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怎样让年轻人“玩”起来

2018-01-15

决策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丝竹民俗文化瓷器

北京友好城市青年交流营的营员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有些在今天依然活得很好,而有些却面临濒危。在现代社会中,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既能保持传统的精髓,又能击中年轻人的心扉?其中,是否有一些规律可循?是否有一些经验可借鉴?

少年只能眼巴巴望着

城隍庙九曲桥畔湖心亭,二楼茶室轻掩绿窗,隔绝了闹市的熙熙攘攘。

如果每周一下午2点去喝茶,或许能看到一群中老年人正在演奏江南丝竹。在两张圆桌、三张长桌、几十把红木椅子、两盏高悬的大红灯笼中,演奏开始。

毛国兴是这个江南丝竹乐队的负责人,他每次一早到茶室,就把存放在一楼的乐器一一摆上圆桌:二胡、扬琴、长笛、琵琶……末了,泡上一壶茶。乐队里每人都有一个印着自己头像的瓷杯。茶水“扑腾扑腾”烧开,毛国兴给每个人的杯子倒上水时,脚步声渐响,乐队的其他人陆陆续续来了。

巧的是,现在演奏时,也有3个眼巴巴望着的小学生,其中一个刚考了笛子9级。他们跟着老师来湖心亭欣赏纯正的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乐队每个下午演奏4小时,乐友们轮流合奏。茶室当然少不了游客围观:上高二的男孩子站在最前排;老外在旁一顿猛拍;一位澳大利亚的女孩子说,自己从没见过这些乐器,很好奇,录了视频准备发在网上。

一切看似如旧,一切又物是人非。

你懂我,我懂你,方成知音

李亚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她的一篇论文就是研究非遗项目江南丝竹的。

有个问题始终让她困惑不解:上海老人们演奏的江南丝竹味道纯正,与当下年轻人的演奏听上去不同。但究竟不同在哪儿?或者说,我们在传承过程中,究竟丢失了什么?老人们自己也说不上来,每次只能含糊地表达:“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年轻人和我们没法合奏。”

直到李亚认真把他们的每一次演奏进行“扒谱”,也就是用乐谱写出来,困惑才终于解开。

原来,老人们用江南丝竹合奏时,每一次都有强烈的“即兴发挥”。同一首曲子,扬琴在这段忽然玩得花哨,其他乐器立即配合,变得简单来衬托。笛子在那段即兴花吹,其他乐器又立即相应改变。

这是真正的以乐会友,合则来,不合则去。在声声丝竹中,寻寻觅觅,你懂我,我懂你,方成知音——中国传统文化之妙,在此尽显。

而现在年轻人学乐器,遵循的教导方法一切都按乐谱来,一个人看着乐谱演奏,讲究标准化、规范化。或许复杂技巧不在话下,但演奏的思维已成定式:跟着乐谱走。即便技术娴熟,私下里能“即兴演奏”,但能否加入“即兴合奏”,与他人相得益彰,那又另当别论。

李亚说,上海音乐学院正在着手将老人们的演奏一一录制收藏。然而,作品可以学习、乐器可以流传,动态的合奏方式本身,又该如何保留?

没有艺术,不过是地摊货

比起江南丝竹,申窑大概是幸运的。

中国乃“瓷器之国”,宋代“五大名窑”的作品件件价值连城,明清瓷器在全球屡创拍卖纪录。时至今日,我们的生活用品依然离不开瓷器。它的传承不是问题,创新反倒是问题。有人说,比起古董,当代中国瓷器在国际市场上想要斩获高度认可,很难。中国瓷器不进则退。

20世纪90年代,艺术生出身的罗敬频偶然来到景德镇,1300℃的炉火中,土与火的拥抱,充满艺术的不确定性与美。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后,他决定自己玩。

那时,在上海江桥的虞姬墩路上,他借了一个旧厂房。从此,名为“申窑”的陶瓷作坊就这样诞生了。

与传统窑厂不同的是,罗敬频想做一个国际性的现代陶瓷窑。

作品从炼泥到最后环节全部手工烧制,追求最高品质。他还签下一批画家,在申窑的瓷器上作画。国画、油画、抽象画,甚至只是点彩与线条,与高品质瓷器一结合,瞬间迸发出艺术之美。文人瓷、颜色釉,中西合璧,从此成为申窑的招牌。

这一干,干出了名堂。2005年,法国为他颁发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海外各大展览邀约纷至沓来,作品深受国际市场欢迎。如今,申窑成为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对接、与全球文化碰撞的窗口,走出了一条与景德镇不一样的路。

“艺术和技术必须完美结合。只有技术没有艺术,东西再好,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地摊货。”罗敬频这样比喻。他正在寻找中国陶瓷走向当代的一条新路。

要用一些“巧劲”

究竟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更容易传承?有没有规律可循、经验可鉴?作为非遗项目的保护者,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经过多年摸索,渐渐摸出了一些门道——

非遗项目的登记、原样保护是一回事,但想要在年轻人中推广普及、让大众一起参与,唯有创新,甚至可以用一些“巧劲”。有时候,一些简单的小心思,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有一次,文化中心在遵义路附近的街心公园开展“非遗集市”。一个个小摊位上,传承人向路人展示了不同的非遗项目,有捏面人、撕纸等等。集市内容并不新鲜,但集市的选址和形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那3天里,遵义路周边大楼里的年轻白领,每到午休就来集市逛得不亦乐乎,连路人也忍不住凑个热闹。场面火爆,赚足了眼球,同时把非遗项目的种子悄悄种在了游客的心田。

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书记周笑梅反复强调:“我们不希望未来到民俗文化中心活动的全是中老年人,吸引年轻人很重要。”

找对方法,推广一点儿不难

周笑梅至今记得,十几年前,她刚到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时,一位老前辈告诉她,做民俗文化就得“土”,而且“要土到根”。

那时候,文化中心制作了一整套“土到根”的民俗服饰,表演“土到根”的节目或习俗。然而观众越来越少。

周笑梅意识到,改变的时候到了。

周笑梅发现,任何民俗文化只要有体验、有参与,找到一个有趣的包装,就能吸引年轻人前来。“过去,我们总觉得在年轻人中推广民俗似乎有难度。其实找对方法后,一点儿不难。”

如今,这里每年都会策划许多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有了经验后,已经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搭建好平台,让年轻人自己玩。

比如,几个年轻人自发组织了汉服社团、发簪社团,但苦于没有场地和平台。得知此事后,文化中心愿意提供场地,邀请他们定期来这里做活动,给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有时候还为这群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寻找专家和导师。渐渐地,这些年轻社团越做越大,甚至在互联网上小有名气。

周笑梅认为,作为一个非遗和民俗的平台,活动内容策划本不是他们擅长的事情。中心的工作重点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比如定期普查、建立保护名录、留存资料档案、对接传承人和专家等。

至于如何推广宣传、切中观众的心,不妨汇集年轻人的智慧,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让年轻人自己玩。而机构只要搭建好一个平台,扶持着他们往前走,确保传统没有走歪,或许才是传统文化的正确扶持方式。

而这条道路,非一家之力就能完成。制度上、执行上,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猜你喜欢

丝竹民俗文化瓷器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洪州窑”瓷器赏与鉴
紫丝竹断弦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