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溪:产业扶贫奔小康
2018-01-14文丨何祖嘉
文丨 祝 红 全媒体记者 何祖嘉
集体经济促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余庆县敖溪镇党委书记吴万田在全镇干部职工大会上说:“要树立抓产业就是抓扶贫、抓扶贫就是抓发展的强烈意识,采取超常规举措发展产业。”
万田书记从到敖溪上任起,就经常进村入户,调研产业发展情况,发现敖溪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经济总量小、工业不发达、主导产业不明显”。2017年,在他的主导下,引进四川科丰有限公司,在敖溪镇银杏园选址建成拥有两条辣椒烘干生产线,每日吞吐量为60万斤辣椒的辣椒烘烤加工厂。在全镇发展种植辣椒6000亩,重点打造了集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辣椒产业链,不断辐射和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助推辣椒产业发展。各村(社区)成立了辣椒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飞跃。
但想要改变现状,仅仅依靠一项产业,明显是不够的,近年来敖溪镇大力发展花椒种植、蔬菜种植、肉牛养殖、温氏养猪、山鸡养殖……敖溪镇胜利社区建成120亩集体蔬菜种植基地,发展种植了大蒜、甜玉米、娃娃菜,其中主要以娃娃菜为主,种植面积达60余亩。
2017年9月,胜利社区蔬菜基地主要负责人与重庆涪陵榨菜公司签订合同,公司将根据每年的市场价收购娃娃菜,最低价为2.2元一斤,预计在2018年农历正月时,每亩地收成娃娃菜8000斤左右,届时可买出第一批。据了解,蔬菜基地每一季用工量在35人以上,每人每天工资在85-150元。
此外,胜利社区组织发展花椒2000亩,其中社区集体经济发展500亩,预计2019年花椒进入初产期,每亩地可收成花椒500斤左右。2017年12月,胜利社区开始征地,用于建设花椒交易市场,预计2018年可以完成建设,建成后当地的花椒市场将更加规范,椒农的收入也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花椒种植促增收
“人均一亩花椒树,脱贫又致富。”这是目前敖溪镇最流行的一句话,敖溪镇计划未来三年种植花椒2.5万亩,达到全镇人均1亩花椒地,惠及全镇5村1社区2.5万人,其中两个贫困村499户贫困户1653人,实现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截至目前,全镇已经移栽花椒4000余亩。
在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中,敖溪镇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地方生产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按照“一长两短”的发展思路,结合辣椒、蔬菜等短平快产业,选择了宜种植、效益高的九叶青花椒作为该镇主打产业。
同时,该镇高度重视九叶青花椒产业发展,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任双组长,产业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调度花椒产业发展情况。此外,还成立了产业办,从各村抽选1名民选干部,成立余庆土司花椒合作社,主抓花椒产业。
据了解,九叶青花椒投入较低,前三年每亩地只需投入约1500元(含苗、肥料、农药、地膜等),从第三年开始进入初产期,第五年进入盛产期,初期每亩地可产花椒500公斤,盛产期可达750公斤,届时种植户可连续受益20年。花椒种植的前两年,种植户还可套种其他经济作物,每亩地可增加收入3000元。花椒收成以后,按鲜花椒常年平均12元/公斤计算,初产期每亩可收入3600元,盛产期每亩可收入9000元。
敖溪镇指挥村村民刘光华,就是花椒种植产业的受益者之一。2012年刘光华在朋友的带动下,开始种植花椒。2017年在政府的帮助和效益的推动下,刘光华扩大了种植面积,目前已种植近70亩,计划种植200亩。今年7月份卖出花椒上千斤,纯收入达7万余元。
花椒种植中,除了刘光华这样的个体种植户,更多的是集体种植,为村集体经济,采取了“企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利用村级集体土地,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发展花椒基地及示范点,辐射带动各村花椒产业发展。以基地示范、大户带动、散户实践的方式,引领全镇花椒产业遍地开花。
面对是九叶青花椒这样一个一年投资,多年受益的低投入高产出的生态经济型产业项目,敖溪镇政府和人民有决心,更有信心抓好全镇花椒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花椒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生态化,聚力产业脱贫,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小康生活。
大山里的金凤凰
“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是多少农村学生寒窗苦读,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在敖溪镇官仓村偏偏就有这样一位90后党员,大学毕业后不爱城市生活,只爱大山。
这位90后党员名叫黄伟,1991年出生,两年前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回到农村发展养殖业,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关怀下,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来到黄伟的家,放眼望去,便可以看见上千只漂亮的野山鸡在林间嬉戏。据黄伟介绍,野山鸡又名七彩山鸡,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公认的山珍野味。
黄伟的野山鸡养殖基地,从最初的400多平方米发展到5000多平方米,野山鸡5000千余只,年产蛋60000余枚。养殖场采用先进管理饲养技术,按照野山鸡不同时期生长特点,采用不同的饲料配方,严格防疫程序,严格卫生管理,结合中草药喂养,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很受消费者青睐。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预计年底纯收入可达20万元以上。
虽说,如今黄伟的野山鸡养殖基地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效益,但要说起为什么养鸡,那还得从一个小小的“偶然”说起。
原来,在黄伟大学毕业前的一个假期,他的父亲在树林里偶然获得到几只野山鸡,那时由于鸡太小,就放在家中鸡舍里养着。后来黄伟发现野山鸡很好饲养,回到学校后,他通过在网上查询野山鸡的相关资料,了解到野山鸡抗病力强、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全国各地都可养殖、经济效益也不错,而后便有了养殖野山鸡的想法。
毕业后,黄伟回到家,向家人说出了自己想养殖山鸡的想法,但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最终黄伟通过与父母的多方沟通,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创业的路何其艰辛,每天都会有新的问题,不论是初期大规模养殖的技术问题、前期鸡苗孵化率低、还是用水难的问题,都时时刻刻考验着黄伟。但正如歌中唱到的那样“阳光总在风雨后”。
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听说黄伟养鸡场遇到的各种困难后,立即与他取得联系,并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其创业,村委会出资15800元购置孵化机,帮助提高孵化率,又帮助接通水源解决用水难的问题。
养殖的问题解决了,接踵而来的便是销售问题,在经过4个月的养殖后,野山鸡正式进入市场,可正当黄伟满怀欣喜的在周边乡镇出售时,却因为当地市场潜力小,销售渠道不畅,而导致5000只野山鸡滞销,引发资金回流慢,影响了养殖场下一步的发展。
余庆县敖溪镇花椒种植户刘光华(祝红/摄)
既然周边没有销路,那么就自己寻找销路,首次销售受创后,黄伟只身一人到贵阳寻找客户,在贵阳跑市场时,有农贸市场的商户介绍了几个收购农产品的QQ群给黄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在群里发了消息,没想到消息一发出,就有客户打电话详细询问并下了订单。
从此,黄伟的野山鸡便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供不应求。但黄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向前的步伐,他找到了曾经工作过的某网站,建立起电商平台,进一步推广自己所养殖的野山鸡。
如今,黄伟养殖的野山鸡除了贵阳、遵义等周边城市销售,甚至远销至重庆、浙江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黄伟还无偿传授野山鸡的养殖技术,希望带领周围村民多学一些致富本领,多带动几家从事野山鸡养殖,成立野山鸡养殖合作社,把周边农民群众的养殖业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