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必备品格之数学情感的培养

2018-01-13刘崟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风车木头内角

刘崟

研究表明,有24.5%的小学生对数学有高度焦虑,20.8%的小学生对数学有低度焦虑,只有54.7%的小学生是适度焦虑。数学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影响着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消除这种焦虑,培养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和学习观。那到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呢?

一、激发童趣,渗透数学情感

学生被动学习是导致其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改变这种现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进行情感处理,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恰当地运用故事、图片、动画和实际生活事例等方式创设情境,从而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让学习过程处于自觉的激发状态,优化教学系统。

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播放大风车的音乐)

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风车,玩风车,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生:旋转。

(请两个同学上台演示转风车)

师:这两个风车转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向左转,一个向右转。

师:(微笑)有那么点意思,但是这样的说法不准确,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一个是顺时针转,一个是逆时针转。

师:你能介绍一下吗?

(生叙述,师补充)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你能用顺时针和逆时针说说他们是如何旋转的吗?

(生举例,师展示生活中旋转图案的照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旋转背后的奥秘……

摒弃教材中的传统素材,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玩风车的游戏情境,并配以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设置悬念,使学生急切想知道旋转背后究竟有什么奥秘,引入探究环节。而且在课的开始部分就展示单个图形旋转后形成的美丽图案,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感受旋转的应用价值,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积极情感。

二、参与探究,体验数学情感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有效促进个体内在求知、理解和成功需要的发展,能让学生亲自经历将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而真正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能真正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探究欲望和反思精神,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比如,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探究环节:

师: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齐声:180°。

师:(惊讶)这么快!不用量就知道啦?

生:我爸爸告诉过我,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不用量的。

生:我看过书了,书中有答案。

师:(质疑)不量的话,好像不那么让人信服呢!

生:(不屑的)那我量给你看!

(请这位同学到投影下量,同时也请其他同学拿出学习材料一起量)

有的孩子量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的却不是!

师:咦!同一个三角形怎么会有不一样的内角和呢?

(在同学们感觉疑问和困难的时候,鼓励他们小组讨论,全面参与问题的探究。)

在小组里,有人想到了剪拼,有人想到了折一折,班上还有一位同学说:“我还想到了如果是两块一样的三角板,这样一拼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4个角是直角,那内角和就是180°,一块三角板的内角和就是180°,不用量,肯定!”看到学生自信的模样,我真的很开心!

这一探究过程中,先是学生很快想到答案,心情愉悦,自信满满;紧接着教师的一句话语,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打破了学生的情感平衡。

三、彼此分享,催生数学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真实和真诚的,让自己的真实感受感染学生,使学生发自内心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教师要放下权威與控制欲,全身心感受数学和数学文化,深刻体会数学精神、应用价值和数学美,将认知教学转变为情知教学。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圆柱和圆锥”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前置性学习单”,引导学生研究了这样一道题:“一个底面直径为20厘米,高为30厘米的圆柱,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学知识,你能提一至两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看谁的更有创意?

孩子们课前独立思考,课上先给孩子们3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小组派代表汇报共同学习成果,再请其他小组补充。整整一节课,我作为一名倾听者,真的是很惊喜,孩子的想法太美妙了:“这个圆柱形木头占地多大?”“这段木头的体积是多少?”“把这段木头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要削掉多少木头?”“把这段木头放入一个底面积是20平方分米的圆柱形水槽中,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看似简单的一道题,孩子提的问题几乎涵盖了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都知道,圆柱、圆锥的相关计算是很繁琐的,平时的重复练习孩子们都很反感,但这个是孩子自己提出的问题,孩子非常愿意去解答!在这样的课堂里,能听见真实的声音,能说出独到的见解,自然能融为和谐的一体。

参考文献:

[1]刘金华.不同学段学生数学学习动机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徐茜.小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车木头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砍根木头去打仗
一二三,变木头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小风车
搬来搬去的木头
三角形分割问题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小风车,转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