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理工科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为例

2018-01-14胡书庆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话语人文

胡书庆

(郑州大学 文学院,郑州 450001)

理工科大学生也需要一定的人文学习,近百年前,中国现代大学观念的主要创立者蔡元培就已经很精辟地指出这一点:“就学生方面来说,如果进入一所各科只开设与其它学科完全分开的、只有本科专业课程的大学,那对他的教育将是不利的。因为这样一来,理科学生势必放弃对哲学与文学的爱好,使他们失去在这方面的造诣机会。结果他的教育将受到机械论的支配……这将导致自私自利的社会或机械发展的社会。”[1]实际上,为理工科学生开设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也早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不过,怎样才能找到一套大学语文教学上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地接受甚至爱上这门课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大学语文课要与中学式语文教学“划清界限”

经历是最好的老师。在探讨具体问题前,先回忆一下本人讲授大学语文课那几年的经历。刚接手大学语文课时,我们几个同时去代课的老师基本上都没教过大学语文课,经过商量,决定先依据某本教材,并大致按着中学的语文教学模式走。于是,对一篇新的课文,从对其所涉及的文学常识的介绍,到阅读、讲解课文,再到对课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分析,基本就是按照这样的路数进行的。头一两次课,大部分学生还算配合。但不到一个月,上课看其他书者有之,旷课者有之,早退者有之,自始至终认真听课者不多。如果是上午后两节的课,有不少学生到教室只是签个到,然后扭头走人。同去的别的老师情况也差不多一样。有位老师反映,前两次课按部就班地讲解《诗经》《老子》《孔子》等课本内容时,还有一批学生能跟着听,待到讲解《离骚》选章时,学生已经一大半都不到场或中途退场了。大家都颇感无奈。我们又不可能以什么行政条款去约束学生,甚或拿考试成绩什么的相威胁,强制他们来上课。那样不但无趣,而且与人文情怀本身是相抵牾的。而且,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大学人文学科的老师,无权要求学生来听自己的课,不管自己多么希望学生来听自己的课:依靠课堂本身的魅力抓住学生是达成课堂愿景的不二法门。

几次课之后,我决定来一场教学方式的改革。那场小小的改革主要是沿以下几个层面开展的:一是反对本本主义,抛开既定的教材,自己选取想讲的文本,并适当向自己阅读储备的强项靠拢;二是彻底放弃中学式的语文教学模式,大量纳入演讲性元素,天马行空,纵横辟阖;三是反对形式主义,讲述内容要以真正凸显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为鹄的,力争使学生在听讲后有切实而内在的收获。渐渐地,学生的到座率及听课的投入程度都较前有了不小的改观。学生与老师的亲和度也增强了,有一些同学还曾就很多话题推心置腹地与老师进行交谈。

大学语文课要抛弃中学式语文教学模式。我们知道,中学语文教学目的主要是应试,从老师到学生,对这一理念都丝毫不怀疑,并且都身体力行。不用说,这种情况有其历史合法性。但是,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根本上不应该在于应试,而是为了焕发学生的心灵能力,为了提高他们对爱和美的感知力及对世界和自身生命存在的整体理解的能力,为了培养他们健康、阳光的生命感觉,协助他们调动支撑和引领他们前行的内心力量;与此同时,拓宽他们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关键在于,再让大学生们以一种中学时代的心态去学习一种人文课程,注定会令他们厌倦。中学时代的学习模式,只适合在中学时代运用,搬到大学时代必定会失去其原有的效力。这是人不断生长的“自由理性”(黑格尔语)使然。原来,他们尚处于未真正受启蒙的、“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理智的状态”[2];而现在,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已经“有勇气使用自己的理智”了。所以,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告别中学式的语文教学模式,生成它自己的基本模态。

在所有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有关的环节上,教材的事情可能是最不重要的环节之一了。这个说法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但事实就是这样。本人在正式开讲大学语文这门课前,翻看了好几种市面上发行的大学语文教材。这些教材在大的内容架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或思想文本,但在具体选取的篇章内容上却是千差万别,不像中学语文教材那样由教育部统一规定。所以只要授课者自己的头脑里有文本,或者说自己能找来并确定每一节课所围绕的文本,具体的教材实际上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进一步说,即便是没有锚定什么教材,只要围绕自己所选取的文本讲得吸引人就好。

二、注重话语氛围的营造,讲课的知识背景和意识背景要开阔,最好置于一种大人文的语境下

大学语文课程不但在选取文本时不要受某一教材所列篇目所限,而且在具体讲述时,也不要单纯被一篇文字所限,要能以一个特定的文本或话题为出发点,然后向外做大量延伸,呈现出一种放射性的、尽量深广的知识背景和意识背景。再者,所选的文本或话题不能太专业了——这类课程的讲堂不是与学生探讨专业领域的知识的,应该能够以泛文化的解读去言说它,或者说能把围绕它的言说置于一种大人文语境中展开。如果仅仅局限于一种单一的专业语境,使得学生无法介入,他们就会感到疲倦。给理工科学生上大学语文这样的课程,首先应该做到寓教于乐,能给大家带来一种休闲感,既让他们受到了训谕,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身心的愉悦。他们本来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就已经非常辛苦了,如果这门课又给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疲劳感,那他们会失去对这样一门不存在考试压力的课程的兴趣的。至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成败,学生们的感受拥有最终的裁判权。他们是来接受陶冶、寻找身心愉悦的,不是来寻找烦闷、乏味、疲劳的感觉的。无视学生的聆听期待者,必将遭逢被学生冷落的命运。

比如,探讨典型爱情文学文本时,可以在相邻的两次课上分别选取一个中西方文学史上的代表性文本,并把话题适当延伸向中西方爱情主题文学、哲学精神的差异,把东方式的委婉含蓄及现实精神与西方式的直白及“柏拉图式的爱”加以比较。考虑到学生可能对“柏拉图式的爱”的真正内涵还不太理解,可以先把“柏拉图式的爱”的原始语境(柏拉图《会饮篇》)大概介绍一下,然后举例说明其在后来的西方文学经典中的具体表现。同样,在探讨典型的自然主题文学文本时,也采取这样的文本策略,并把话题适当延伸向中西方自然主题文学、哲学精神的差异。这样做,会使学生的视野成倍扩展,并使同学们对人类的精神文化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话语方式形容为一种“游牧式话语”。我们不能为之设置一个固定的话语园地,也不能溜进一种特殊专业的“知识游乐区”迟迟不肯出来。如果把各个学科(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比作人类心智活动的不同“话语垦殖区”的话,当我们的课堂话语路过这些“垦殖区”时,可以捡拾几枚成熟的果子,但不能就此落户成为那里的垦殖者。

这样延伸地去讲,还必须注意自己的话语方式,切忌术语连片、专业性过强。话语方式上要力求感性,浅白易懂,尽量不使用专业性强的术语。当不得不使用到专业术语时要做一些停留,把这些术语的意思简单交待一下。在讲解一些思想性、理论性的知识时,要结合我们自己的生命经验和精神体验去做些微观的抚触:要为学生打开一些体验性介入的渠道,里面要有生活含量。要使自己的话语方式尽力“莎士比亚化”,而力避“席勒式”。所谓尽力“莎士比亚化”而力避“席勒式”,就是要注重课堂细节的真实,要编织“剧情”,要通过“剧情”本身去托出观念性的东西,不能把自己变成某种观念性的东西的“单纯的传声筒”。[3]在“剧情”的编织中,还要注意加进一些风趣、幽默、诙谐的话语风格元素,绝不能把课堂搞得像开会现场。这样做能使课堂活起来,不再呆板枯燥,使学生时刻被你的话语场牵引着,无暇他顾,由对这门课内容的被动接受发展为主动迎接。他们不但上课聚精会神地听你言说,而且有时还在课间或课后与你展开多种方式的对话和交流。再者,这还能带动学生们在课外适时作一些延展性阅读的兴趣。

三、不要仅仅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而应注重思想、精神或心灵意义上的启发,注重精神旨趣的陶冶

大学语文课堂,不要仅仅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而应注重思想、精神或心灵意义上的启发,注重精神旨趣的陶冶。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掌握所有门类的知识。专攻一种术业,一为把它做精,一为更好地获得谋生的本领。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4]对于生存及温饱而言,发展是后来的事。而人文学习,如果不指望将来靠它吃饭,那它就属于发展的范畴。既然属于发展的范畴,就应当对于前两者予以足够的尊重。在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现代社会,尤其应该明白这一点。从这个角度上说,面向理工科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目的就不能是为了增添知识,而只能致力于对他们进行思想、精神或心灵意义上的启发,宽广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将养,以及精神旨趣方面的陶冶。

自我认知的根基是人活生生的经验,但间接经验的功用亦必不可少。间接经验的最重要来源是他者所提供的,是人类古往今来所有伟大的思想和精神积淀所传承的。真正引发人进一步思考的是思想本身,而思考的目的当然不在思考本身,而在于完善生命。人文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更为本质地认识自己,进而去改进自己的生命实践,并作用于共同体以利于天下的完善和人类的文明,一如《易经》所言:“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5]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教育,包括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关乎人心和人的生活整体,最终的目的不在于知识的储存,而在于精神的发扬光大。古人有言:人之所以为人者,非以此八尺之身也,乃以其有精神也。人文教育就是要发挥唤醒这种精神的功能。

衡量大学人文教育功败垂成的杠杆,不是看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多少新的知识,而是要看他们的视野、胸襟、情怀比原来开阔了多少、丰富了多少;要看通过人文学习,他们的心灵是不是变得更加博大、深情、美丽了;要看他们对世界及自身的认识和感知是否有了更为深广的知识背景和意识背景;是否对生命存在本身有了更为深远的理解。知识浩如烟海,因而是无法穷尽的,但思想、精神和心灵中的某些基质却可能是永恒的。知识装得再多,只要精神层次没上来,人文学习就是无意义的,人文教育也就是无效的。复旦投毒案的案犯林森浩,出于一些非常狭隘渺小的原因就毒杀了研究生舍友。云南大学的马家爵因与同学不合就挥刀杀害了四名舍友……这些发生在大学校园的犯罪事实说明了什么?有些走上社会的大学生成了社会上的害群之马,行各种不当行为、做各种违法犯罪之事,这又折射了什么?如果大学里开展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如果人文教育深深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深处,是否可以帮助挽回这些悲剧也未可知。如果他们深入接触、领会一些古往今来的人文经典对生命的理解,心胸可能就不至于如此狭隘,内心世界可能就不至于如此丑陋。还有更多的大学生们,虽然不会做违法犯罪之事,但生命境界逼仄,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也辜负了这本来富于灵性内涵的生命。精神和心灵意义上的自我提升对他们来说也都很切要。

在上述意义上,个人认为:大学语文这门课,一定要以真挚、生动的话语氛围作为它的灵魂,作为直击学生灵魂的法宝。它甚至不需要板书,不需要课件,不需要学生机械地记录或记忆。确立起一种话语本位主义的课堂。要想知道人文课堂的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眼神。如果他们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个课堂就是成功的;如果每一双眼睛都像死鱼一样黯然无光,这个课堂就是不成功的。这不是老师有问题就是所讲内容有问题,而且通常会是老师有问题。要讲到学生的眼睛能够亮起来,靠的是老师的热情、自己生命里本真的感动、使知识的传达伴随着生成形象和生成意义的力量的能力,等等。

四、大学语文课更适合在大学初始阶段开设

结合个人大学语文教学经历,认为为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可能更适于在大一大二时开,那会比放在大三或以后开效果更好。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出于两重原因上的考虑。

首先,大学初始阶段是提升学生的胸怀、视野、心智、知识背景和意识背景的黄金时期。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的学子们甫入大学校门,对每一门大学里开设的课程都会有一种由衷的重视,加之他们急需在各个知识领域和生命感知维度为自己充电,富于魅力的大学语文及其他人文教育课程会一下子抓住他们年轻的心。专业课之外,他们同样会在思想的海洋里遨游,会不由自主地在美丽的语言、意境、思想面前驻足、观看、悉心领会。这个阶段,除了能对人文课程产生兴趣的心情因素外,还有专业学习压力相对较小、拓展学习时间相对充裕的优势。但这些优势,如果到了大三及以后阶段,就会大打折扣。在这之前,同学们已经与外部世界有了较长时间的接触,对很多现象都已耳濡目染,甚至“三观”都已有所定型。这时候再让他们从事较为纯粹的人文学习,可能会有一种比较淡漠的态度。教学中能觉察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把大学语文这门课当回事。老师上课再投入,哪怕声情并茂,声嘶力竭,他们也会要么不到场,要么在课堂上继续看专业课的书籍。个人认为,原因主要在于这门课安排的时间不太科学。

其次,把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阶段放在前两年显然也更合适。不管学什么专业,语言表述能力都是一个基本功。这个能力不达标,会给自己的事业发展徒增许多不必要的障碍。试想,一个学子,将来想成就大事业,想提交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想书写大部头的学术著作,没有这个基本功怎么能行呢!?在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如达·芬奇、帕斯卡尔、笛卡尔、莱布尼茨、牛顿、爱因斯坦,等等,都在这方面树立过典范。

在中学阶段,由于人文阅读量及练笔时间都非常有限,所以这方面的能力尚处在一个较低层位,不用说这也是延续到大学初始阶段的一种现象。大学初始阶段就开始各种思维路径的探触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锤炼,不但会使学生的人生眼界更早打开,意识背景快速宏阔起来,还能使其文字表达能力尽早提到一个较高的水准。有不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一让写个什么东西总是挠头,写出来后内容贫乏,语言也不流畅,甚至篇章结构也不够合理,等等。这就是缺乏人文学习方面的训练导致的。而待到想要补上这一课的时候,时间、精力却可能又有点跟不上了,甚至连兴趣也早已黯淡了下来。大三以后,基于要为自己的未来事业储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力量的考虑,学生们对副课的学习会无暇顾及。对于那些“考研党”来说情况就更是如此了。他们围绕着自己的中心任务开展每一天的劳作应该说是有着无可置疑的合理性的,而这个阶段专业课、英语等都已经有点让他们吃不消了,还想让大学语文这样的课引发他们的兴趣,大概只能事与愿违了。

参考文献:

[1]刘东.近代名人文库精粹·蔡元培[C].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2:315.

[2]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8卷[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40.

[3]马克思.致裴迪南·拉萨尔[C]//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鲁迅.忽然想到[M]//鲁迅自编文集·华盖集.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20.

[5]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5:207.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话语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