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分析

2018-01-12王江

现代农业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分析

王江

【摘 要】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基本国策,在各行各业中,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基础,水利工程同样如此。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直接影响着江河、湖泊以及周围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只有不断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改进设计方案,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措施,才能让水利工程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效应;分析

[Abstra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the state. In all walks of lif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ust be the foundation, and so is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a direct impact on river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o create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reate more economic value.

[Key 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ecological effects; analysis

水利工程是一项繁琐但任重而道远的项目,关乎着我国的农业、电力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民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水利工程构建的蓝图中,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在我国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而且刻不容缓,不容小视,只有及时处理管理问题,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体制,才能让生态环境形成良好循环。

1 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问题分析

1.1 水利工程破坏了河流流域整体性

河流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从源头开始,经多条支流汇集而成的一个合流。而水利工程系统建立的结果,是导致切断了河流的整体性。当有挡潮闸进行关闭时,拦截地域水含量提升,水位相对差度升高,河流内河沙、有机物等被积囤,整个河流被分割的每段内部,各成分含量明显不同,而且,酸碱度、河流含盐度也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河流两岸河道的形状、状态也有所改动,多次对河流的阻隔,河道逐渐形成新的状态,河床不断提升,产生河堤崩塌的几率逐步提升。

1.2 水利工程迫使鱼类改变洄游路线

河流里的鱼群有相应的生活范围以及洄游路程,即鱼类在一年或一生中所进行的周期性定向往返移动。同种鱼往往分为若干种群,每一种群有各自的洄游路线,彼此间不相混合。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对鱼群生命活动考虑不充分,只根据对河流治理、防范等目标,进行就地建立水库、堤坝等工程建设的问题,导致鱼类的洄游路线发生改变,鱼类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有的鱼类因无法及时作出路线改变,新环境的适应,从而导致同类鱼种大面积死亡,甚至致使濒临物种走向灭绝。

1.3 水利工程改变下游原有环境

水利工程的建立,还影响着河流的水流状态,如温度、水文等。过度控流,水位升高,水流速度降低,有机物等更换速率降低,温度容易升高,造成水内缺氧,水生植物以及动物生存困难,物种之间竞争加剧,出现部分生物逐步消失,再次修复时,困难进一步加剧,对环境的影响是恶性连续循环式的,有待及时完善。同时,水文特性也被工程的建立所干预,只有及时监测水文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控,才能有效的改善下游的生态环境。

2 水利工程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保证河流流域整体性

不同河流流域的情况不同,环境抵御受干扰的能力也不一样,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实地考察,掌握该地环境的相关信息,比如,河流周边植被的种类与生存相关要求、河流水流量、河流易断流时节等。根据检测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基本判断,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基础理论,设计出能够保证河流不断流、整体性良好的工程方案,并要使用环保型材料,充分使用先进的技术,完成工程项目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现有状态。另外,可以添加检测设备,随时检测河流、河道等的实时动态,及时做出相应的挡潮闸的开关活动,限制规划河流流量的大小,从而达到河流的有效控制。

2.2 充分保证鱼类洄游路线

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该河流鱼群是否进行洄游行为、洄游行为的时间段、各类鱼群的洄游对河水本身的要求等鱼群信息,对数据进行整理汇合,并将生态理念与工程建筑相结合,鱼群洄游行为与工程构造相结合,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从而能够不断的完善对鱼群治理的体系。例如,当鱼群进行洄游时,调控挡潮闸,使得上下游连成整体,恢复鱼群洄游路线,当鱼群完成洄游行为,及时关闭挡潮闸,从何恢复蓄水、发电等工程,既帮助了鱼群的完成必须生命活动,使得鱼类生活不受干扰,也不耽搁工程项目的实施。

2.3 保证下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下游原有环境有自身的生态圈,工程的建立,改变了河流本身的水文,致使下游环境发生对应的质变。只有相关的水文部门,实时监测水文的动态,长期记录数据,做好备份工作,出现问题时,将数据与理论相结合,及时做出有效的操控手段,得以对水资源进行整治与保护。

3 结束语

我国水利工程不断发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日益彰显,必须立即完善水利工程体制,改进工程技术,而且,水利工程建设应该始终本着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经济发展为主体的核心价值理念,努力建立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合理型的高端水利工程体系,得以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方面做到各項兼备,从而使得水利工程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邵英超.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

(27):324-325.

[2] 杨建林.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

南水北调,2013,(09):45-46.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古代水利工程寻访小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水利工程应用BIM技术的思考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