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特色鲜明的国民经济动员学科

2018-01-15李刚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昭君动员国民经济

李刚

在北京理工大学,有一门独树一帜的学科——国民经济动员学。这个学科起步于1998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的支持下,成立了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近20年来,这支学术团队苦心孤诣,勇于开拓,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成果,被纳入各级相关政策和管理体系,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反响。至今,该团队依然拥有全国唯一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领域内的独一份。

按照国防白皮书上的定义,国民经济动员是为保卫国家安全,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国民经济应变能力的活动。“以我在工作中的体会,国民经济动员的直接目标就是实现应战和应急资源的超常规供给。国民经济动员活动是对国民经济体系的干预和调控。”中心副主任孔昭君教授开门见山地点出重点,他表示,国民经济动员关系到国家整体安全体系的保障。做好国民经济动员研究,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勤奋的探路者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直接表明我国要构建起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是令人鼓舞的伟大创举,第一次对我国国家安全观念进行了系统阐述,真正确立起国家安全的整体理念。但是,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为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这,就是国民经济动员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事业历史脉络很长,在革命和战争年代曾发挥过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早在1956年,国家计委就设立了经济动员局。

到了1994年11月,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成立时,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也正式成立。但当时,我国刚刚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的范围还比较窄,最为发达的还是武器装备动员,针对平时消耗很少、战时消耗巨大的武器装备,当战争需要时,可以在常备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外,发动民口企业去生产武器装备作为补充。作为原兵器工业部直属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参与了一系列的武器装备动员课题研究。

当国民经济动员活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为一项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事业后,建立覆盖全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体系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开始筹划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因其在兵器行业的重要地位而被选中。而北京理工大学对这次任务也十分看重,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担当,也是国防情怀的展现。

1998年1月4日,孔昭君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他被时任常务副校长李志祥找去谈话,指派他去承担这个任务。孔昭君也开始潜心思考国民经济动员的理论与实践。

机构成立之初,北京理工大学领导为中心的发展确立了一个长久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学校不想做通常意义上的在职培训机构,而是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把国民经济动员科学研究以及高水平人才培养都抓起来,做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学科。”

“经典的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特别强调为赢得战争胜利服务,在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国家安全观念的变革,国民经济动员的服务对象才逐步演变为服务于国家安全。”在孔昭君看来,国民经济动员绝对不是应对战争的权宜之计,而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宏图大略。这正是我国国民经济动员理念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特色,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事业才不断向深化发展,国民经济动员学这个学科的诞生也得益于这种长期准备的国民经济动员理念,因为,这种理念意味着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常态化。

实践反复证明了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性,但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成立以来,尽管国防动员体系,乃至国民经济动员体系都在逐步建立,却没有形成一个学科。所以,为了国民经济动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去探索其中的规律性,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所谓理论,就是规律性;方法,就是对策、措施和手段等。有了这些,才能制定出可行性强的决策。”孔昭君说。明确了方向,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在上级领导和学校的支持下,逐步把自己的职能拓展为继续教育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这是多年努力的结果,每当忆及此处,孔昭君总是回想起他当年为团队研究文集定的题目——《筚路蓝缕,泣血当歌》。知情者闻此,往往黯然颌首:此非虚言也。

多年来,这个学科投入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心血和努力,确立了管理学导向型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纲领,确立了“大动员”观念,建立了敏捷动员理论,开拓了动员物流研究方向。在国民经济动员这个学科的领域内,管理学导向的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纲领与战争导向型研究纲领、国防经济研究纲领并列为三大主流国民经济动员研究纲领,并成为当今学术界强势研究纲领。中心成员执笔了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十五”到“十三五”规划中的相关章节,及《国民经济动员综合预案规范》等;主持编制了《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参与了全国国防动员中长期规划;出版了我国第一套国民经济动员培训教材和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国民经济动员研究书系》,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先后承担国家国民经济动员课题20余项;与全国各级国民经济动员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科研合作关系,承担过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广州市、花都区等单位委托的国民经济动员“十二五”规划、部分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十三五”规划编制项目,及其他课题数十项。与此同时,他们也承担起各省、市、自治区、各军区、军兵种国民经济动员干部的理论培训和专题培训工作。从无到有,在国民经济动员研究和学科建设上,这支队伍是勤奋的探路者。

关键在于创新

一个学科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完善学科体系。对国民经济动员学这个学科来说,要想走出仅仅服务于应战“小格局”,就注定要建立一种“大动员”的观念。

非典之后,孔昭君就在国内率先阐述了“大动员”理论,强烈主张拓展國民经济动员的服务范围,这种呼声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回应,在一大批专家学者的倡导下,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开始了“应战应急一体化”试点工作。当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最终确立国民经济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基本职能以后,孔昭君带领学术团队又率先开展了相关机制建设的途径和渠道问题的研究。

研究当然要从实践中来。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被一场50年一遇的雪灾,引发了交通、供电、供水和农业生产、煤炭、通讯、石油等领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同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其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救灾难度之大,都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随后,孔昭君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借此,他们在突发事件应对的资源保障方面重申了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理念:小常备、大动员,小核心、大协作,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依托全部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通过协调机制建设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同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推进敏捷动员。

孔昭君认为,动员的思路具有普遍性。以春运为例,如果按照春运规模去修鐵路、发列车,“一年恐怕得赔10个月”,常规客流量本来就是稳定的,一年一度的春运也只能特事特办,这本就符合“小常备、大动员,小核心、大协作”的理念。以此类推,旅游黄金周、北方高寒地区冬季旅客运输等,但凡日常经济建设中会发生激烈需求波动,引发“超常规资源需求”的问题,都可以用“动员”的思路迎刃而解。“如果我们能够从应战、应急中找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调控机制,以及更为广泛的调控方法,就能够跨出应战应急、就事论事的狭窄领域。为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更有益的思路。”

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突破以后,团队的理论成果就不断地涌现了。“敏捷动员”的思路就是由团队另一位核心骨干张纪海在早年的博士论文时提出的。“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预测突发公共事件或者战争的发生时间和发展方向,只能通过提高自身的适应性,以应对突发的状况。”据介绍,敏捷动员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密不可分,它以动员联盟组织为核心,能够通过资源整合,快速、高效地执行动员任务,并因此成为国民经济动员学研究纲领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目标。这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主流的动员理论。

如果说动员联盟是敏捷动员的组织基础,动员链就是组建动员联盟的内在依据。给学生讲课时,孔昭君总是拿口罩来举例:口罩很简单,一块布、一根线绳、一根针,就可以缝了。但现在已经不是手工业时代了,社会化大生产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完整体系的运转,不仅需要原料供应,电力、交通、机械维护、人工等都要跟上。口罩是这样,高精尖武器装备更是这样。

“看起来是一个产品,背后其实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孔昭君的感悟来自于在辽宁一家水果罐头厂的调研。“如果打仗救灾,肉罐头才更能救命,我问他们要改造生产线的话需要多久?得到的答案是1天。”震惊过后,孔昭君继续追问是否第二天就能拿到肉罐头,这一次,对方说了“不行”,生产线好改,但他们熟悉的都是水果供应链,换成肉罐头,供应链也得重新规划。就此,孔昭君团队提出了国民经济动员链概念。

依托国民经济动员链,团队又对敏捷动员理论做了深化发展,建立起一个跨组织的动员联盟的整合式国民经济动员模式——集成动员。该模式的灵感源自IBM的倡导的集成产品开发。1992年,IBM出现了研发费用居高不下、产品上市步履艰难等问题,为此,IBM借助集成产品开发,取得了业务重组的成功。“集成动员要解决的是机制问题”,用孔昭君的话说,国民经济动员涉及到的组织和部门非常多,它不是某个部门的义务,而是整个政府的职责,必须以业务组合为切入点,以业务总线为基础,以建立健全跨组织的工作模式为手段,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建立与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模式。目前,集成动员模式已经引起了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的高度重视,相关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中。

从始至终,“军民融合”都是他们所坚持的重点。2016年,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年会”上,孔昭君是专题交流版块作报告的5位专家中唯一来自高校的学者。他提出,军民融合战略必将带来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均有义务从自身职能出发贯彻实施这一伟大战略。“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瓶颈就在于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劲往一处使。各揣心腹事是做不成的。”

“要有一点追求”

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国民经济动员学科被批准为“十五”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为国防特色学科(部级重点学科)。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也成为当之无愧的全国学术中心。“我一个人是做不成的。国民经济动员不是一个既成的学科,不是一个稳定的理论体系,甚至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所有的办法都是大家想出来的。”

孔昭君言必称团队。事关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大局,他们多年来不断创新着思路、理念和工作方式,并且将研究成果总结推广出去。然而,没人能想到,这个坚持贯彻“发展与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理念,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献智献策的团队居然只有4位骨干教师。多年来,就是他们带着学生们奔走在国民经济动员研究一线上。为此,孔昭君在学生和青年人才的培养上下了很大功夫。“基本功得扎实,能坐得住冷板凳,看得进书。做科研不能照猫画虎,得锻炼创造性思维。”他说。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他甚至专门在学术沙龙上组织学生们读《逻辑学》。对他来说,创造性和实践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切忌从书本到书本、从资料到资料、从文字到文字。无论是内蒙还是广州,他的每项工作都要严格进行现场调研,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调研里看出越来越多的门道。“不接触实际,他们未来的科研也会受限制。”

时光荏苒,孔昭君已经54岁。他常说,人总要有一点精神和追求,他的追求就是在国民经济动员领域继续奋斗。“到了我这个年龄,该追求什么?能让我满足的就是履行责任、完成使命,别的什么都是虚的。”

猜你喜欢

昭君动员国民经济
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浅析
海底总动员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昭君文化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浅议如何引导流动资本进入实体经济
脑筋急转弯
透过历史文化还原昭君的多维价值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