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亮在汉中的活动遗迹探讨

2018-01-12张晓军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6期
关键词:军事基地诸葛亮

张晓军

摘 要:汉中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军事基地,成为历代君王将相的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汉中能够成就霸业的君王将相不在少数,楚国就因为攻下汉中在群国中称雄,而后秦国因攻打楚国拿下汉中傲立群雄,随争汉中者刘邦得天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是起源于汉中,诸葛亮在汉中屯兵数年,六下次南下,诛伐曹魏,汉中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乱世中的必争之地,盛世中的世外桃源,现在我们就从诸葛亮的在汉中的事迹展开讨论。

关键词:诸葛亮;军事地理环境;主要事迹;军事基地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2

诸葛亮在建兴元年刘禅即位后被封为武乡侯,主管朝中大小事务,在建兴五年时为了兴复汉室,平定中原,亲率众多蜀兵驻扎汉中地区。于在建兴十二年,数次讨伐中原不成,内心独受打击,在于司马懿兵交渭南,身心俱疲最后病死在五丈原的军营中。诸葛亮在六出祁连山这八年,基本上都是在汉中活动,所以在这里留下的历史遗迹特别多。历史上对这些方面都有记载,但是多有不详之处,而且对于这方面的记载各说纷纭,而且古代遗迹的记载和今天的实践考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就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对这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诸葛亮在汉中活动的遗迹。

1.诸葛亮智取汉中

据《三国演义》中所述,曹阿瞒兵退斜谷,在上报时说徐晃为了将军队引渡汉水。此时,刘备军和曹操军队隔着汉水对峙时,刘备苦于无法渡河,诸葛亮用疑兵之计,派军每天夜里隔着汉水进行擂鼓,扰的曹军难以入眠,遂曹操下令后退三十里,于是刘备军得以渡河。次日,两军在五界山的中路,排列阵势。曹操在军旗下立马,两军对垒,玄德喊话激怒曹操,徐晃出马前来应战,战而不得,曹操率众军一起呐喊杀戮过汉中,蜀军则多弃兵而逃,曹操军边捡兵而上,大曰“活捉刘备”,就在此时曹操突然收兵,下令“妄取一物者立斩,火速退兵”在曹操军回头时,发现曹操军举旗而起,玄德从中领兵而来,黄忠左,赵云右,大战曹操军,孔明连夜追赶。这就是关于诸葛亮智取汉中的经过,暂时无所可考,但就诸葛亮用疑兵之计,智取汉水应该属实。

2.诸葛亮汉中修建水利,发展汉中的水稻种植

汉中地属盆地,主要是以水稻作为主要经济作物,诸葛亮在汉中带兵八年,兴修水利是军中粮食得以保证的基本措施,所以,诸葛亮曾在汉中任命吕又为汉中太守,希望他能够督促农民,提供军粮。而后加剧了北伐的进程,对于军需方面也需要特别供应,又命令杨仪在汉中“规划分布,筹度粮谷”,根据汉中的地势,挖塘修渠,建筑堤坝开拓河堰。作为盆地地区的发展生产主要依靠水利工程,在陕南浅丘陵地区出土的陶坡池就是当地的丘陵地区用于蓄水的设施,这种蓄水设施的面积较小,多近于圆形,依地势而建,对丘陵地带的农田灌溉特别适用。而后出土的陶坡塘,也是古代陕南地区运用最为广泛的另一种蓄水池,这些水池形状为方形,分布地区均匀,对于平川地区的农田灌溉较为实用。这些陶坡池和陶坡塘的出土就是印证了诸葛亮在汉中发展水利的有效证明。

3.诸葛亮汉中实行农田开拓,使用军屯

汉中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不仅仅因为它是能够区分南北双方的一个中间地带,更是它作为军事要地,秦岭作为南面的主要屏障,南方地区以四川为隔,连绵不绝的巴蜀山脉成为北面保护屏障,这样绝佳的地理位置,让汉中成为主要的水稻产区。汉中的水稻产区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位于平原地区的一麦一稻田,另一种是在丘陵地带的冬水田。冬水田因为受到丘陵地势的影响,多依靠丘陵而建,形状较为不规则,后来出土的这种冬水田的模型 也验证了这一事实。

依据汉中的局势来看,诸葛亮派吕又在汉中督农主要是以水稻生产为主,所以给军中供给的军粮稻谷也就是水稻。当时诸葛亮在汉中地区的督促军粮的生产,除了和当地的农民共同劳作,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开垦稻田,但就开垦稻田的来说就免不了包括一定的冬水田。资料《诸葛亮集.遗迹篇》就有记载关于诸葛亮开垦荒地,“黄沙屯,诸葛亮所开也。”现今就实地考察黄沙屯就是在汉江北岸的勉县大约有二十多里地,也就是四川地区的丘陵地带。这就印证了诸葛亮汉中八年所开垦的“黄沙屯”,就是依据地势走向的冬水田。在平原地区的一麦一稻田早在诸葛亮进入汉中前就已经经过大量的种植,所以这不属于开垦的范围内,史料中对于“屯”的记载,大概是诸葛亮的所在大军的营帐。另外在《诸葛亮.文集》中也有记载关于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将邓芝和赵云作为疑军,在汉中地区“赤崖屯田”,今天的赤崖所在的位置应该位于斜道峡谷内,根据这样的地理环境,赵云所开垦的稻田也应该是冬水田,所谓“屯”那必然指的是诸葛亮做带领的军屯。就从这些方面的考察来看,在三国时期的农田种植的稻田模型应该是两种,并且在汉中地区都有出土过。但是冬水型的稻田只在三国蜀汉的勉县发现,别处均没有关于冬水田的出土。所以,就此推断在勉县的这种冬水田,应该是诸葛亮在汉中屯兵时稻田种植的首创,就现今四川地区的水稻种植依旧沿用。

4.诸葛亮汉中地区,水稻种植实行军民合耕

在一九七八年,在位于汉中地区的老道寺考古学者清理出一批古墓葬,根据考古学家判断四号墓坑的时期应该大约在三国,其中墓坑中所出土的大小文物包括六十多件,包括冬水田、持锸农俑等文物。锸是一种反应当时关于农田水利的工具,这对于三国时期农民生产情况的考察十分重要。在这一墓坑中就包括三件持锸农俑,其中两个是红陶一个是灰陶,红陶的造型衣着特征和灰陶有着显著的差异。汉墓中常见的就是灰陶,出土的灰陶的体态特征上主要是以细腰,下身喇叭形为主,是当时典型的耕农形象。而出土的红陶的主要表现特征是衣着呈燕尾状,下身为圆筒状,这和当地的农民服装大相径庭,应该是军队的装扮。再有从出土的陶俑数量上来看,红陶多于灰陶,说明军队是当时的主要耕种力。根据汉中巴蜀的地況来看,应该是地广人稀,李白就有对于巴蜀地势的描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充分说明了诸葛亮当时在战中屯兵的数量较多,就出土的文物分析当时的耕田劳作状况应该是和当地百姓一起,出土文物应该是 当时状况的缩影。在建兴十二年的时候,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前就曾命令军队“杂于渭滨居民之间”相互协作耕种,诸葛亮在平时军队管理上也有别于曹操军队,要求和当地的农民和谐相处“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从这些方面也反应出诸葛亮在汉中驻军八年,除了开拓农田之外还实行了军民合耕的政策。

5.诸葛亮在汉中地区,根据地势发展淡水养殖

汉中的得名就是源自于汉水,在地理位置上有汉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所属位置为亚热带气候,降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汉中地区的动植物繁殖速度快,有小江南之称。而且汉中地区遍布稻田、池塘,是养殖水生动植物的好地方。在老道寺出土的冬水田的模型中就含有青蛙、鱼类、荷花、莲藕等水生动植物,冬水田模型的出土 也是反应了当时汉中时期淡水养殖的发展状况。这些水生动植物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水产资源,对当时诸葛亮驻扎的北伐军队也提供了生活物资。在冬水田中发展淡水养殖业,也可能是源于诸葛亮实施的军屯生产所带动的。

结语:

就上述的古代遗迹的参考,诸葛亮在汉中的活动遗迹,充分地利用了汉中得天独道的地理环境。而且在汉中农业发展中 ,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不仅丰富了当地的农民生产,也满足了当时北伐的军需物资。

参考文献:

[1]赵榛.浅谈汉中武侯祠与春节文化庙会[J].人间.2016 , 227 (32).

[2]诸葛文.刘备与诸葛亮并不君臣相得[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2015 (12) :83-83.

[3]孙健飞.馒头由来与猎头血祭——兼析诸葛亮与新中国的民族政策[J].民族论坛.2015 (4):58-62.

[4]房晶.目的论视角下旅游外宣文本英译探究——以汉中两汉三国文化旅游景点为例[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

[5]王前程,占艳娟.三国时期上庸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刘备诸葛亮的失误[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 37 (1) :5-10.

[6]张连杰.试论诸葛亮对北伐曹魏大业的准备[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2) :67-70.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事基地诸葛亮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俄在北极建军事基地
诸葛亮喂鸡求学
美国驻军部队地位协定特征初探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