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淮丘陵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2018-01-12虞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育苗整地造林

虞萍

摘要 总结了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圃地育苗、林地选择、造林密度、抚育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育苗;整地;造林;江淮丘陵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076-02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h.)K.Koch]正名为美国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大乔木,高达50 m,胸径达2 m。树干端直,树冠近广卵形,根系发达,耐水湿,5月开花,9—11月果成熟。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性,最适生长在年平均温度15~20 ℃、年降雨量1 000~2 000 mm的地区。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比较大,在微酸性、微碱性土壤中均能生长良好[1]。在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地带生长迅速,深根性,萌蘖力强,寿命长。原产北美东部,江苏省于20世纪引入栽培于淮安、南京、泰州、江阴等地,河北、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也有栽培。薄壳山核桃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是一个用途广、受益期长、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近2年,在江淮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广泛种植,培育技术显得极为重要。为提高育苗效率和促进苗木生长,笔者总结了在种子处理、土壤改良和栽植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措施。

1 育苗

1.1 圃地选择

薄壳山核桃为深根性树种,喜水、喜肥、喜光。育苗地要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土壤疏松、交通便利的地块,适宜间隔轮作,忌重茬。

1.2 整地

育苗用地要在秋、冬季进行深耕,深度达40 cm以上,经冬季冻后,于翌春3月前后再翻耕细整1次。施腐熟农家肥45~75 t/hm2作底肥,并施入辛硫磷15 kg/hm2。

1.3 做床

床面宽1.0~1.2 m,步道宽40~50 cm。床面需高出步道10~25 cm。垄间距1 m,沟底宽30 cm,垄高25 cm以上,垄面宽40 cm,每垄播2行。

1.4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层积催芽处理,选择地势较高、可排水的地方用砖块砌池子,池底部铺一层砖,池宽80 cm、深60~80 cm,长度因地而定。先将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2 h,捞出晾干,在池底铺一层厚20 cm左右的湿沙,再把种子与洁净的河沙(河沙湿度要求握成团、松手即散)按1∶3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均匀放入池内,厚度50~70 cm,上面再加盖10 cm厚湿沙。池内每隔80 cm插一束秸秆通气,并加盖农膜催芽[2]。层积期间沙干时要适时喷水。等胚根长到1 cm左右时,将露白裂嘴的种子挑出播种,剩余的种子继续沙藏,重复进行,直到无露白裂嘴的种子。

1.5 播种

在3月中下旬完成播种,当土壤5 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0 ℃左右时即可播种。条播按行距30~40 cm、株距 20~25 cm播种,播种量450~750 kg/hm2。点播,有胚根的种子胚根朝下播种、裂口露白的种子平放,播种深度为5~7 cm,覆土后浇水。

1.6 容器育苗

营养土为园土、沙土、腐殖质的混合物,三者比例为3∶1∶1,要求混合均匀。容器袋装土要松紧适当、营养土距容器袋上口1 cm。然后整齐摆放,催芽、播种方法与前相同。

1.7 苗床管理

1.7.1 水肥管理。种子发芽出土前,床面要经常保持湿润,灌溉要次多量少,促使出苗整齐。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旺盛生长期,灌溉量要多、次数要少,一般每6~8 d灌溉1次。每次要浇透浇足。灌溉时间宜选在早晚,同时要结合病虫害防治,及时喷施叶面肥。6—8月是苗木生长盛期,应施速效复合肥3~4次。秋季多雨时要及时排水。

1.7.2 松土除草。掌握“除早、除少、除了”的原則,最好在雨后或灌溉后进行除草,这样既省工又可达到保墒的目的。苗木进入生长盛期应进行松土,初期宜浅,后期稍深,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准。苗木硬化期,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应停止松土除草。

1.7.3 截根。由于薄壳山核桃是深根性树种,为保证后期移栽成活,需进行截根处理。在7月中旬,苗木根系尚未木质化时,用锋利工具在苗床表土下15~20 cm深处切断主根。截根后要充分灌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于苗木根系迅速恢复生长,刺激多发侧根,同时要施适量的磷肥、钾肥。

1.8 病虫害防治

5—6月苗木出齐后,可喷施多菌灵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2次;7—8月可喷施波尔多液防治幼苗褐斑病[3]。在生长期要适时喷施氧化乐果或吡虫啉防治金龟子、刺蛾、大青蛾等食叶害虫。

2 选地整地

2.1 造林地选择

薄壳山核桃是深根性高大乔木树种,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整地深度不低于80 cm、质地疏松的地块,也可选在房前屋后栽植[4]。

2.2 造林地整地

整地方法有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3种。全垦适用于坡度<15°、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造林地,整地深度在80 cm以上。带状整地适用于坡度16°~25°的山地,有利于水土保持,整地深度30~40 cm,垦地采用由上向下挖筑水平地带,本着“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筑成内侧低,外缘略高的水平阶梯,带基面宽3~4 m。块状整地适用坡度较大、坡面破碎以及农林间复合栽植地块,整地与挖穴结合。整地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挖穴后先填混有基肥的表土,再填心土。

3 造林

3.1 挖穴与施基肥

按株行距4 m×8 m挖穴,穴规格不低于1 m×1 m×1 m。每穴施农家肥不低于50 kg。施后回土填穴,回土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

3.2 起苗

在苗木完全休眠时,用长型铲锹挖掘,要求在起苗1周前浇1次透水。裸根苗起苗根系不短于40 cm,并保护好侧根。注意保持容器苗袋子完整。

3.3 苗木运输

根据苗木大小,20~50根打1捆,不同品种要分开打捆,然后挂上标签,标签上注明品种、数量、等级,再装入湿蒲包或塑料袋或纸箱保湿运输。

3.4 栽植

3.4.1 栽植方法。皖东地区早春栽植最好。外调裸根苗须在水中浸泡24 h方可栽植,本地苗现起现栽。栽植之前应修剪苗木根系,剪去根部先端的0.5~1.0 cm。如根系劈裂,应将劈裂部分全部剪去,以有利于伤口愈合。栽植前,用ABT生根粉处理,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处理方法:一是喷湿法。用70%酒精100~150 g将1 g ABT 3号生根粉化开,再加水10~13 kg稀释后,用喷雾器均匀地将根系喷湿,即可栽植。二是蘸根法。将1 g配制好的溶液加水2~5 kg,速蘸苗木根系5~30 min即可栽植。将黏性比较好的土壤打成泥浆,栽植前将根系蘸满泥浆栽植。

3.4.2 植苗。栽植苗木深度超过原土痕2~3 cm即可,不宜深栽。栽植当天一定要浇透定根水,第2天再浇1次,浇完后覆盖一层细土。

3.4.3 培土覆膜。浇水后及时培土,要求树盘周围培成馒头形,高30 cm左右,然后在根部覆盖1 m×1 m地膜,用土压好。既可以保湿,又可减少杂草生长。

4 栽植后管理

4.1 定干与摘心

嫁接苗栽植后,在60~80 cm高处定干,生长期间根据需要进行抹芽摘心。嫁接苗可根据要求保留2~3个枝条,芽片嫁接苗只保留芽片抽出枝条;实生苗只保留1个健壮向上的枝条,其余全部抹去。

4.2 水肥管理

由于薄壳山核桃是喜水树种,水对其生长极为重要。因此,在干旱季節,每10 d左右就要浇水1次。新栽植的薄壳山核桃苗木因当年根系处在恢复期,且又施足了基肥,所以一般当年不追肥[5];以后2~3年,在生长期可追施复合肥0.5 kg/株左右。

5 参考文献

[1] 吴嵘.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要点探析[J].绿色科技,2017(5):54-55.

[2] 耿明军.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5(4):28-29.

[3] 巨云为,赵盼盼,黄麟,等.薄壳山核桃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4):31-36.

[4] 吴克强.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要点[J].云南林业,2015,36(2):67.

[5] 刘善春.山区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24):50.

猜你喜欢

育苗整地造林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日本五针松的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