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239部/集纪录片参展参评 意向签约额超5亿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举行

2018-01-12陈丹

综艺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纪录片广州时代

陈丹

纪录片电影《二十二》票房过亿,《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辉煌中国》等电视纪录片虏获大众芳心——2017年被称为“纪录片最好的时光”,这一点从今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也可窥见一斑。

2017年12月11日—14日,第十五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以下简称“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广州图书馆举行,31个国家和地区613家机构齐聚,促成项目意向签约额5.19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最高纪录。

在纪录片节举行的4日内,广州图书馆往来人群络绎不绝,无论是纪录片论坛还是市场活动,都收获了高人气,一众纪录片创作者也受到追捧。一场论坛结束后,“网红”纪录片《寻找手艺》导演张景被重重围住要求加微信。他举起二维码,笑言,“当网红的感觉真好。”《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感叹,“现在真是到了特别好的时代,到了可以用作品说话的时代。”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纪录片创作者要“把握时代之魂、关注时代之需、聚焦时代之变、引领时代之风”,“做好新时代的记录者”。

融合国际资源 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全新历史方位。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田进宣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即将启动“记录新时代”工程。“记录新时代”工程将在题材规划、资金扶持、播出调控、人才培养、市场引导等多个方面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动员、引导广大纪录片人投身火熱时代,投身火热生活,拍摄更多、更好的现实题材作品,真实记录新时代中国改革建设发展的壮阔历程,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昂扬之气。

“中国故事”亦是向世界传递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最好载体。在2014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纪录片《中国梵高》拿到了丹麦电视台联合制作和加拿大电视台预售的成果,并于2016年入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全景展映单元,在荷兰院线公映。2017年,该片入围“金红棉影展”评优单元终评环节,实现了“从纪录片节来,到纪录片节去”的有益探索,也成功将“中国故事”推向国际舞台。

2017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国际资源再次刷新纪录。目前,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与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加拿大国际纪录片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英国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节等30多个国际影视节展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与亚太广播联盟、欧洲纪录片网络、新西兰电影委员会、拉丁美洲公共电视协会、德国纪录片协会、意大利纪录片协会、波兰电影家协会等13个国际专业机构或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2017年节展期间,加拿大、波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不仅积极组织该国制片方、发行方、协会等机构代表组团参加,还主动与组委会合作,在节展期间举办“波兰之夜”“聚焦加拿大”和“亚太日”。

聚焦4K技术

数字化时代,视听媒介迎来新的发展趋势。4K技术已经成为影视新宠,“4K”也是今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一大关键词。

2017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推动广东省4K超高清电视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做强节目内容版权交易平台,利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打造以4K等内容为主要特色的博览会”。基于此,2017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主会场设置了4K超高清纪实展区,从来自世界各地参评参展的39部4K纪录片作品中优选部分作品集中展映。

与此同时,2017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还推出了4K纪录片版权交易平台,并在节展现场的纪录片商店交易中心专门开辟4K纪录片版权交易专区,与170家国内外发行商进行对接,在广东乃至全国率先实现4K纪录片版权交易,以此推动4K技术广泛落地,鼓励当地4K影视作品的创作。

此外,在4K纪录片展映和版权交易的基础上,2017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还发布了详细的“4K纪录片”相关主题活动日程,举行了多场4K相关的高峰论坛、大师班培训,邀请4K技术专家和纪录片创作人,就“从拍摄到后期:揭秘4K制作全流程”“4K纪实节目的内容创作和产业趋势”等主题进行授课与讨论。

十五年 再出发

自2003年起,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已经走过15年时光。

2003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收到来自13个国家的147部纪录片参评。到了2017年,参评参展的纪录片数量为4239部/集,作品覆盖全球五大洲共113个国家和地区,作品数是2003年创节之初的近29倍,刷新全亚洲纪录片节的征片数量。2017年纪录片节举办期间,31个国家和地区613家机构齐聚广州,参会专业人士3014人。

规模不断扩容的同时,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服务形态也不断扩展。2004年,来自加拿大的国际知名纪录片人、方案预售创始人方佰德首次将国际通行的纪录片市场交易形式引入中国,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进行纪录片制作方案预售,并专门开设了纪录片制作方案预售培训。2012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首次引入市场运营板块,2013年在市场环节上打破2003—2012年长期无现场交易的状态,2013年、2014年现场交易额共计近3.5亿元。2017年纪录片节促成项目意向签约额5.19亿元,创历年最高纪录。

利用自身品牌影响力,广州纪录片节也在不断加深广州市民、普通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联系。从2014年开始,“金红棉影展”全年不间断地在广州图书馆、高校、艺文空间进行公益展映,并逐渐从公益展映延伸至院线展映和网络展映,范围扩大到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重庆、南京、昆明、贵阳、武汉、南宁、大连、长春、西安等城市,200多部纪录片,过千场展映,吸引了近50万观众。此外,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还走进校园,联合广州多所高校,开展“大师班”系列讲座。

15年的发展,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整合行业优势资源,联动纪录片产业发展链条的每个环节,交易功能、国际交流功能进一步凸显,也推动着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纪录片广州时代
Rough Cut
等待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