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课的课堂教学

2018-01-13刘英坤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激励兴趣现状

刘英坤

摘 要:小学美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接触到简笔画、艺术字等,也让孩子们初步认识了形、色、机理等美术语言,在教师手中,五彩的画笔就变得格外的神奇有魅力,这支筆下的小兔子是活蹦乱跳的,这支笔下的荷花莲藕是栩栩如生的,孩子们会对美术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也一定要尽职尽责,帮孩子进入美术的新世界。

关键词:现状;兴趣;教学整改;激励

一、了解美术课堂上的学生现状

美术课堂上的孩子大都显得很兴奋,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成年人所比不上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只要老师教给他们一定的美术技巧,他们就能自己勾勒出完全不一样的新世界。小孩子会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进行“写意”的作画,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画作才显得更加随性,更具有童真趣味。教师可以利用孩子的天性,每一节美术课上都变着花样地教给孩子新的东西,让他们长时间都对这门科目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然后以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为一个时间段,给孩子们复习之前他们学过的东西,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才能够让孩子们对学习到的美术知识或是技巧加以巩固。

虽然孩子的好奇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授课,但是美术课堂的现状依旧显得不尽如人意。首先是孩子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虽然普遍都具有生机,色彩也比较浓厚,但是实际作品缺乏一定的意义,也没有过多地展现出要描绘东西的具体特征。这就说明孩子们还是不够细心。课堂上也总有学生不跟着老师的步伐走,一直东张西望,或者是低头画自己喜欢画的东西。这样一来,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的画法和一些相关的绘画技巧孩子们就都会错过,绘画作品也没有太大的长进,既浪费了课堂时间,教师精心打造的课堂教学计划也没能充分展现。

二、从课堂入手,提高教学效率

1.改变课堂上的不良学习与教学行为

让学生认真听讲的方式有很多,但中国的老师大多过于“偏激”,要么就很生气地责问孩子,或者是用拍桌子、敲黑板、扔粉笔头等不恰当的行为引起孩子们注意。虽然说学生课堂走神或者好动等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所造成的,但是教师作为引路人应当用适当的方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用“偏暴力”的手段强迫孩子听课。比如说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要教会孩子们学画小白兔的简笔画,那老师也不用一进教室门就直奔主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孩子们播放一些关于关于小白兔的动画片,然后有具体表现兔子形态的片段教师需要提前截图做好相关教学的PPT,提前准备好这些,就能够在这堂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聚精会神,之后教师就可以播放PPT,让学生先观察好兔子有哪些明显的特征(例如长耳朵、短尾巴、圆眼睛),然后再看看兔子的神态,究竟是威武雄壮的、可爱乖巧的还是狡猾机灵的,一切观察完毕之后孩子们就不会对今天要画的对象感到陌生了。教师这个时候再切入正题,在黑板上做演示,一笔一画地勾勒出兔子的形状。教师一定要谨记,虽然现在网上的教学课程很方便,教师只要下载下来利用多媒体播放,它就会自动一笔一笔地教孩子们,但是这样的教学没有教师的亲自参与,孩子们也感受不到拿画笔画的代入感。所以美术老师在做示范的时候一定要亲力亲为,每一笔都尽力让孩子看明白是怎样画的,帮他们更加透彻地了解这画法。孩子们掌握得越多,他们最终完成的作品就会越完美,随之而来的就是同学的羡慕、父母的夸奖、老师的鼓励,他们绘画的自信心肯定也会随之提升。这样的教学整改肯定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正好体现出教师所特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教孩子学习美术,我们要站在一个制高点上看待这个问题,美术来源于实际,依靠着大千世界的万物展现自己所独有的魅力。梁启超先生曾经说,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多观察生活中的东西,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就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虽然他们年龄尚小,还不能完全弄明白美术、真实、科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引导他们,就一定会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2.激发孩子自己动手学习的欲望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孩子们作为课堂上的主体,让他们自己动手“创作”出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孩子们对自己的做出的东西总会抱有很高的期待性,自己动手也一定会增强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美术课上老师还可以教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折纸,比如说小青蛙、轮船等。为了激发孩子们更强烈的动手欲望,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教会孩子叠轮船,等到他们掌握一定的技巧之后就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他们的“伟大创作”,之后我们就要让学生自己评选出各自所在的小组内最漂亮的那只轮船,然后授予创作者“艺术之星”的称号,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尽自己的全力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教学效果的呈现较之以前也一定会有进步。

美术课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学会一些绘画技巧或是提高动手能力,更多的是要陶冶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操,让孩子自己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想都表达出来,春天的小草、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菊花、冬天的腊梅,每一种景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特征。我们就是要训练孩子们发现美、观察美、表达美的能力,让他们用手中之笔勾勒出他们心中的点滴美景。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励兴趣现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