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忆爷爷的烽火岁月

2018-01-13

北广人物 2018年2期
关键词:涞源县杨成武科长

偶然结识央视退休记者杨东德先生,听他讲起了杨成武将军与我爷爷抗战期间结成的革命友情。

爷爷仲纯谷,1899年12月出生在太行山麓,易水之边,涞源县浮图峪村,一个清代破落旧官吏家庭,自幼上过私塾数年,抗战时期曾化名贾宪章,解放前后改名仲鹤龄。爷爷早期从事地下工作,在从事革命过程中,险些付出生命。1936年初,因驻守涞源县浮图峪村附近把守长城关口警察署近百支枪支丢失,爷爷被敌人抓捕,受到严刑拷打,浑身是血,两眼肿胀,血肉模糊,但爷爷宁死不屈,革命意志坚强,其后被党组织营救。作为地下党,在太行山区易县、涞源县地区组织了一支较大的300多人的革命武装队伍。

八路军成立之后,爷爷任八路军后勤部正营级干事,成为革命军人。抗日战争前期爷爷主要从事部队后勤工作及特科的情报工作,还在边区政府工作。1937年7月7日事变之后,爷爷作为后勤部队在山西繁峙县、灵丘县等地积极支持协助杨成武将军等抗日部队打击日本鬼子,并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与杨将军初始相识,爷爷当时38岁,进入中年,杨成武将军24岁,正风华正茂,二人结成兄弟加战友式的革命友谊。

杨成武将军在红军时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优秀指挥员,打仗勇敢,智勇双全。抗战期间,杨成武将军带领部队在抗击日军、保护中央及八路军总部的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爷爷是晋察冀根据地的“老人”,1937年11月前后,晋察冀地区大约有20支地方革命队伍,其中最大的接近千人,最少的十几人。20支队伍中,较大的有三支队伍,听命于爷爷的那支三百多人的队伍即是其中之一,他们与八路军115师一部、八路军后勤部一部等组成晋察冀军区,由聂荣臻元帅任司令员,爷爷由此与杨成武将军共同成为聂帅的部下。

爷爷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从不计较个人身份,服从组织安排,不论是艰辛的后勤工作,还是危险的情报工作,以及条件差、职位低的地方政府工作,爷爷均欣然接受。爷爷在晋察冀军区成立初期,曾任职后勤部副部长、卫生科长、供给科长、某旅供给部长。任后勤部副部长时,由于延安大批年轻、有文化、有战功的同志陆续到了晋察冀地区,爷爷的职务由他们接任,爷爷改任略低职务,后到基层任职。爷爷服从组织安排,愉快接受。由于延安来的一些年轻干部经验不足,对晋察冀地区情况不熟,对革命复杂情况欠缺了解,晋察冀军区的粮食供应发生了严重危机,聂荣臻元帅非常着急,觉得再这样下去部队生存都是问题。于是聂荣臻元帅亲自令人将爷爷请回,爷爷不负聂帅希望,迅速扭转了粮食供应问题。之后,条件慢慢稳定,爷爷再次到基层工作。

爷爷在1939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卫生科长,与另一位科长受中央及晋察冀军区委托,从阜平县步行3天,到唐县安排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丧葬事宜,二人考察并选择了墓地位置,并支付了相应的费用,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爷爷曾任中央独立团后勤处长,杨成武将军是中央独立团的团长,爷爷与杨将军在山西灵丘、河北蔚县打击日军。

1941年,爷爷再次与杨成武将军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地区分工合作,杨成武将军任职一分区司令员、书记,主管军事,爷爷任职一分区副书记,涞易满联合县书记,负责地方政府工作,并负责晋察冀一分区地区的锄奸工作。爷爷曾令那些为日本鬼子死心塌地工作的日本特务及汉奸闻风丧胆。

猜你喜欢

涞源县杨成武科长
涞源县上老芳村工作队组织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老科长的“刻薄话”
涞源县西南部山区地热异常浅析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环京津贫困带背景下河北省涞源县扶贫实践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杨成武与赵志珍一封情书定人生
长征先锋杨成武
科长不在家
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