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

2018-01-13朱海燕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课堂

朱海燕

摘 要:在学习语文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更是必不可少,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就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定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课堂活动、课后阅读、日常写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学习兴趣;培养;课堂

一、兴趣是什么

我们常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是什么呢?百度词条给出的答案是“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那么,什么是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学生有求知欲,肯去探索,愿意思考,乐于实践,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讨论,课后大量阅读写作,能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能从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乐趣,这就是他们对学习语文有兴趣。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学生们为了写作文抓耳挠腮,往往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们纸上的字还是寥寥无几。即使写出来,也是文句不通,更无半点美感。我们也能见到,短短的一段课文,给了充分的时间背诵,而让学生背诵时,他们却背得结结巴巴,丢词少字。我们还能见到学了生字,在写的时候,学生反复出现同样错误,纠正了好几遍也没有效果。何以至此?必是学生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上老师对他们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因为没有兴趣,他们将基本的知识积累当作枯燥无味尽快赶工完成的任务;因为没有兴趣,他们无法从文章的字句里读出美感,无法体会文章里人物的喜怒哀乐;因为没有兴趣,他们把作文当作记流水账。

语文的学习,不同于数学。数学里,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有固定的公式定理,而语文则不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篇文章的解读,一首诗的欣赏,各人有各人的见解。老师可以肯定地告诉学生1+1=3是错误的,却不能肯定地说学生从某一篇文章里读出了其他的情感是错误的。正因为答案的不唯一性,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发散思维,发现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乐趣,而不是让学生苦恼试卷上的答案到底是怎么得出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复杂的答案。

三、怎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丰富的课堂活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使学生收起玩闹的心思,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这就需要老师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比如,课前三分钟朗读,课前五分钟演讲,把喜欢的文章分享给其他人,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自己的作品分享出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2.“夸出来的北大清华”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夸出来的北大清华”。或许这种说法过于夸张,但是它也体现了一个道理,孩子,是需要鼓励夸赞的。当他们被家长老师这些他们所尊重的人表扬夸赞时,内心会有极大的满足感,从而产生更大的前进动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篇作文、一次演講或者一次朗读得到了老师的夸赞和鼓励,会使学生具有成就感,从而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这种学习动力使他们感到愉悦,使他们体会到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乐趣,故而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老师可以编撰一本学生们的诗集或者文集,每学期或者每学年一本,记述学生成长的历程。

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宋真宗曾作《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走的路,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和事物,是有限的,但是读书却可以打开一扇通往任何地方的大门,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而阅读的习惯更是要从小培养。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更加注重课下的学习、课后的阅读。小学阶段,除了必读的名著,也可以读一些畅销书。如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贴近孩子的内心,才能让孩子接受,让孩子产生兴趣,爱上阅读,爱上书中的世界。当然,读书并不拘泥纸质阅读。喜马拉雅FM上,有很多文学读物,学生可以用听书的形式,在睡前,闭眼倾听,想象书中所描绘的景象。

4.妙笔可生花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写”。写作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人思维的集中体现。写作同阅读一样,需要从小培养。写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日常写作也是极为必要的。如今可以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都是不尽如人意,内容上大量雷同的情节,感情上过于克制不显真挚,词句的运用不当等等。出现这些问题,大多是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且无事可写,无话可言。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带领着学生,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可写之事,让他们克服写作上的畏难情绪,发现写作的乐趣,而并非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抒发假情假意。

老师是一盏灯,何为灯,暗夜里熠熠生辉指引方向。可是,单单是指引却还不够,灯有油尽之时。所以,唯有让学生自己掌握方法,自己能找到方向,他们才能走得更远。而浓厚的兴趣,则可以帮他们更快地掌握方法。所以,为师者,不仅仅要传授学生具体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才是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培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