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化与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上海市社联第十一届“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之一
2018-01-12钟文
钟文
为响应上海市社联第十一届(2017年)“学会学术活动月”活动,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市美学学会、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主办的“跨学会学术研讨会”于11月28日举行,主题是:工业文化与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特邀请数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
对工艺美术和工业文化的一点理解认识(黄浦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科员、经济师陈建国)
国家在重视工美产业发展的同时,在推进工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对工美产业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6〕446号】,指出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这对工美产业振兴与繁荣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使之成为工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为此,工美产业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贯彻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战略方面,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和有关部门也及时颁布了《上海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以及即将出台《上海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7-2019)》,在支持产业振兴上走在了前列。
这一些列的政策,为工美产业和工业文化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工美产业的关心支持,对工业文化的重视。工美产业又进入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振兴发展机遇期。
目前中国社会正进入工业社会向后工业时代过度阶段,工艺美术产业需要怎样的发展,值得认真研究思索。
1、工艺美术需要在现代工业技术条件下寻找出路。回顾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一些手工日用工艺品生产方式的飞跃,每次都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有很多传统工艺美术因而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当然,也有些因此而受到冲击,但我们不能阻挡技术进步,不回避问题,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利用工业技术,特别在进入工业4.0时代,抓住机遇寻求突破。工艺美术产业是工业文化的一部分,也处在一个不断成长变化的过程,需要踏准时代节奏,找到自身发展的脉搏。
2、工艺美术需要培养多种人才。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基,我们不仅要培养传承人,培养工匠精神,还要培养懂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具有研发、设计、制造技能的人才,要有跨界的人才,要有实现技术创新、甚至能带来技术革命的人才。目前,感觉在工艺美术行业中这类人才普遍缺乏。建议行业、企业包括政府都要思考重视这个问题。
3、工艺美术对工业文化要有新贡献。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传统与现代、手工与科技方面要寻找契合点和突破口。要大胆应用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工艺),在运用中植入新理念、新模式,让工艺美术之花在工业文化领域绽放更加艳丽夺目的光彩。
“生态”与“业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授、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王敏)
行业的业态是变化的。业态的变化不是孤立的,与生态密切关系,有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促成。这个生态,不仅仅是自然生态,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20世纪早期,美国的朱利安·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概念,以研究人类文化现象与其相处的自然环境资源以及人文发展状态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动态平衡。20世纪60年代后,文化生态学进一步认为需要考虑文化和环境的互动。因此,这里所指的生态,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业态的要素有:艺人状况;生产形式;品种题材;技术水平;经济能量等。如中国的手工业,古代有三种业态:官府、民间、家庭。长达千年中,有着巨大的变化。生产形式和规模:官府作坊、官窑、造办处、家庭、作坊、工场、工厂……
以上海为例。开埠,太平洋战争,解放初,公私合营,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后,时代环境对此影响,产生不同的经济能量。
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工艺美术,大致有三个发展期,每个时期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一个发展期是上海1843年开埠后的清末民初,尤其是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随上海移民潮和中外文化大交融,一批大师奠定了上海工艺美术的海派风格。
第二个发展期是20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为当时的经济发展,适应当时的社会政治氛围,在科技、教育推动下,上海工艺美术又一次出现了技艺、作品、人才的进步。行业形态改变了个体或小作坊,形成规模;技术传承既有师徒制也有院校参与的教学和企业所重视的培训,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在老艺人带领下,出现一批有水平的作品,为行业以后的发展集聚了人才。
第三次的发展为近20余年,改革开放使行业形态再次变化,但收藏热和原料涨价等客观因素,对工艺美术的需求又一次高涨。在作品技艺、风格创新、品种开发、运用普及和深入民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移民城市对手工艺人个体和群体的影响。近代上海工艺美术的发展,有非常典型的“输入型”特征。如匡臣亮,匡奕贵,冯立锦,陈端友,戴国宝,杜云松,楼水明,魏正荣,刘纪松,赵阔明等。
生活方式变迁,经济和城市迅速发展的多元文化促成现代上海形成独特工艺美术风格发展的环境。
犹如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构成近代上海工艺雕刻发展的“阳光”动能主要是人才技术引入、市场需求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而“空气”是上海的文化氛围,“水”,则是上海的商业环境。商贸流通和商家的资金引导上海工艺美术品种形成特点。
20世纪50年代前,上海手工艺人从业的状态,或代客加工,或自营谋生,或寄生他人,境遇各异,但都必须适应客户需要和流通的市场,在市场的生态环境中寻求生机。
海派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资源,其精髓就是指海派文化中的多元文化传统。它所表现出的对各种文化的容纳和融合,对于今天上海工艺美术,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和业态环境的变化,作出对应措施,值得借鉴。
工艺美术的科学精神(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张宝贵)
马克思早在1844年的时候就讲过,自然科学通过工业进入生活,并改造生活,是“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这说明了科学对工业、对生活的重要程度。工艺美术想进入产业、进入生活,当然也绕不过科学,不能不对科学精神有种自觉的认识。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工艺美术的科学精神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就是理论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阐述现代性问题的时候,西方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区分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里的工具理性其实也就相当于科学理性,指的是将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效用问题,重点就在于“效用”两个字上。我们的科学认识到了许多自然与社会规则,如果这些规则回不到生活中来,就不会有效用,就背离了工具理性或科学理性的基本宗旨。所以所谓科学理性或科学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学以致用的精神。
用在什么地方?用在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面,最根本的,是用在物质生活上面。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一点讲得非常对,说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这就是唯物史观的基础。著名美学家李泽厚把这个前提名之为“人活着”,这个理解我非常赞同。在这个基础面前,一切科学都是没有独立性的,必然要为活着服务,也只有为活着服务,科学才会有自己的生命力,才会在“如何活”层面改善人的生活包括生活意识。
相比科学之“用”,科学之“本”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更大。从周代强调“以德配天”开始,中国人就放弃了商代对自然的敬畏,制天、胜天的意识逐渐养成了一种盲目自大;到了宋代,甚至出现了用人道取代天道的想法和做法。对科学知识包括人道规则,人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敬畏,一切规则都是可以利用的对象,本身并不具备神圣性。所以马路上闯红灯时,理由是没有车经过;违法乱纪时,第一反应是有没有关系可以疏通。没有了对规则的敬畏,也就没有了真正的科学精神。
其实,中国传统的工艺中并不是没有这种科学的敬畏精神,只是这种敬畏被利益的面纱窒息了。墨子就曾讲过,“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面对法度,甚至技艺上的工巧与否都是次要的。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在中国的远古文化中,伏羲、女娲这两位人文始祖的形象也是一人手持规,一人手持矩,和法度是结合在一起的。虽说这更多是颂扬圣人之意,却也不无尊崇“规矩”的意思。甚至在周代的时候,王子朝争帝位不成,携百工出逃,造成周王朝彻底败落和楚国的兴起,也说明了对百工所代表的知识的重视。可惜的是,这种重视在以后烟消云散,科学精神逐渐沦为礼仪的婢女。
传统虽然沉重,改造它,自然是种挑战,但挑战向来和机遇并存。在今天的环境下,中国工艺美术虽然面临诸多的问题,可问题未尝不是发展的机遇。只要向生存求灵感,以虔敬求精工,工艺美术就不可能落于人后。
筑梦“一带一路”,助力“工美”复兴(高级工艺美术师、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工艺设计专委会副主任秦永福)
翻阅“古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献资料,当时的贸易三大宗为丝绸、陶瓷、茶叶;其他货物中除了土特产外,几乎全是手工艺制品,因为还没有诞生机械生产呢。而从西域运入中国的商品又有哪些呢?宝玉石、象牙、犀角等,当然也有土特产,否则我们今天就吃不到葡萄、番茄、胡椒等蔬果美味了。除了香料和一些珍禽奇兽(如长颈鹿、当时称之“麒麟”)外,还有釉彩料、玻璃器皿等。那象牙、犀角、翡翠等,到了中国后就被手工艺人们开发利用创造了象牙雕刻、犀角雕刻等新工艺品种。就连海运船返航时压舱的沉重木料“红木”,也被利用,成就了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明清红木家具”,不仅宫廷用,百姓家也用,而且从明朝延续至今。由之,两条“丝绸之路”还是中国连接海外西域的“工艺美术之路”。
如今,中国的国力日趋强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全国各行各业围绕这个战略进行思索和创新,走出去,引进来;对“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包容开放,互利共赢。当然,今天的工艺美术行业更应该搭载“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助力工艺美术的复兴。
上海工艺美术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扬帆,不仅要搭一个平台,还需要建立一个体系。就如海军中的“航母编队”,除航空母舰这个平台,还要有护卫舰、潜水艇、补给船等来保驾护航。搭平台让大家来参与,建体系是明确分工职能。古人语:“道有近远,术有专攻”。现在讲工艺美术保护时,目光老是盯着一些工艺大师,而忽视创意、设计、管理、营销等运作团队和体系。因为,工艺大师们做技艺传承可以,做产业和生意就未必在行了。
我们筑梦“一带一路”,不仅是为了重温传统工艺美术交流的魅力,而是要推动当代工艺美术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工艺美术发展新的思维、新的意识、新的标准、新的形态。中国有句名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发展之路,还是文化相通和民心相通的文明发展之路。我们工艺美术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两个维度,撸起袖子奋力干,一定能达到工艺美术复兴的彼岸。
工艺美术产业的区域性发展探究(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7-2019)》课题组成员张鑫)
2016年下半年,在上海市经信委的指导下,委托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继续在2014年的工艺美术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提出《上海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7-2019)》,经过近10个月的考察、调研、撰写、征求意见等环节,广泛听取专家、协会、企业、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等意见,目前已经通过政府联席会议的认可,正在进行最后的细节调整阶段。该提升计划为了保证上海工艺美术产业持续性发展,基于行动计划的优秀发展态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不足而提出。三年提升计划新的发展目标为:到2019年底,使上海工艺美术产业形成布局更科学、特色更鲜明、解构更合理、人才更集聚、技术更先进、优势更突出、发展更强劲的现代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努力争取使上海工艺美术产业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市轻工制造业工业产值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2019年末全市轻工制造业工业产值比重超过10%等,并把上海打造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创意设计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创新创业中心、人才交流中心、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助推上海“三都”建设。
提升计划中提出了三个主要工作任务,即提升上海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新驱动力、核心竞争力和辐射集聚力,每个“力”下面包含诸多的实际工作任务,如在创新驱动力发展任务中提出加强3D打印、快速成型、虚拟制造、智能制造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加强数字设计、交互设计、集成设计、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工艺美术生产模式的更新,推进电子商务、大数据、智能设计、物联网协同设计制造等在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中的运用。
在三大任务的基础上,提升计划结合上海市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特色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六个重点专项,即上海工艺美术产业科技创新专项,重点、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展专项,工艺美术特色小镇和示范区建设专项、产业环境建设专项,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人才引进培育专项。其中上海工艺美术产业科技创新专项主要包括推进工艺美术生产模式创新,应用大数据匹配、网络加工、CAM制造、WMS仓储等,逐步建立工艺美术产业新模式的生态圈。建设首个“科窑陶瓷美学工作室”和环境陶瓷艺术创意设计中心,支持在工艺美术行业中应用3D打印、CNC快速成型、三维显示等先进制造和展示设备等。在重点、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展专项中推进贵金属首饰工艺品国际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推进珠宝玉石产业发展,延伸和培育珠宝玉石设计、检测、艺术品身份证、展览、金融等服务环节,开发工艺美术作品的旅游衍生品和授权品,探索旅游工艺品开发的新途径。
在工艺美术特色小镇和示范区建设专项中提出上海工艺美术“一二三四”载体工程,即一个特色小镇、两个产业基地、三个特色园(街)区、四个知名品牌企业。建成若干标志性工艺美术众创空间,结合文创产业园区调整和老厂房、老大楼、老仓库等遗留建筑保护,呈现产城融合新亮点。在产业环境建设专项中提出建设“中国原创全球创意空间”和“国匠众创空间”等工艺美术创新创业和创客平台等。整个提升计划也列出了30个左右的重点项目,从而为提升计划的落地提供有力的实际项目抓手,促进提升计划的更好实施。
上海根雕艺术与产业的价值思考(上海工艺美术学会根雕专委会主任胡月明)
中国根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工艺美术新门类,成为一个产业。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政策,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战略。根雕艺术品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的是中国数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文化以及民俗吉祥文化。根雕艺术品,已经从家庭把玩小品,转变成为公司、机构的品牌形象,更成为像根宫佛国这样巨大规模的根雕主题旅游景区和根雕博物馆,登上了中国文化的大雅之堂。
中国根雕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壮大,是全国根雕同行和广大根雕爱好者共同打造起来的,尤其是浙江、福建、上海、广西、云南、江西、四川等根雕大省极力推进的结果。
中国根雕产业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四个方面的因素:根雕创意理论、根雕创作技法、根雕平台打造、根雕鉴赏传播。
根雕创意理论是根雕能成为艺术品的前提,这是学术层面的、文化层面的,没有高雅的艺术理论指导,根雕只能是一般的工匠艺术。
根雕创作技法是基础,根雕是一种跨界的造型艺术,是一个大美术的范畴,融雕塑、木工、盆景、国画等多种艺术品类技法于一体,根雕与最相近的木雕都有着极大的区别。
根雕平台打造是根雕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有展示平台、销售平台、鉴赏平台、学术平台。这几个平台最大的功能是进行经济交流、艺术交流、文化交流,交流越活跃,说明这个产业的生命力越旺盛。
根雕鉴赏传播是根雕文化延展的持续动力。根雕作品,最终的归宿是成为收藏者生活的一个部分,成为收藏者文化品位和境界的一个代言物,因此,对根雕的鉴赏传播是确保这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体现根雕艺术的最终价值。
上海根雕界在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的指导下,团结协作,利用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以及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平台,发展别具特色的海派根雕文化。出现了以奇木斋胡氏根雕馆为代表的上海根雕原创基地、以上海旺家根雕艺术馆、上海国际根雕城、上海乾宸文化艺术馆为代表的根雕展销交流平台,以《上海工艺美术》杂志为代表的媒体传播平台,体现了上海根雕的特点。
以胡仁甫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根雕人,以一腔对根雕艺术的热爱之心,数十年孜孜不倦,寻根、雕根、赏根,用自己的学养与人生历练融入创作,蕴题广泛、构思奇特、雕作精细,三分人工,七分造化,常以“敬畏自然”为座右之铭。创作出古朴自然、清新脱俗的根雕艺术品,其作品深含哲理,形神气韵,于根艺界独辟蹊径,极具审美价值,蔚成一派。
(本文节选“上海市社联第十一届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之一跨学会学术研讨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