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便面60岁,从轻奢到垃圾食品

2018-01-14裴晨昕

东西南北 2018年21期
关键词:年销量康师傅泡面

裴晨昕

1958年8月25日,伴着制面机的轰鸣和炒锅的热气,出生于台湾嘉义的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在自家后院10平米的简陋小屋中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即食鸡汤拉面”。“注入开水,泡2分钟即可食用”,前所未有的便携性令消费者倍感惊奇。

彼时,刚刚从二战废墟中站起的日本在美国的援助下进入经济发展的加速期,方便快捷的“魔法拉面”一经推出便畅销市场,成为日本国民食粮。

1964年,北京食品总厂尝试纯手工操作用鸭油生产油炸方便面。6年后,随着200万袋“鸡蛋方便面”在上海益民四厂的流水线上传递,中国方便面产业正式起步。

在计划经济下,想购买方便面还需要提交粮票。

《辽沈晚报》曾刊登这样一则故事:当时在东北当老师的王志斌被领导派到北京出差,送行时亲朋好友纷纷委托他带一些方便面回来,“开开眼,尝尝鲜”。后来王志斌还是托人找关系,才搞到10斤北京面票,买回10袋方便面,“当时心里那种喜悦就甭提了”。

方便面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在上世纪90年代。

1992年,从台湾回到大陆的魏应州经历了两次创业失败,将最后一搏压在了天津。他投资800万美元成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主打产品“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不同于市面上的既有产品,康师傅方便面不仅附带纸质碗和塑料叉,还多配置了一包牛肉酱料。口味和品质的提升加上大力的营销使其在短期内一统中国泡面江湖,“康师傅”一度成了方便面的代名词。

那一年,和康师傅一样从宝岛远道而来的方便面品牌还有“统一”。1992年1月,统一集团在大陆投资设立新疆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当时,“老坛酸菜牛肉面”这一人气产品还未出现,其主打产品是贴合青少年口味的“干脆面”。“小浣熊”“小当家”成了校园周边小卖部的抢手货。比食物本身更受欢迎的是随包附带的小卡片,“三国卡”“西游卡”“水浒卡”……在“黑市”上交换卡片成为许多80后的难忘记忆。

在两大台商之外,各地方自有品牌也竞相出现。华龙、白象、营多、美斯特、南街村、熊毅武……“华龙面,天天见”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2011年之前中国大陆方便面的销量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巅峰时期462.2亿份的年销量傲视全球,这意味着中国人均一年吃34包方便面。据世界方便面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中国方便面年销量持续下跌,2017年389.7亿份的年销量相较5年前缩水72.5亿份。

與方便面相伴的“垃圾食品”头衔一直难以摆脱,虽然早有品牌打出“非油炸”的健康牌,但消费者并不买账。

更大的冲击来自外卖的兴起。方便面固有的快捷、低价等核心优势逐渐被外卖平台的多选择和高补贴所取代。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写字楼职员为代表的消费者很少再将泡面作为正餐食用,方便面从最初“劳动者的果腹产品”变为“闲暇时刻的小食”。

曾几何时,方便面是国人长途旅行的标配,在火车站从候车厅到车厢,浓郁的面汤味更是掺杂着烟味萦绕。但随着火车不断提速,里程逐渐缩短,车厢里能嗅到的泡面味日益减少。在高铁上吃泡面被骂的新闻亦折射出泡面的遇冷。

2017年8月,高铁外卖订购服务开通,方便面最后一块领地遭遇争抢。泡面或许将和绿皮火车一道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

随着消费升级、外卖兴起、高铁提速以及农民工红利消失,方便面“一桶江湖”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留给方便面企业的市场机会似乎已不多了。

(张亮荐自《博客天下》)

猜你喜欢

年销量康师傅泡面
谁没有在晚上吃过泡面呢
冷水泡面
全球5G计算设备年销量将大幅增长
期末成绩单
我国重卡年销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台湾康师傅元旦清算解散 方便面大陆未停产
康师傅解散台湾公司 集中力量倾注大陆市场
康师傅承认使用“馊水油”作原料 重蹈覆辙誓言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