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
2018-01-13王文
王文
【摘 要】12.9运动是中国大学生参与政治为民族存亡尽自己力量的政治性活动。思政工作者应该借助129运动,用多手段多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参政议政能力。
【关键词】12.9;大学生;政治素质
一二九运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接着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5年5月,日寇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对华北统治权的无理要求,并以武力相要挟。国民党政府对日寇完全屈服,与日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使中国在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10月,日寇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11月25日,日寇指使汉*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冀东20多个县的国土便脱离了中国的统辖。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寇“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9日,北平学生6000余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反动军警进行镇压,许多学生被捕或受伤。第二天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以示抗议。16日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准备成立的日子,学生和市民2万多人在天桥和前门火车站广场分别召开市民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决议案。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再次镇压,学生30多人被捕,400多人受伤。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和国民党政府的卖国主义,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杭州、广州、南京、天津、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学生相继举行示威游行,各地爱国人士纷纷成立各界救国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现抗日,形成全国人民爱国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一二九运动成了推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涨的起点。
12.9运动是中国大学生参与政治为民族存亡尽自己力量的政治性活动。我国大学生在这项活动中体现了极大的政治热情。此后,12.9这个日子成了我国大学生每年紀念的日子,12.9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是有热情、有责任、也有能力的。
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政治热情和政治责任,在体现基层民主的基层人大选举、班干部选举、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政治性活动中,不负责任:谁和自己关系好就选谁,就打高分,或者压根就不相信按照组织程序提出的候选人名单,现在的学生对于民主的理解是:满足自己愿望的选举就是民主的合法的,否则选举程序就是不民主的,不透明的,或者就千方百计的拒绝接受。
因此,借助对12.9运动的纪念,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已是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与中国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密切相关的公民政治素质的培养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依据《教育法》规定国家教育着限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的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均养他们成为“四有”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我们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就必须明确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政治素质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因为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说,政治素质是个人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 它既是国民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受教育者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还符合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长远要求。
二、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构成
1、政治方向。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青年学生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包括: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思想。
2、政治观点。这是政治素质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应确立的基本观点就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是核心,实践观点、劳动观点、群众观点是关键。
3、政治方法。是指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阶段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的方法。
4.政治立场。此为全面政治素质立足点立场错误,一切便无从谈起。我们培养大学生应具有的政治立场,是指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上。
5.政治能力。即大学生生的政治责任感,政治责任感是政治素质的动力因素,也是政治素质的根本。表现为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学生的主人意识、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三、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
对当代在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的培养主要应放在“两课”课堂上来进行,即通过较系统的政治理论仑基本知识的传授,不仅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与民主意志,使其具备基本的政治参与常识,为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观念的转变
高校“两课”应努力突破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从思想上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角色意识、质量评价观念、教学效益观念。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中无视教学效率.以高投入换取高分数低产出的做法,变重教为重学、变教师为导师、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政治道德知识的掌握与言行举止相一致,从而使学生从漫无边际的题海和无休止的考试中解脱出来,实现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与发展。
2、师生位置转变
“兩课”教学中,必须把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确实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能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首先,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其次,必须培养学生敢疑、善疑、多思、深思的学习习惯。再次,自我规范。教学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增强感染力。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3、教学方法的转变
要与素质教育相适应,“两课”必须由应试教育下的注入.封闭型向启发、开放、效益型教学方法转变。教师应该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确立教育目标,建立科学、高效的“课堂达标”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 认真贯彻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需要广大的“两课”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