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素质:有效教学的最关键因素
——基于《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课例分析

2018-01-14罗银河王孟清邓奕辉谢静胡燕李丽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儿科学儿科素质

罗银河, 王孟清, 邓奕辉, 谢静, 胡燕, 李丽鹏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尺度,决定教学效益的优劣,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1]。《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临床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繁多,如何保证在课程学时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时期《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改革的艰巨任务。因此,本文在辨析了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关系,以及《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1 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关系辨析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2]。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3]。有效教学要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达到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实现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有效教学包括两个方面:教师探究性的、启发性的、创新性的教导和学生自主性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尺度,有效教学的实现必然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充满热情;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自觉转变教学理念,并使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不断实现师生的协调发展;需要教师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反思教学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随时机智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有效教学的实现,影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4]。

2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内容分析

临床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实用性并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5],在医学理论知识、医学护理技术、实践技能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人才。《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作为一门临床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掌握以辨证论治原则处理儿科临床各类常见疾病的基础上,学会儿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教学内容是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着重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临床实际,重点突出,教学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首先,儿科学基础中的知识如小儿年龄分期、生理病理特点、儿童营养与保健等是能够反映儿科特点的知识,是区别于成人的知识,也是全面学习儿童疾病的基础和前提,应该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其次,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儿童疾病谱的改变,各系统中的疾病教学内容重点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主转向预防、康复、保健方面,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的疾病如“绦虫病”等不再讲述,而新近发病率明显升高的疾病如“手足口病”等应重点讲述。再次,学习儿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临床,因此,培养学生的儿科临床思维能力,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国际儿科学发展动态、最新研究成果等。

3 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途径

3.1 探究实践——树立教学理念 理念是精神支柱,是灯塔,是灵魂。教学理念是引导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指针,信仰和追求。教师最最基本的专业素质要求是树立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要求高校引导教师确立崇尚“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生”的教育理念以及“卓越追求、卓越能力、卓越贡献”的人才发展观[6]。吴孟超曾经说过,“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儿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儿童,更加需要人文关怀。因此儿科教师和儿科医生必须具备“四心”: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将这“四心”服务于患儿同时也服务于学生,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虽然已是成人,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但仍然需要老师的管束。对学生严厉也是爱学生的表现,以严谨务实的态度严格管理学生的学习,认真细致,毫不放松。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严谨笃学,全面提高综合素养。课堂教学不是死板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灵活设计教案,注重实效,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因此,我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树立的教学理念可归纳为“四心”: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三严”:严厉、严格、严谨;“二灵活”:灵活设计教案,灵活的教学方法。

3.2 学习探索——丰富知识储备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日俱进,经济实力蒸蒸日上,知识更新瞬息万变,时代不断变革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探索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学习是生产力,学习是竞争力,只有不断学习,居危思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作为一线专业教师需要“T”字形知识结构,既要拓展知识宽度,也要丰富知识厚度[7]。那么怎样学习探索,《中庸》中提到的学习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以及明确清晰的学习目标。儿科学专业教师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课堂上,如果教师“学富五车”,知识渊博,教学旁征博引,把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那么课堂就能深入显出,得心应手,学生就会要学、爱学、乐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比如在讲授“小儿腹泻”中医治疗原则“运脾化湿”时,提出为什么不用“补脾法”而用“运脾法”?可以运用当代医家江育仁提出的著名观点“脾健不在补贵在运”[8]解释“补脾法”和“运脾法”的区别,同时拓展讲授“运脾法”的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益气运脾、化湿运脾、理气运脾等不同方法常用的中药等知识内容。因此,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的专业教师,既要西医知识扎实,也要中医理论深厚,更要中西医结合灵活运用;既要有较高的教育技能,也要有较高的科研工作能力;既要积累教学工作经验,也要丰富临床实战经验;既要掌握儿科学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也要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

3.3 反思感悟——提升专业水平 反思感悟是不断成长进步的阶梯[9]。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应在上完每堂课后及时写好总结反思,对教学中的不足与欠缺进行分析评定,从各方面查找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后继的教学提供指导改进,也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评价能力。经过不断的反思总结以后,感悟提炼教学经验,认真撰写教学论文,为同行教师提供参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不断的反思总结、感悟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实现专业成长进步[10]。如讲授“儿童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时运用讨论法有没有浪费时间、偏离主题?讲授“小儿指纹望诊”运用直观演示法学生是否只是获得感性认识,没有获得理性认识?讲授“川崎病”时运用读书指导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后及时对它们进行回顾整理,反思分析、感悟总结,作为以后教学的经验教训。同时,深入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改进教学策略,制定新的教学方案,发展新的教学思路。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实现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素质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专业教师只有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探索,及时总结反思,才能更好地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培养优秀高素质人才,教学才能有效。

[1] 荀顺妹.有效教学课堂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4,6(24):122.

[2] 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20(5):10-13.

[3] 隋姗姗,钱凤欢.论有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J].教学与管理,2017,34(11):118-121.

[4] 张静静,化党领,王宜伦,等.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9):81-82.

[5] 张升华.临床医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20):74.

[6] 张安富,靳敏."导、训、助"三位一体培养工程专业教师素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17(4):8-11.

[7] 李子荣.新课程教师应具有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23(4):39.

[8] 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运脾法在儿科临床的实践意义[J].中医杂志,1983,31(1):4-6.

[9] 王晓霞.反思:教师成长进步的阶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30):221.

[10]陈竹,彭玉,彭文,等.影响《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质量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1,3(5):474-475.

猜你喜欢

儿科学儿科素质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