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01-13杨永刚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杨永刚

摘 要:语文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学生对知识不间断地积累。语文学科的这种特性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束手束脚”,不敢进行尝试,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升。对此,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智慧教育

从小学到高中,需要学生花费十二年的时间来学习语文,然而很多学生依旧不会写作文、不会做阅读理解。这些现象不禁令人深思,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怎么了?教学方法错误是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教师没有掌握好的教学方式,课堂效率低,同时,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致使学生不会自主学习。针对传统教育的缺陷,我们教师应大胆地做出改变,挣脱捆绑教师和学生的绳索,让学生自主发挥,之后再加以恰当的点拨、指导、纠错,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放开手脚,跳出传统束缚

我们的语文教学之所以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教师抓得太牢,学生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教师会针对某一篇课文,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然后将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进行详细讲解并要求学生能够背写,最后就是讲解课文、做文章中词句的语义辨析等。每篇课文教师都依照这种方式进行讲解,乍看起来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但这种什么都想抓、什么都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得学生在慌乱中找不到重点,胡乱学习。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勇敢地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案,在探究和摸索中找到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例如,课文的朗读,每篇课文都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这就浪费了大量的课上时间。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在课前完成课文阅读任务。还有陌生字、词的识记和背写,教师只需课上将正确的字音、字义、词义都教懂,识记和背写任务可以通过小组间的监督完成。值得注意的是,不但小组成员间要相互监督,教师也要对学生小组进行监督,不定期抽查任务完成情况,以免学生偷懒。

教师适当放开对语文知识的掌控,让学生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有自己的学习空间,不仅能够给课堂腾出大量的时间,使学生有时间理解、吸收重点,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组织、合作、相互监督能力。课堂教学有了重点,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教学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二、由情入境,引领学生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現即便已经给学生详细讲解过课文的内容,但他们依旧不能理解文章,依然不能清晰地把握文章大意、中心点等内容,学生的语文学习陷入了“死读书”的怪圈,于是课堂效率便会很差。

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拘泥于形式,没有指导学生用情感去理解文章,他们对作者的意图及情感没有达到心灵共鸣。因而,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先引导学生“生情”,让他们的情感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保持一致,这样教师再讲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中心时,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站在作者的角度,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例如:《我不能失信》这一篇课文,中心主题是让学生理解宋庆龄不失信朋友的良好品德,在讲课文前,我问学生:“你们会和其他小朋友约好一起去玩吗?”生答:“会”我问:“你们会不会有等了好久,朋友却没来的情况?”生答“有。”我问:“这时,你们会怎么做呢?”生答:“很生气,不想和他一起玩了。”我又问:“你们有没有对朋友做出承诺,却爽约了呢?”学生沉默了,此时,我通过对学生的切身经历和感受进行引导,使他们先有了守信和失信的概念。之后,我再讲解课文,他们便能很容易理解宋庆龄的做法,认为宋庆龄守信的行为非常值得赞扬。

三、智慧教育,关注个体差异

课堂效率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师改变课内教学方法,还需要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下学习时间。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科都会有优生、学困生,他们擅长的方向不同,决定了他们学习某一项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会不同。语文学科识记和理解的内容比较多,教师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情况,在课上安排大量的自由学习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课下学习时间有效利用起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慧教育进入了学校教学领域,教师可以将教学资源等信息放到网络上同学生共享,如,教师可以将需要识记的文章、字、词放到网络空间或者是以作业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背诵。这样不仅考虑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识记、学习,而且节约了课堂时间。通过将知识进行课上和课下的合理安排,一些基础识记类知识学生可以在课下完成,教师只需在课上重点讲解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的内容,以此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也会变得高效。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适当放开对学生的掌控,给他们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同时,也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并利用好智慧教学的网络资源,做到课上、课下的高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武军.论小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J].读写算(教师版),2013(35):183.

[2]刘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4):58.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