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01-13王紫艳
王紫艳
(武汉市武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3)
众所周知的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后,一定要接受医院提供的良好的治疗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服务质量,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1]所以我们主要为了探讨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会在医院随机选取患有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并且将其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1.45±7.43)岁,包括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的下壁梗死20例,前间壁梗死30例,下壁合并前壁梗死50例。此次试验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且同意,患者及其家属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对照组患者只需要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将对这一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病患将会采用循证护理法,这一方法包含着很多方面的具体内容。首先医务人员需要做到的是在医院内部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并且选拔相关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和护士长作为小组内部的主要成员。[3]而且患者入院后,循证护理小组组长需要转门派前一名组员来对患者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帮助患者接受各项检查,为患者安排好病房。除此之外,组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疾病状况、病史状况、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等各方面的信息进行调查和研究,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将了解到的信息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共享,查询相关文献资料,针对患者个人的状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方案。
除此之外,我国各大医院内部必须要保证所制定的护理方案具有个性化、针对性、可行性的特点,对相应的患者实施具体的护理服务,做好交接工作。而且医务人员需要在具体的护理服务中,加强对于患者的血压、血脂、心率等各方面指标的观察与记录,并且要做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传与教育,将这一病症的具体治疗方式、治疗效果、预防方式等内容都进行普及。而且为了排解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的不良的心理情绪,医务人员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相关的身体和心理具体情况,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而且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也需要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做到与医务人员的配合,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处于9.58±2.33天范围内,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处于(15.67±4.12)天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达到了(5589.62±1492.82)元,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已经达到(7291.98±1894.07)元,由此可见,我国医院内部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极高,而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则较低,在两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比较之下,我们可以发现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众所周知的是,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医学史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而且这类疾病的主要诱因就是是心肌发生缺血、缺氧等,最终会在这些症状的影响下使得人体内出现部分心肌组织坏死。而且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塞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往往将会在人体上表现出心衰、心率失常等症状,所以对于患者来说这类疾病是极为严重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这种健康隐患往往会使得发病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迅速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危险情况,甚至会因为护理不当使得老年人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我们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时,我国的相关医务人员需要提供给每一位患者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在这一背景下,循证护理也就是极具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服务,而且适用于老年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方面,而且毋庸置疑的是,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从根本上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在我国医学界具有很重要的推广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只有在发病后,得到医院内部的专业的护理人员的救助,才能够在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的前提下得到恢复,而且医院的循证护理也可以在最大范围内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主要目的是探讨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很多患者在实施循证护理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而且也可以降低治疗费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保证了患者的健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