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
2018-01-12王立仁
王立仁
摘要 简述了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背景和效益,并从园址选择与园区规划、栽培品种选择及苗木处理、栽植、灌溉、调查建档、后期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苹果矮砧集約栽培技术,以期为彭阳县苹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1-0074-02
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是世界上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同时也是我国现代苹果产业推广的主要技术。研究和示范这一先进技术,对于推动彭阳县苹果栽培技术与国内接轨,实现彭阳县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彭阳县的气候条件对苹果栽培有较大优势,其降雨量多,冬季最低气温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霜期长。虽然也存在干旱缺水现象,且土壤肥力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矮砧栽培的发展。但在国外同类干旱的澳大利亚等国家,采用适宜当地的矮化砧木和栽培技术,也成功推广了矮砧集约栽培技术。因此,在彭阳县这一特殊苹果生产生态环境中,开展矮砧集约栽培技术模式示范基地建设意义重大。通过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的实施,经过科学的土、肥、水和树体管理,新建苹果示范基地6.67 hm2,辐射带动农户发展28.67 hm2。按25年计算苹果树寿命,纯收入可达1.5亿元,提供项目区农民户均务工收入1 200元;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基础建设,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1]。
1 园址选择与园区规划
1.1 园址选择
新建果园选址应位于苹果最适生长区内。果园面积不能低于6.67 hm2,要求土地边角整齐,有稳定的水源供应,以便于果园机械化管理。为了便于大宗物资的运输,所选园址要求交通便利。
1.2 园区规划
1.2.1 园区功能划分。果园一般分大田和建筑区,大田可根据面积大小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建筑区主要包括办公场所、生产资料库房、蓄水池、泵房、停车场等。
1.2.2 小区规划。果行长度以240~400 m为宜。果树行向应根据地形、地势合理规划[1]。小区四周要规划宽6~8 m的道路,主干道应做铺垫或硬化,其他农机道路种草即可。
1.2.3 种植规划。种植密度为3.3~3.5 m×1.0~1.2 m,行距必须大于树高,以便果园群体充分受光,株距可根据具体栽植品种而定。行向的选择一般采取南北方向,有利于树体采光和减轻果实日灼,行向还应与当地常年风向平行,具体情况要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灵活调整。
1.3 滴灌系统的准备
1.3.1 蓄水池建设。蓄水池的大小主要由果园面积和灌溉方式决定。滴灌系统用水量较少,平均每次灌水45 m3/hm2,夏季干旱时每周需灌溉2次,一个面积70 hm2果园每周至少需水6 000 m3。一个1 000 m3混凝土蓄水池建设费用为20万元左右,一个10 000 m3 PE材料覆膜蓄水池建设费用约18万元。
1.3.2 PVC管道铺设。要求埋设深度须在冬季冻土层以下,最浅的也要在100 cm以下。
1.3.3 滴灌系统试运行。要求滴灌系统建设必须在定植前完成,以保证苗木定植后灌溉需求。为了保证滴灌系统正常使用,滴灌系统建设完成后要进行试运行。
2 栽培品种选择及苗木处理
2.1 品种选择
主栽品种为烟富3号,授粉树种为嘎啦。苗木标准:主栽品种烟富3号和授粉品种嘎啦,选择二年生带侧枝大苗,地径1.5 cm以上的一级苗,根系完整、嫁接部位愈合好、无病虫害、芽体饱满,具有良好的分枝。
2.2 定植前对苗木进行筛选
挑出有明显机械损伤、病害(根部病害,烂根、根癌病等)、失水及过大、过小、分枝过少等苗木,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和集中定植[2]。对苗木进行分级,保证同一区域苗木大小一致。
2.3 苗木浸泡
苗木浸泡时间应以24 h为宜,最短不得少于12 h,超过24 h的必须进行换水处理,最长则不得超过48 h。
2.4 药剂处理
苗木定植前根据需要可进行药剂处理,主要有2个目的。一是杀菌消毒。药剂可选硫酸铜、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用硫酸铜处理时,药剂浓度为0.5%~1.0%,处理时间应为20 min;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处理时,浓度可参照叶面喷施浓度,注意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二是促生根。蘸生根粉,生根粉为激素类药剂,一般成分为萘乙酸、吲哚丁酸等,使用浓度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处理时间不能过长,定植前在药液里蘸一下根即可,可采用国光生产的萘乙酸,使用浓度为6 000倍液。
3 栽植
3.1 挖大坑
定植坑直径为80 cm、深80 cm。按造林密度3.0 m×1.2 m进行测设打点,采用穴状整地方法。在定植前1~2 d内挖好定植坑,不宜太早,以防止穴内水分过多散失。
3.2 施足底肥
定植坑内分层填入作物秸秆5 kg、表土和优质腐熟的农家肥20 kg、过磷酸钙 0.5 kg、硫酸钾0.25 kg,回填至地表20 cm左右,踏实。施入农家肥时应尽量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搅拌均匀,将肥料与至少5倍地表熟土混合搅拌,方可施入。
3.3 深栽浅埋
将苗木放入坑内,回填细土后提苗,踩土,再回填细土,再踩土,使土壤紧密接触根系,深度以超过起苗时原印5 cm左右为准。
3.4 苗木定植
富士品种砧木露出地面20 cm,即嫁接口下口(枝接的接穗下端)距离地面(地平)20 cm。嘎啦砧木露出地面10 cm。对于富士品种,若保证砧木露出地面20 cm时部分根系无法埋入土壤,可再堆小土堆埋住根系。调整定植穴的大小,保证根系在穴内充分舒展[3]。充分踩实,保证树体垂直,浇定根水,灌足水(每株灌水20~30 kg),以使根系和土壤紧密接触。应配置授粉树,一般隔行配置授粉树种,主栽品种与授粉树种比例为5∶1。
4 灌溉
为了确保树木对水分的正常需求,栽植后要充分利用庫坝、机井、水窖等水利设施进行灌溉,每年灌溉2~3次。
5 调查建档
定植后每日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建立种植园区管理档案,详细记录园区作业情况、气象资料、果树生长动态,调查成活率,查找未成活果树死亡原因。
6 后期抚育管理
按照经济林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综合管理。每年松土除草2~3次,并做好整形修剪、防寒、病虫鼠害综合防治等工作[4]。
6.1 定植后修剪
尽量保留自根砧大苗上的分枝。个别分枝不符合高纺锤形整形要求,定植后需要尽早剪除[5]。枝干比大于2/3的主枝、夹角小于30°的主枝和基部受伤的主枝应按需求剪除。剪口呈马蹄形,保留1~2 cm的树桩,伤口可以涂抹油漆或保护药剂。每株苗木最多疏除2个主枝。
6.2 定植后拉枝
为了控制树势,促进开花结果,中心干上长度大于40 cm的主枝需要全部拉枝。枝条越粗壮,长度越大,拉枝角度越大;反之,拉枝角度越小。拉枝绳统一固定于竹竿上,根据需要分成1~4根,绑缚在枝条的1/2~2/3。将枝条向左右轻轻旋转调整方向,使其分布均匀,并减少劈裂。
6.3 促成活和生长
苗木定植1个月之后,充分浇水,踩实苗木根部土壤。对苗木基部覆土至嫁接口,促进苗木成活和生长。
6.4 抹芽
当中心干顶部的新梢长至5~10 cm时,人工抹除顶梢下第2、3、4新梢,注意抹除时应尽量减小伤口。顶梢生长量明显小于下部临近新梢时,需要向下更换树头。
6.5 疏花疏果
于自根砧苹果大苗定植大量开花时,人工疏除全部花序,以减少树体营养消耗。疏花用工较多,也可以选择人工疏果[6]。
7 参考文献
[1] 岳伟,麻珊珊,史继东,等.自根砧苹果大苗建园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5,61(12):110-112.
[2] 李正君,翟红霞.对发展苹果矮砧集约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6-87.
[3] 岳伟,麻珊珊,史继东,等.自根砧苹果大苗定植当年关键管理技术[J].西北园艺(果树),2016(5):20-21.
[4] 张海华,赵春燕,李霞.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在胶州市的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6):100-101.
[5] 王鑫,张波,谭洪才,等.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在济南的示范与推广[J].现代园艺,2017(17):56-58.
[6] 郝璠,韩明玉.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10):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