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弑父”与成长
2018-01-12安虹钢
安虹钢
【摘 要】精神分析学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学术理论,其在心理学、文艺学等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其为理论依据,从“俄狄浦斯情结”和“心理防御机制”等方面入手,试析迪士尼经典动画《狮子王》中辛巴的性格形象。
【关键词】狮子王;精神分析学;俄狄浦斯情结;心理防御机制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3-0055-0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模型,主要是梦的模型。按照他的理论,梦的愿望,或者说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梦境,大抵与幼年时的“俄狄浦斯情结”有关。梦的精神机制是由思想观念倒退回感觉端,这种机制与电影的机制是十分相似的。[1]本文将以精神分析学理论为支撑,从《狮子王》中“辛巴”的形象入手,对其展开分析。
一、“俄狄浦斯”情结与辛巴早期性格的形成
《狮子王》是由美国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由罗杰·艾勒斯、罗伯·明可夫联合执导,于1994年6月15日在美国首次上映。電影讲述了一头名为“辛巴”的狮子“成长”“复仇”的历程,是迪士尼公司的里程碑作品之一。[2]
影片中“狮子王”辛巴的形象塑造主要围绕着“成长”(早期性格)、“发展”(逃亡)和“成熟”(复仇)三个阶段进行。
(一)“俄狄浦斯”情结引入。“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电影批评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弗洛伊德看来,成年人的人格是在其早期成长阶段形成的,他尤其重视对第三阶段(生殖器期),即三岁到六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会体验到“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它指的是处于第三阶段的男孩由于依恋母亲,总想独享母亲之爱,进而产生仇视自己父亲的心理状态。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科胡特补充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本来是一种人类种系延续健康喜悦之情,父母通过正常的心理引导可以让儿童逐渐纠正。如果父母过度放纵孩子(对孩子不管不顾),或者令其遭受严重的心灵创伤,儿童的俄狄浦斯情结就会成为真正“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3]
(二)“弑父”心理与辛巴早期性格的形成。在《狮子王》中,辛巴的性格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早期病态的“俄狄浦斯情结”。当我们仔细回顾这部电影,会发现,辛巴早期的性格可谓之“悲剧色彩”浓重——它的成长经历是围绕着谁是“弑父”凶手开始的。从它出生伊始,父亲的形象便像一位“神灵”,高高映照在辛巴心里。于它而言,父亲不仅仅是亲人,更是一位领导者;父亲在某种程度上为其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与参照的“镜像”。
而年幼的辛巴在很多时候又不希望被父权过多干涉与限制,它渴望突破父亲的“监管”,成就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自我。所以在影片中,它会不听父亲劝告,自己跑去大象坟地。一般而言,父亲(长辈)会及时对其教导、指引,逐渐让孩子走上正确的心理发展道路,并进一步加强父亲的“威望”。
但在影片中,辛巴因为一次“不听劝告”,间接导致了父亲的死亡。特别是当叔叔刀疤“好意”告知其“弑父”真相时,辛巴的“弑父”后焦虑、自责的心理由此形成——它坚信是因为自己不服管教导致了这场悲剧——自己亲手杀了父亲。这种极度焦虑、压抑的心理,无疑会对它幼小的内心世界造成重大冲击,特别是当它选择了逃跑,选择了“放弃”王子身份……这无疑是辛巴为了弥补“弑父”过失而被迫选择的无奈之举。
二、心理防御机制和辛巴的“逃亡生活”
在经历了童年期的“人生变故”后,辛巴选择了逃亡。影片中,逃亡生活是辛巴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精神分析学理论看来,逃亡无疑和辛巴“创伤性”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息息相关。
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它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ego)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id)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一定的焦虑,并尝试用一定的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即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欲望和攻击。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 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作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4]
心理防御机制包括的内容繁多,如情感矛盾、逃避、否认与否定、执着、压抑、退行等。首先是逃亡生涯。逃亡其实可以看作是“逃避”,逃避一段伤心往事从而避免更大的悲剧发生。对于辛巴而言,杀父的罪责在它内心很难磨灭,它只依靠一人的力量是无法承担这项罪责的,为了避免更大问题(麻烦)的产生,辛巴选择了回避,选择了离开“荣耀王国”。
值得注意的是,辛巴在接下来的逃亡生涯里并没有完全忘却自己的身份定位。尽管它在意识里可以选择回避。实际上,在它内心深处、在它的潜意识中,“弑父”的焦虑以及自己王子身份的定位依然存在。本我和自我的矛盾,实际上并没有伴随着它的成长逐渐消退,反而变得日益严重。而辛巴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焦虑,又进一步选择了“否认”等其他防御机制来缓解这种焦虑。例如,辛巴刻意“否认”了自己森林之王身份的定位(甚至也“忘却”了自己是狮子的身份),一改狮子食肉的本性,以植物和小昆虫为生。
虽然辛巴大改生活习性,虽然它已经开始适应逃亡生活,但在它内心深处,有些东西始终无法忘怀,例如,当其“青梅竹马”的娜娜无意造访它的领地、二人偶遇之时,辛巴全然无法抑制自己内心深处的冲动,和娜娜热烈相拥;可当娜娜试图唤起辛巴“狮子王”的本性时,辛巴却毅然选择了“否认”,否认自己应该回归王位替父报仇,并“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弑父者。
也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心理,使得辛巴的“情感矛盾”非常突出,它既流露出对王位的强烈渴望,又不断压抑着自己欲望的冲动。辛巴也在这复杂的心理矛盾中,逐渐成长、成熟。
三、“二次弑父”与压抑的释放:辛巴的成熟
(一)辛巴“二次弑父”解读。《狮子王》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辛巴杀死叔叔刀疤、为父报仇。有趣的是,在复仇中,辛巴杀死刀疤实际上是完成了“二次弑父”,可以理解为辛巴心理补偿(即童年身份焦虑和“弑父”罪恶感心理的补偿)的完成。在某种意义上,刀疤于辛巴而言,也可称之为“父亲”。只不过这位“父亲”是为其带来危险与心理压迫(成长阻力)的“父亲”,更何况他还掳走了辛巴敬爱的生母沙拉碧。
为此,辛巴只有杀死刀疤,才能满足自己潜意识中的“欲望”——拥有(解救)母亲,成为王者(荣耀王国国王);也才能彻底消灭自己内心深处的极度“压抑”,解决童年以来一切问题矛盾的根源所在。这次复仇行动中,辛巴的“俄狄浦斯情结”,即“弑父”(不法的抢夺者、被动身份含义的父亲——刀疤)“娶母”(解救母亲,成为王者)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辛巴“压抑的释放”与成长。拉康认为,既然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形成“俄狄浦斯情结”,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它呢?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让小孩“读童话”(或给他讲童话),目的是让孩子以“童话故事”为镜像,从中找到榜样,并认清自己、找准自身的定位(主要是在家庭中的定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阉割恐惧”带来的焦虑。
在《狮子王》中,辛巴通过和娜娜的交流,通过“先知”(“先知”于辛巴而言,等同于想象中的理想化父亲)的引领,逐渐克服了“阉割恐惧”带来的焦虑与压抑,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注释:
[1]陈晓云.电影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2]新浪娱乐.明可夫作品《狮子王》简介[DB/OL].2008.
[3]梁宝勇.心理防御机制与临床实践[C].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7).
[4]马一洋.从精神分析学说看电影《角色》[J].新闻研究导刊,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