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咯血为症状的Ehlers-Danlos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8-01-13王秀莲于海燕
王秀莲,于海燕,栗 鹏
(1.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内蒙古 包头 014030;2.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关键字】Ehlers-Danlos综合征;咳血;鉴别诊断;文献
Ehlers-Danlos综合征(EDS)是一种临床上发病率较低的遗传性疾病,由丹麦皮肤科医生Ehlers和法国内科医生Danlos于1901年首先报道,1949年John-son首先提出了此病具有家族特性。1955年Jansen认为此病系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异常所致。1972年Pinnel首先发现并报道其分子生物学的证据。临床上本病很少见,据报道,EDS的发病率约为1/5000,然而实际上真实患有此病的人可能因各种原因未确诊,因此应当高于本数据,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且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误诊漏诊率较高[1]。本文就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一例以咳血为临床症状就诊EDS患者报道如下,并做相关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因“呕血一次”于2016年2月14日入我院急诊,病情较重当即转入ICU治疗。入院查体:神情,气促,吸氧下(3 L/min)监护示:脉搏125次/min,呼吸36次/min,血压145/90 mmHg,血氧饱和度80%~90%,急性病容,痛苦表情,眼距增宽,皮肤菲薄,胸腹壁可见多条青色血管,气管左偏,胸廓右侧凹陷,左侧饱满,左肺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左肺底呼吸音低,心音可,律齐,杂音未闻及,腹软,稍膨隆,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弱,1~2次/min,右侧腹股沟处青紫色瘀斑,皮下触及约鸡蛋大小凸起,波动明显,四肢活动自如。辅助检查:床旁超声提示左侧胸腔中量积液;血常规示WBC38.82×109/l,HB124 g/L,RBC4.2×1012/L,C反应蛋白10.34 mg/L。既往史:2000年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2005年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行右肺全切术,2015年底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髂动脉夹层,后就诊于北京阜外医院,考虑患者存在罕见病(家属因医学知识有限,表述不清为何疾病,曾提到全身血管畸形),行基因学检测,当时结果未回报。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其父体健,高血压病史10年余,10年前曾患主动脉夹层,行支架植入术,其母体健。入院后给予止血,平喘,输血、补液,支持对症等治疗,病情渐好转。2月18日阜外心血管医院基因检测结果回报:Ehlers-danlos综合征(IV型),确诊EDS,治疗10日后,患者病情稳定,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2 讨 论
Ehlers-Danlos综合征(EDS)又称皮肤弹性过度,是以皮肤和关节过度伸展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其发病率在1/560000-1/5000[2]。EDS综合征是具有遗传倾向,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和胶原代谢缺陷有关。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皮肤弹力伸展过度,且触之柔软,这也会导致患者容易因轻微的碰伤即形成伤口,血管脆而易破裂,皮肤颜色差。本病多见于早产儿,婴儿。常有家族发病情况。早产儿,多伴有胎膜早期破裂,婴儿则表现为肌张力低下[3]。1997年Villefranche分类法将此病分为6型:(1)经典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皮肤弹性增高、萎缩性瘢痕和关节活动度增加。次要标准皮肤光滑,软疣样假性肿瘤,皮下钙盐沉着结节,肌张力减低,运动迟缓,容易擦伤,家族史,手术并发症。(2)运动过度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皮肤弹性增加,皮肤光滑和关节活动整体增高。次要标准为反复关节脱位,慢性关节疼痛,家族史。(3)血管型(IV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薄而近乎透明的皮肤,动脉/脏器/子宫脆弱易破裂、大量血肿,特征性面容,早衰。次要标准为小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腱和肌肉撕裂,早发静脉曲张,动静脉瘘,气胸和血气胸,牙龈萎缩,家族史(4)脊柱后侧凸型(VI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表现为总体关节活动度增加,先天性肌张力减低,进展性侧凸畸形,马凡样眼部病变。次要标准为组织脆性增加,包括萎缩性瘢痕,易擦伤,动脉破裂,马凡样体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家族史(5)关节松弛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表现为总体关节活动度增加,反复关节脱位,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次要标准为皮肤弹性增加,组织脆性增加,包括萎缩瘢痕,肌张力减低,侧后凸畸形,骨量减少/骨质疏松(6)皮肤脆裂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表现为皮肤脆性显著增加,皮肤下垂,次要标准为皮肤柔软,苍白,易擦伤,胎膜早破,易形成各类疝[4]。患者的临床评估是EDS诊断的基础,但各亚型的明确诊断需要依靠电镜、生化及分子分析等检查。
血管型ED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皮下容易出现瘀斑,同时出现血肿的几率较高。大量临床研究认为,本病所致的出血主要是因为血管脆性增加导致的,通常情况下,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测往往是正常的。EDS导致的出血有50%的情况发生于腹部血管,但通常发生于中等直径的血管上,其余情况均分于颈部和四肢血管。目前,临床上检查应以无创检查为首选,防止因血管脆性高而导致书中穿刺发生意外,无创检查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血管造影可视为禁忌;手术所致危险性更高。所以EDS检查或治疗均应慎重考虑,避免难以控制的血管撕裂或大出血,防止再形成严重的并发症[6]。本例患者属于血管型EDS,并髂总动脉夹层,原则上严禁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也需谨慎。EDS影响全身多个系统,症状多样,治疗棘手,该综合征尚无根治方法,主要为动态监测,针对不同临床症状多学科合作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