,却觉得它哪里是幻想小说,简直就是现实主义作品。今天的我们谁会觉得自己的时间充裕?尤其在孩子们身上,忙完校内的功课,又奔忙于校外的各种补习辅导,孩子们已成为了公认的世界上最忙的人。就像小说中,作者写一群原本在圆剧场内自由自在玩耍的孩子因为被认为“太浪费时间”,而被送进了“儿童之家”,去学习如何珍惜时间、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再接着学习如何去“有用地玩”。

小说后来写女孩毛毛发现了灰先生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将他们消灭了,并把被他们窃走的时间都还给了人类,人类又恢复了愉快、自在的生活。可今天的现实是,“灰先生”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控制了人类的生活,因为人类并没有放下对功利、对物质、对更高效工作的追求。

再看电影《冈仁波齐》中,11个人白天风雨无阻地磕头,夜晚来临,就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围炉而坐,聊聊各人的心事,一起唱歌祈祷。他们相互倾听,相互打趣,没有电视可看,没有手机可玩,他们相互全身心地陪伴,那样真实地在这个世界存在着,他们根本不需要刷存在感。

你能说他们是在浪费时间吗?

现代人振振有词地说“时间就是金钱”,可是米切尔·恩德却告诉我们:“时间是生命。”米切尔·恩德形象地把时间比喻为花,它无与伦比的美丽,昂扬着生命活力,随着时针钟摆的摇荡盛开和凋落,而我们的生命就隐藏在这花朵之中。我们如果丧失了这花朵,生命也就被剥夺了。

《冈仁波齐》的电影导演张杨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确的。”但看了电影,看了《毛毛》,再对照我们今天的生活,有时候不得不要问问自己:我们到底是在节约时间,还是在抛弃生命?

猜你喜欢

冈仁波齐朝圣
贺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
腾讯公益:去西藏,完成一场没有尽头的朝圣
朝圣
在途中(组诗)
朝圣
千年龟
神山之王
普兰:荒芜之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