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语文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2018-01-13潘颖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核心素养语文

潘颖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起到教授知识的作用,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教学,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探究能力,使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语文智力和能力的开发,使课堂教学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呈现更多的精彩,实现核心素养下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程价值;优化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在开展教学改革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深刻体会中发展语文创新思维,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时刻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指导,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优化設计,让学生乐于学习,并在积极思考中和作者的情感、思维进行交融,加深对课外的感悟,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实现综合素养下的高效教学。

一、注重语文基础教学,发展语文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教学是素质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基础教学,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发展语文综合素质。在语文基础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生字和生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和生字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遇到不理解的生字和生词时,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推导,把生字、生词放到课文情境中进行理解,加深他们对生字、生词的理解,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在教学基础知识时,教师还要设计相应的基础知识练习,如多音字组词、形近字辨析、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等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练习题目中提高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打好基础,实现语文教学的最优化。

二、注重语言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很多名家名作,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要注重挖掘课文中语言的巧妙运用,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情境和内涵时,学习语言的使用,为他们进行写作提供素材。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针对课文中修辞、排比、拟人等描写进行分析,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感悟语言的美。例如,在教学《小草和大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小草和大树的实际意义,认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语言的运用。如“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她们的路子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这两个句子运用比喻句,更加突出了夏洛蒂姐妹在逆境中不屈服,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打开了幸运之门。比喻句的使用能够给人更强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挖掘课文中的句子,教师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时,要指导他们学习比喻句的修辞方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他们语文素质的有效提升。

三、开展问题教学,发展语文创新思维

语文创新思维的发展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分析问题时综合全面进行考虑,以问题为指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定式思维中走出来,有效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语文创新思维。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问题,使问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既能调动学生的活跃思维,又能让他们在深入思考后解决问题,使问题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发挥学习主动性,通过深入思考掌握课文内容,拓宽思维面,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郑成功》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回答如下问题:课文介绍了郑成功的哪些事迹呢?哪些词句写出了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哪些词句写出了郑成功决心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郑成功是如何收复台湾的呢?他为什么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郑成功的事迹,通过再次阅读课文和深入思考回答出其他问题。在具有梯度性的问题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避免了走弯路,能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完成课文内容的学习,使他们的语文创新思维获得有效发展。

四、创设生活情境,加深课文感悟

生活是语文知识的来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开展教学,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入课文内容的探究中,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因此,利用生活情境开展语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把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和作者相同的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能通过深入挖掘课文内容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设计生活情境时,教师要深入挖掘课文中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以此为切入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把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作为学习的基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开展自主探索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得提高和发展,促进语文素养的不断养成,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掌握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为预习环节、探究环节、讨论环节和指导环节。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导学案,其中包括学习要点和根据重点内容提出的问题,在导学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能够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依靠自主探究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并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探究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复思考和探究,使他们能够深入研究重难点段落,依据课文的情感基调来理解这部分内容。在讨论环节,教师和学生要处于平等地位,详细阐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并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深入讨论。通过师生之间探讨,学生能受到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从对课文表面的理解过渡到对课文中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加深学习感悟,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在探究环节结束后,教师要针对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探究方法,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语文探究能力,有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巧妙运用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积极思考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获得深刻的感悟,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推动优质语文课堂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

[2]张琳.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6.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核心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