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河干流部分渔业水质指标的监测与评价

2018-01-12耿聪傅泽张峰张国柱张赛赛王华王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监测评价

耿聪 傅泽 张峰 张国柱 张赛赛 王华 王伟

摘要 为了考察辽河河水的渔业可利用性,本研究在2013年5月选取辽河干流28个采样点为监测对象,检测了部分渔业水质指标。结果表明,2013年春季辽河河水的表层溶氧超过7 mg/L,pH值介于8.1~8.6之间,高锰酸盐指数为1.6~2.5 mg/L,亚硝酸盐氮含量均小于0.004 mg/L,上述水质指标均满足渔业用水要求。但是,监测各调查点位中,仅3个点位的水中非离子氨态氮含量小于0.02 mg/L,满足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其余点位的非离子氨态氮含量均超标。本研究结果可为辽河河水的渔业水质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渔业水质;监测;评价;辽河干流部分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176-03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Several Fishery Quality Indicators of Main Stream of Liao River

GENG Cong 1 FU Ze 1 ZHANG Feng 1 ZHANG Guo-zhu 2 ZHANG Sai-sai 3 WANG Hua 1 * WANG Wei 1

(1 School of Fisheries and Life Science,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3; 2 Zhaoyuan Fisheries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3 Dalian City Fisheries 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

Abstract In order to assess the water quality of Liao River and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capability of water utilization for fisheries,28 positions in Liao River were served as the typical monitoring sites in May 2013,and several fishery quality indicators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in surface water was over 7 mg/L,and the pH value ranged from 8.1 to 8.6.Meanwhile,the concentration of permanganate index was 1.6-2.5 mg/L,as well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ite nitrogen was lower than 0.004 mg/L.All of these indexes were below the degree of Fisheries Water Quality Standard,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determined water quality of Liao River reached the demand for fisheries.However,among the monitoring survey points,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of 3 points was less than 0.02 mg/L,which met the Fisheries Water Quality Standard.The ammonia nitrogen content of other points exceeded the standard.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fishery water quality of the Liao River.

Key words fishery water quality;monitoring;assessment;main stream of Liao River

遼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最大河流,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辽河干流全长512 km,起始于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自东北向西南贯穿辽河平原,在辽宁省盘山县境内汇流入海。多年以来,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辽河污染严重,辽河流域干流均处于劣Ⅴ类水质,属重度污染。这种情况已引起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93年起开始了辽河整治工程,在2011年实现了辽河流域干流按化学需氧量考核消灭劣Ⅴ类水体,到2013年辽河6条干流的36个断面持续保持在Ⅳ类以上水体,54条主要支流持续保持在Ⅴ类以上水体,辽河流域水质已脱离重度污染的范畴,水质改善效果明显。

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生态修复将进一步改善辽河水质,这有利于促进淡水小水面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辽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了考察辽河河水的渔业可利用性,进一步评价辽河的渔业水质状况,为辽河流域渔业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在2013年5月选取辽河干流28个采样点为监测对象,检测了部分渔业水质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地点和时间

选取28个辽河干流上的采样点,所有样品采集于2013年5月5—15日,采样点的位置及具体的采样时间如表1所示。

1.2 样品采集和检测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参照《水质 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进行,采集瞬时样品进行测定。样品采集后,现场测定的水质指标包括水温、盐度、溶氧、pH值、电导、浊度和总溶解固体(TDS)。其余监测项目(总氨态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数)水样的具体保存方法均按照《水质 采样样品保存》(GB12999—1991)进行,且所有采集样品均置于车载冰箱中,运回实验室尽快测定。

1.3 水质检测方法

水质检测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具体的水质分析方法:溶解氧采用膜电极法,pH值采用pH计法,亚硝酸盐氮采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总氨态氮采用次溴酸盐氧化法,活性磷酸盐采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高锰酸盐指数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

1.4 水质评价方法

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照单因子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氧

从图1可以看出,辽河水表层溶氧在7.34~10.02 mg/L之间,除23、24、25点位外,其余各点位的溶氧均超过8 mg/L。

2.2 pH值

从图2可以看出,辽河水表层pH值在8.1~8.6之间,满足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中pH值应介于7~9之间的要求。

2.3 高锰酸盐指数

从图3可以看出,12号点位的高锰酸盐指数最低,仅为1.6 mg/L;高锰酸盐指数最高为2.5 mg/L,在18号点位。《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Ⅰ类水的高锰酸盐指数≤2 mg/L,Ⅱ类水的高锰酸盐指数≤4 mg/L。本次调查的各点位中有17个点位的高锰酸盐指数符合Ⅰ类水质标准,剩余点位均符合Ⅱ类水质标准。

2.4 活性磷酸盐

从图4可以看出,1~12号点位的活性磷酸盐含量约为0.15 mg/L;对于15~28号点位,除18号点位的活性磷酸盐含量约为0.1 mg/L外,其余点位的活性磷酸盐含量均小于0.05 mg/L。

2.5 非离子氨态氮

从图5可以看出,仅6号、7号、9号点位的非离子氨态氮含量小于0.02 mg/L,满足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其余点位的非离子氨态氮含量均超标。其中,1号、4号、17~19号、23~28号的非离子氨态氮含量超标1倍以上。

2.6 亚硝酸盐氮

从图6可以看出,所有点位的亚硝酸盐氮含量均小于0.004 mg/L,近1/2点位的亚硝酸盐氮含量均小于0.002 mg/L,满足渔业用水要求。

3 结论与讨论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前提,水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辽河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张 峥等[2]利用1987—2009年辽河干流8个常规监测断面的历年监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确定辽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2007年前辽河水质首要污染指标是COD,2008年和2009年氨氮超过COD成为辽河水质污染首要污染指标,并明确辽河干流水污染治理重点在铁岭段和盘锦段河段。张 敬等[3]对“十一五”期间辽河沈阳段水质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发现“十一五”辽河沈阳段2007年和2008年污染最重,均有5项指标浓度值超过国家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2006年和2009年仅有1项指标浓度值超过国家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2010年辽河沈阳段所有监测指标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水质属轻污染级。“十一五”辽河沈阳段仍然以生活污水污染为主,氨氮是最主要的污染物,来源于生活污水。王家骏等[4]报道了1996—2005年辽河干流沈阳段水质污染状况,总氨氮在波动的前提下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05年总氨氮浓度达到3.02 mg/L,高锰酸盐指数在2003年达最高点,为31.6 mg/L,这些监测结果远高于本次监测结果,表明辽河水质在“十一五”期间污染严重。王丽耀[5]分析了“十一五”期间辽河铁岭段及支流水质变化趋势,发现“十一五”期间,福德店断面2008年水质为Ⅴ类,其余年度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珠尔山断面2010年水质为Ⅴ类,其余年度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辽河铁岭段水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随着农业发展和畜禽养殖规模化,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导致河水中的氨氮、总磷超标。金献革[6]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分析了2006年辽河流域干流28个断面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辽河干流水质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干流的上游和下游,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和重金属元素。辽河干流39%的河段为Ⅲ类水体,21%的河段为Ⅳ类水体,Ⅴ类或劣Ⅴ类水体的比例在2006年高达40%。裴淑玮等[7]采用水质指数评价方法,对2002—2008年期间辽河流域盘锦段4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各断面水质均表现为劣Ⅴ类,首要污染因子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城市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为影响该地区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源。马溪平等[8]根据辽河流域水系特征选取2006—2008年监测的6个典型水质指标,以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辽河流域主要干流水质进行评价,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辽河流域主要干流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辽河流域中下游水体中度污染比较严重,辽河流域水体中耗氧有机物污染物、化肥与农药污染物和有毒有机污染物为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质。

随着环境执法力度的加强和区域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辽河干流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辽河水质状况逐年向好的方向发展。王彦丽[9]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和隶属度加权平均处理方法,对2004—2010年辽河干流朱尔山断面的水质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河干流总体水质明显好转,影响辽河水质的主要因素是耗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及氨氮的排放。赵明明[10]根据铁岭水环境监测室2001—2010年水质监测资料,对辽河流域铁岭境内各断面的水质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认为近年来由于大力度的污染治理和整治,日趋严重的污染问题得到了缓解和好转,铁岭境内各断面水质污染从2008年后趋势明显减轻与好转。潘 俊等[11]报道,2010年春季(4月)马虎山站位高锰酸盐指数为13.9 mg/L,总氨态氮含量为2.99 mg/L,亚硝酸盐氮含量为0.197 mg/L,硝酸盐氮含量为2.83 mg/L;毓宝台站位高锰酸盐指数为13.5 mg/L,总氨态氮含量为3.49 mg/L,亞硝酸盐氮含量为0.202 mg/L,硝酸盐氮含量为3.75 mg/L。采用R型聚类方法对辽河不同断面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高锰酸盐指数与氨氮含量相关密切。彭跃[12]根据2007—2012年污染集中治理期间,辽河流域河流90个水质监测断面枯水期(12月上旬)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水质严重污染的状况已经发生转变,地表水环境质量呈现全面持续好转趋势,首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与氨氮浓度持续下降,总氨态氮浓度由2007年的5 mg/L下降至2012年的1 mg/L。刘 允等[13]以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的监测数据为依据,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2001—2012年全国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十五”“十一五”、2010—2012年等3个时期水质均逐渐呈好转趋势,2001—2010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十二五”初期逐步转变为轻度污染,Ⅰ~Ⅲ类水质所占比例由34.5%变为61.6%,提高了27.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由35.7%变为10.9%,下降了24.8个百分点,整体水质明显好转。2001—2012年,辽河由重度污染变为轻度污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浓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高锰酸盐指数下降了88.2%,总氨态氮浓度由3 mg/L下降至1 mg/L。杜 鑫等[14]研究了2001—2010年辽河水环境演变与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断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和人口是影响辽河水质化学需氧量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马迎群等[15]对大辽河13个采样点各形态氮、磷质量浓度变化进行监测,通过对大辽河上游来水、排污口与大辽河干流营养盐分析表明,大辽河营养盐受其沿岸主要排污口污水排放的影响较为显著。王赫[16]对辽宁省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监测点位中45.46%的COD浓度为V类或劣V类,IV类水浓度占13.64%,III类水为18.18%,水质超标监测点位主要位于辽河一级支流。监测点位中16.67%的氨氮浓度为V类或劣V类,IV类水占8.33%,Ⅲ类水为16.67%。从COD和氨氮污染特征看,支流污染是辽河流域重要的污染来源。李延东等[17]通过对西辽河主要断面多年监测数据的研究,分析了西辽河主要干、支流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西辽河属轻度污染水平。郑莉[18]通过对“十二五”期间辽河铁岭段的水质监测与分析发现,辽河铁岭段水质逐年好转。杨丽标等[19]研究了铁岭市22条河流氮素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氨氮为评价指标,22条河流中有8条河流全年水质低于Ⅲ类水质,西辽河、辽河等河流水质相对较好。以上分析结果表明,在统一的集中治理下辽河的渔业水质状况逐年好转。

4 参考文献

[1] 闫振广,孟伟,刘征涛,等.辽河流域氨氮水质基准与应急标准探讨[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829-1835.

[2] 张峥,谢轶,周丹卉.辽河水体主要污染指标时空异质性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6):14-17.

[3] 张敬,赵世宏,王雪威,等.“十一五”期间辽河沈阳段水质变化规律及原因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1,37(3):37-39.

[4] 王家骏,仲夏,张涤菲,等.1996—2005年辽河干流沈阳段水质污染状况调查[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8,10(4):238-240.

[5] 王丽耀.“十一五”期间辽河铁岭段及支流水质变化趋势[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4):70-73.

[6] 金献革.辽河流域干流水质特征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37-15838.

[7] 裴淑玮,周俊丽,刘征涛.辽河流域盘锦段水质污染状况简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36(增刊2):56-60.

[8] 马溪平,吕晓飞,张利红,等.辽河流域水质现状评价及其污染源解析[J].水资源保护,2011,27(4):1-4.

[9] 王彦丽.辽河干流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8):9847-9850.

[10] 赵明明.辽河流域铁岭境内水质变化趋势分析[J].地下水,2014,36(2):59.

[11] 潘俊,冷特.R型聚类对辽河不同断面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8):189-192.

[12] 彭跃.辽宁省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前后枯水期河流水质对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3):231-233.

[13] 刘允,孙宗光.2001—2012年全国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J].环境化学,2014,33(2):286-291.

[14] 杜鑫,许东,付晓,等.遼河流域辽宁段水环境演变与流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5,35(6):1955-1960.

[15] 马迎群,张雷,赵艳民,等.大辽河主要污染源营养盐输入特征[J].环境科学,2015,36(11):4013-4020.

[16] 王赫.辽宁省辽河流域水质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5):51-54.

[17] 李延东,武暕.辽河流域西辽河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J].环境工程,2016,34(增刊1):807-809.

[18] 郑莉.“十二五”期间辽河铁岭段水质现状及评价[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6,40(2):67-68.

[19] 杨丽标,雷坤,乔飞,等.铁岭市河流氮素时空分布及源解析[J].环境科学,2018,39(2):711-719.

猜你喜欢

监测评价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基于 WSN 的隧道健康监测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