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361”模式教学实践有效性探究

2018-01-13王清文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荷花交流文章

王清文

摘 要:“361”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后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的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都是有益的。从我校边远农村学校的实情出发,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361”教学模式;实践;有效性

“361”教学模式是经过专业理论研究和多轮实践验证的教学模式。无论从教学理念、理论和实践步骤上,都已经有了较清晰的界定。但一种教学模式是否真正有效服务于教学,不仅仅在于其研究的成熟度,更在于教师的具体实践。同样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实践中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本文从边远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就如何实现“361”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展开探究。

一、小学语文“361”课堂教学实践流程范式

“361”教学模式,“3”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即自主预习、合作讨论和巩固拓展;“6”是在三个部分的基础上,将教学具体化为六个步骤,即,学生自主学习,分组交流学习,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并拓展学习;“1”是指“课后反思”。

下面,以《桂林山水》这一课的教学为范式,展示“361”教学模式的实践流程。

1.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通篇阅读文章,并通过工具书学习字词;自己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寻找主题、关键词句。

2.分组交流学习

课堂上,学生分组交流预习成果。同学间通过交流形成对文章的基本共识,对自学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查漏补缺。

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结果。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体验少,可能会在表达上思路不清,教师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如,“作者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4.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这个步骤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步骤,教师安排学生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探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如,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教师将学生探究的成果汇总上来,对学生研究不到位、不准确,或是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式讲授,使学生完整理解文章。

6.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并拓展学习

教师给学生留置作业或习题,如,默写生字词“危峰兀立”等,诵读文章,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安排学生阅读相关联的文章来拓展学习,如阅读课后的诗歌《浓碧》,阅读其他写景的文章(如《雨中登泰山》),等等。

7.课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从一定的角度对本次学习过程和内容进行分析,对自己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二、“361”教学模式有效实践分步研究

上面只是简单地梳理了一下“361”教学模式的流程,要想保证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边远农村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一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对外界豐富多彩的世界没有真实体验,家庭文化水平较低得不到家长的有效辅导,电脑没有普及不能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因而,对这些学生,教师应在学生“自主”的形式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保证自学效率。

还以上面的《桂林山水》为例,教师在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时,应做以下工作。一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案:①通过字典学习字词;②注意文章主要写了桂林山水的哪两个方面;③你认为文章最核心的句子是哪个?二是通过网络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资料,如,桂林的风景图片、视频、地理环境简介等等。

2.如何组织学生有效交流

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并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充。

如,《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冰碴子”中的“碴”字,是北方的方言,我校南方农村的学生理解起来不一定都准确。而有的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此类方言,就可能在交流中告诉同学是什么意思。再如,一些学生只看到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而忽视了文章中对建设者聪明才智的赞誉,这也可能通过与同学间的交流得到认识上的补充。

由于农村的学生不太善于表达,容易出现“冷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去,教会学生如何交流,交流什么。

3.什么样的展示是有效展示

农村学生比较腼腆,一般不太容易“张扬”起来。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展示方式来激发学生展示自己的热情。如,提问式:《童年的发现》中作者都发现了什么?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来回答,思路就比较清晰。再如,引导式:《童年的发现》最后一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是中心思想还是作者的幽默调侃?通过引导给学生以思考的方向。

4.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361”模式的重头戏,这个环节开展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决定整个教学的效率。由于思维活跃度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农村学生在这个环节容易出现思维僵化、合作效率低等问题,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如,《童年的发现》,教师可以给学生拟定探究提纲:(1)作者都发现和研究了什么?请列出项目表;(2)文章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请列出来;(3)作者为什么会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在合作方面,教师也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指导小组学生分工:你负责记录,你负责汇总,你组织领导发言……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学会了分工合作的方法。

5.怎样高效点拨学生

在“361”教学模式中,点拨是必要的环节,是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的关键步骤。教师应根据学生前面的学习情况,抓住问题点、难点、重点、要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则无需重复,这样才能保证点拨的高效。如,《荷花》这一课,学生在前面的步骤中已经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图像,通过讨论等,对荷花的美有了较感性的认知,教师没必要再重复讲解。我重点向学生讲解了“作者自拟荷花”这一段,让学生知道这一段文字是文章的“高潮”,是作者沉迷于荷花“美”的文眼。既节省了时间,又完成了教学,实现了高效。

6.如何带领学生巩固知识

在巩固阶段,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回顾、记忆即可,既能保证学生将知识牢固掌握,又不增加学业负担。

还如《荷花》这一课,我要求学生默写、背诵之外,大部分时间让学生拓展阅读,向他们推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渔的《芙蕖》等名篇,让学生体会不同情境下“荷花”的美,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

7.什么样的反思能有效

对农村的学生来说,完全自主的反思效果并不一定最好。考虑到他们家庭学习设施和家长辅导能力的问题,将反思留在课上完成会比较有效。

如,《亡羊补牢》,我让学生采用互相提问“考试”的形式,如“圈”是读quān还是juàn?让他们发现自己学习的漏洞。之后,让学生自己分析:为什么没有掌握好?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让学生当堂回答。学生分析不到位的地方,我及时进行指导。这样的反思形式是比较适合边远农村学生学情的。

总之,“361”教学模式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实践。教师在应用时,应根据具体内容、学生学情灵活设计。同时,还要对各个环节的用时进行合理分配,不应死板地套用时间分配模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

参考文献:

[1]赵虎.浅谈“361”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4(6):26-27.

[2]张伟.借鉴先进理念践行361目标教学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6(21):96.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荷花交流文章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