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
2018-01-12陈亚平梁夏威
陈亚平 梁夏威
(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效果
陈亚平 梁夏威
(茂名市人民医院,广东茂名525000)
目的 观察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院治疗的38例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游离皮瓣存活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干预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3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游离皮瓣存活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综合护理干预;游离皮瓣移植术;血管危象;临床护理
皮瓣是由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组成的[1]。在皮瓣的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保持血液供应的本体相连,其他面与本体分离[2]。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游离皮瓣移植术优点较多,包括供区取皮瓣范围较大、血管和感觉神经不脱离、血运丰富、供皮瓣区隐蔽、抗感染强等,但游离皮瓣移植术可能导致血管危象,影响皮瓣存活。为了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患者需采取特殊护理模式。本文通过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接受游离皮瓣移植术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患者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19~75周岁,平均年龄(47.5±9.8)周岁,其中游离脐旁皮瓣6例,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5例,游离桡动脉浅支皮瓣4例,游离尺动脉腕上支皮瓣2例,掌背带蒂皮瓣2例。对照组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 20~75 周岁,平均年龄(48.8±7.4)周岁,其中游离脐旁皮瓣5例,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6例,游离桡动脉浅支皮瓣5例,游离尺动脉腕上支皮瓣2例,掌背带蒂皮瓣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创伤部位等)、临床表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2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确定可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②术后检查有明显血管危象的患者;③经患者及家属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②患有血管疾病的患者;③患有糖尿病等影响创面愈合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干预组护理方法:术前护理:①皮肤准备:备皮范围包括供皮区和受皮区;②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流程,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提高顺应性,积极配合手术;术后护理:①环境护理:维持室内温度在22~26℃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以防不良的环境刺激造成血管痉挛;绝对禁烟,因为香烟中的某些成份可致血管痉挛及收缩,影响皮瓣成活;必要时还可以用25W的烤灯对患者进行局部皮瓣照射保暖,保持灯距离创面30~40cm,并应注意不要灼伤患者,注意保护眼睛免受烤灯照射;②生活护理:指导其家属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以防便秘,认真做好基础护理;③皮瓣的血运观察:术后24~72小时内是发生血管危象的高发时间,术后3~5天内,每天观察4~7次,要密切观察皮瓣颜色、皮温、皮瓣张力、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等血运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④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主要方式为药物止痛,以防止患者因为疼痛而造成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和血管闭塞。
1.2.2 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术后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
1.3 观察指标和满意度评级
1.3.1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游离皮瓣存活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3.2 满意度评级:将评级总分设为10分:10分为“非常满意”;7~9 分为“满意”;4~6 分为“一般”;1~3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该组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游离皮瓣存活率对比:干预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10.53%明显低于对照组3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游离皮瓣存活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危象总发生率、游离皮瓣存活率对比表[(n)%]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血管危象也称为血循环危象或血循环障碍,主要指缝接吻合的血管发生血液通路受阻,从而会使移植组织和再植肢体成活受阻的一种显微外科术后并发症[3],其可分为静脉危象和动脉危象,或者分为血管栓塞和血管痉挛[4]。患者术后疼痛会引起机体释放5-羟色胺[5],从而导致血管收缩,极易造成血栓或血管腔闭塞的发生;环境温度较低,也会引起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现象;患者的精神长期紧张或者情绪波动较大,也会增加茶酚胺的分泌,从而引起血凝,导致血栓和血管痉挛[6]。
本文针对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7],医护人员成立包含数名专家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综合护理小组,并结合中外研究成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综合护理措施,对组内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将组内人员分为设计、实施、评价的专门小组,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个人。由专门的设计人员提出需要面对的护理问题,旨在有效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血管危象问题,提高皮瓣移植存活率。通过书籍、网络,进行取证和查找资料,寻找关于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血管危象的案例和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收集到的资料和案例进行综合科学评价,组内成员进行专门讨论,最终根据讨论结果、护理人员现状及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等,确定最终的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方式。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严格按照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措施对行游离皮瓣移植术的患者进行专门护理。本研究将所有护理方式和环节标准统一化,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措施后,可有效提高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预见性、标准性、统一性,通过明确分工,可以找寻到有力的相关资料和案例,使各个小组密切合作,又不互相干扰,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提高游离皮瓣存活率,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
[1] 王剑利,赵刚,王五洲,等.游离皮瓣移植1270例回顾性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3):189-193.
[2] 吕青,杨明明,吴秀玲,等.颌面部恶性肿瘤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7-88.
[3] 李晓.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早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18-120.
[4] 沈英飞,汤样华.游离皮瓣移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1):22-23.
[5] 张强,张亚静,郭建,等.游离皮瓣移植不同血管吻合方式比较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8):925-926.
[6] 樊珊,林华,胡靖,等.个体化液体输注次序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术后早期皮瓣成活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4796-4798.
[7] 徐泳,钱超,郑纪伟,等.游离皮瓣移植修复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5):2347-2348.
R473.6
B 学科分类代码: 32071
1001-8131(2018)01-0599-02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