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绘本巧嫁接 更添德育锦上花

2018-01-13叶黎明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绘本

叶黎明

摘 要:德育让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的鲜明辨别力。绘本阅读的引入为德育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试分析绘本的特点及绘本阅读的重要性,着重探讨了低年级绘本阅读课程对学校德育的帮助。

关键词:低年级;绘本;阅读;德育

一、绘本的含义、特点

绘本产生于20世纪的图书品种,是一种重要的儿童文学样式,最早出现在西方,在英文中叫“Picture Books”,在日本称为“绘本”,我国有时也叫“图画书”。

一本看似简单的绘本图画书,里面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对生命的思考。涉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讲友情的、讲亲情的、讲勇敢的、讲生命尊严的、讲自然和环境的……几乎涵盖了儿童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二、绘本与德育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是他的阅读史。台湾著名作家赫广才认为:对于孩子,阅读是最好的游戏,绘本是最好的玩具;绘本是孩子进入阅读世界的不二法门。

在传统教学中,低年级的看图写话训练几乎都是以“助人为乐”“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等为主题,这些主题从道德的高度出发进行说教,不仅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写话兴趣,还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绘本为学生创设了多样的纸上“生活空间”,并且从童稚的视觉来看世界,充满了童真和童趣,容易被孩子接受,引发孩子的阅读感悟。一、二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绘本,但有部分学生只看图画,不读文字,一口气从头翻到尾,然后再换一本。大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停留在对故事内容的关注上。令人遗憾的是,他们对书中丰富的情感和渗透的德育却往往不太在意。

以“绘本阅读”为载体,感悟绘本故事的真谛,寻找故事中的真、善、美,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与良好品格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如读了《云朵面包》,他们领略到“云朵面包”的神奇,更能体验到亲情的可贵;读了《生气汤》,他们学会了排解自己的坏情绪,能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情了;讀了《小猪变形记》,他们明白了做自己,最幸福……

在低年段的日常教学中,开发绘本的潜在功能,寻找绘本和学生日常规范的契合点,将绘本阅读课程与学校德育巧嫁接,让绘本为低年级德育注入活力。

依据绘本的“三性”:童趣性、艺术性、教育性,梳理优秀绘本,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绘本,开发以学生良好品行养成教育为目标的绘本阅读教材,深化绘本阅读课程的内容。以小学低年级为例:

三、绘本阅读课程内涵的提升

1.一次交流——每天午间20分钟,正确认识优秀品质

根据学校的安排,每天中午12:45-13:05为所有学生静心阅读时间,学生可以阅读推荐或选读的绘本,也可以是优秀绘本的讲述、读后感的交流等。

2.一次分享——每周一节阅读课,反思自己的品行

根据绘本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其故事情节往往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联想并回忆有生活经验中客观存在,因而容易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这一特征;又结合学生喜欢聆听故事的特点,我们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开展阅读指导课,谈谈故事中的人物,反思自己的品行。学生在内省过程中认识了良好品质,在无声的浸润中播下良好品行的种子。

3.一次思维碰撞——童话故事续写,辨析行为的是非

绘本一般篇幅较短,读完后总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许多猜想的空间。我们就让学生充分打开思维的大门,大胆地对绘本情节进行创编,开展创造性的续写活动。学生续写童话的过程是一种自主的道德认知学习和道德认知的建构过程,是他们道德价值观的体现。

4.一次体验——主题实践活动,收获良好品行

走出校门的阅读实践活动能拓展阅读的外延,更能从情感方面提升阅读的效果。根据各年级的阅读内容、主题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小小书包我会理”“爷爷奶奶我爱您”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认识自我、学会自我管理、感恩父母、承担责任、实现梦想,使良好的品行在活动体验中升华。

随着绘本课程的深入,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观。楼道里跑闹的少了,教室里看书的多了;伙伴间闹意见的少了,同学间互帮的多了;和父母耍脾气的少了,感恩父母的多了……

总之,笔者尝试把绘本与德育有机结合,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需求,以绘本故事为德育载体,以兴趣为支撑点,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使德育无痕地渗透其中。

参考文献:

[1]陈步君.让德育插上翅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10:190-196.

[2]周敬.低年级绘本作文特点及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5(10):53.

编辑 温雪莲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年级阅读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