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胃息肉70例疗效分析
2018-01-15曾小冬杨高中张小春
曾小冬 梅 婷 刘 伟 杨高中 贺 华 张小春
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由上皮或间质组织向腔内生长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胃息肉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胃息肉的检出率增加。由于胃息肉有一定的恶变率,目前主张胃息肉一经发现及早治疗。内镜下治疗胃息肉主要有电凝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氩离子凝固术等。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采用上述方法对70例胃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中男21例,女49例,男女之比为1∶2.33,年龄26~75 岁,平均53.86 岁。息肉部位:共147 个息肉,胃窦48 个(32.65%),胃体43 个(29.25%),胃 底44 个(29.93%),贲 门10 个(6.80%),胃角2 个(1.36%)。其中,单发息肉31例(44.29%),多发性息肉39例(55.71%)。息肉大小:<0.5cm 97 个(65.99%),0.5~1cm 44 个(29.93%),>1cm 6 个(4.08%)。息肉形态:平坦72 个(48.98%),隆起无蒂62 个(42.18%),亚蒂10 个(6.80%),有蒂3 个(2.04%)。70例患者胃息肉均经胃镜及活检病理确诊,其中炎性息肉58例(82.86%),增生性息肉12例(17.14%)。
1.2 手术器械 日本FUJINON(富士能)EG-590WR 电子胃镜,北京天业爱博科贸有限公司ACC200 高频电凝电切器,奥林巴斯HX-610-135L止血夹,南京微创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TNPFS-E-24/23 圈套器,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AMHBFFG2.4×1600 活检钳,氩离子凝固器等。
1.3 手术准备 术前常规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其余准备同普通胃镜检查。术前均需签署内镜下治疗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等确定手术方法。对于直径≤0.5cm 的扁平广基型息肉,采用热烧灼钳直接高频电凝灼除及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于直径>0.5cm 的息肉,采用圈套器套住息肉的基底部,交替使用高频电凝电切进行切除。对于多发性息肉,治疗原则是先电凝或氩离子凝固术摘除小息肉,再采用圈套凝切摘除大息肉,位置上先摘除低位的,再摘除高位的。电凝切除术前先进行通电试验。在操作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时,应将息肉置于最佳操作视野,首先将圈套器套住息肉蒂部,逐渐收紧圈套器,电切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出血。息肉切除后应对创面进行检查,若发现出血,及时进行止血治疗。
1.5 术后治疗 术后常规禁食24h,流质饮食3d,住院观察5~7d。密切观察患者大便隐血、血常规和腹痛情况,同时应用胃黏膜保护剂、止血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等促进创面愈合。
2 结果
70例患者共147 个息肉均一次性切除,其中48 个采用圈套电凝电切,52 个采用电凝灼烧,44 个采用氩离子凝固术,3 个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13例完成半年后随访,息肉复发4例(30.77%),并再次行内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治疗。本组未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胃息肉是临床常见病,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一般无特异性。胃息肉的病理形态分为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和胃底腺息肉,主要病理形态是炎症性和增生性,胃底腺息肉也较常见。有学者对2643例患者胃息肉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发现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仍为常见病理类型[1]。国外有报道,1980~2016年胃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胃底腺息肉占66.6%[2]。有研究对440例胃息肉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表明胃息肉的病理形态依次为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3]。Argüello等[4]对607例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增生性息肉最常见,其次为胃底腺息肉。本组70例患者,其中炎症性58例,增生性12例,未见其他病理类型,可能和病例较少有关。
胃息肉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可能和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胆汁反流、质子泵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和Hp(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研究表明,年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规律的饮食习惯、进食过快、热的食物、剩饭和低水果摄入是胃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5]。Hp 感染常见于胃窦,引起炎症反应,可能和胃窦炎性息肉有关。Hp 感染还可能与增生性息肉有关。有研究显示,Hp 阳性组胃增生性息肉的复发率明显高于Hp 阴性组,提示Hp 阳性与胃增生性息肉的复发密切相关[6]。也有研究显示,Hp 感染与胃息肉无相关性。周本刚等[7]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息肉的相关性发现,当前证据不足以证明Hp 感染与胃息肉有关。Horvath 等[8]研究表明,胃息肉的位置、数量、大小和肠化生的存在与幽门螺杆菌无关。除了Hp 感染,质子泵抑制剂也可能是引起胃息肉的原因。Miyamoto 等[9]研究发现,随着奥美拉唑治疗的继续,胃增生性息肉的大小增加,但在奥美拉唑停用后,胃增生性息肉的大小明显下降。因此,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是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增生性息肉发展的危险因素。此外,质子泵抑制剂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慢性治疗可能是胃息肉发病率增加的因素[2]。胃息肉的病因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除Hp 感染和避免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有助于减少胃息肉的形成。
胃息肉主要发生于胃窦、胃体、胃底。本组70例患者,147 个胃息肉中胃窦48 个,胃体43 个,胃底44 个,贲门10 个,胃角2 个。有报道胃体和胃底是胃息肉的好发部位[1]。杨雪等[3]研究显示,胃息肉的发生部位依次是胃底、胃体、胃窦、贲门、幽门。Olmez 等[10]研究发现,胃息肉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胃窦和胃体。也有研究显示,胃息肉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胃底[4]。胃息肉单发多见,女性占多数,息肉大小以≤1cm 为主。由于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均有一定的恶变率,故目前主张早发现早治疗。内镜下治疗胃息肉具有创伤小、简便、安全、经济实用等优点,本组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应定期随访,若发现息肉复发,应及时进行治疗。综上,内镜下治疗是胃息肉治疗及预防息肉癌变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