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继往 化古生新
——栾继生书法视野摭论
2018-01-12李敬东
文_李敬东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笔者与栾继生先生相识有年,同执教鞭,倾力向学,可谓同志同道,若论道德学问,每尊继生为师者学长。平日,因各忙各的,来往并不频繁。晤面大多不期而遇,或在某次学术会议,或在上下班的通勤车上,或在某个书法展览之际。笔者每次邂逅继生先生,聆教接谈,都有如坐春风之感。
2007年初,哈尔滨师范大学举办纪念游寿先生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继生作为游寿先生的高足,默默做了一个惊人之举,主编一册《清风流响—游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这是继生为纪念介眉先生,费时一年,用心编辑的一册学术文集。对先人而言,这无疑是饱含深情、沉甸甸的献礼。继生在文集后记中写道:“1981年,吾入师门。1984年,留任先师助手。1993年,蒙师应允,为师作传。同时,协助先师选编书法作品集,沈鹏先生为之题词,未及付梓,师溘然长逝,事遂中辍。12年间,虽先师传曾再刊于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春秋》及《黑龙江书学论文集》,但重编先师论著、诗文、书法之念萦怀日笃。今此集编成,可偿夙愿。”在纪念游寿先生百年诞辰活动期间,有一批来自福建、安徽、南京、北京等地的专家学者。大家在会议期间,获得不少相关资料,言谈之中对继生所编撰的纪念文集,尤为心折。笔者受益良多,由此想到游门学子,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厚积薄发,与古为新。诚可喜也!
继生有幸在弱冠之年师从游寿(字介眉)先生,研习文史及书法。游先生对继生的勤奋笃诚寄予了厚望,常常在继生的临作上题写评语“日日新”,鼓励有加,并将自己珍藏的碑帖拿出来,让继生复印,以便朝夕研读。当继生刚满20岁时,游先生手录李群玉诗《题书院二小松》“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题款“继生同学冠礼纪念”。游先生用最传统的方式赠给继生一件不同寻常的纪念品,以超拔之意,勉励后生,意味深沉而绵长。
继生大学毕业,留校任游先生助手,并在历史系主讲历史文选和书法二门课程,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天。继生讲学杏坛的动力源泉,来自他的业师游寿先生。1985年,游先生书顾亭林语“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激励继生,文以载道,坚持不懈。在继生结婚时,游先生用亲手拓印古玉纹饰的宣纸挥写贺词:“仙鹤在沼,比翼云汉。”祝福的话语,深切而有气势。继生随介眉先生游,多次陪伴先生到外地考古,参加学术会议,师生之间亲如一家,学问相传、耳提面命的泽惠,令继生铭感终生。
每次和继生老师相逢,话题都离不开游介眉先生。笔者激赏继生师介眉先生之心,未师介眉先生之迹的严谨治学态度。其青年时临仿胡小石先生和游寿先生书体,均无刻意斧凿痕迹。这无疑是继生习书的高明处。一切诚念,终当相遇。继生有幸珍藏一些介眉先生的遗墨和印蜕,介眉先生在继生手拓印蜕上题写:“来哈三十年来,从学书者栾继生。”诸多题字,皆是对后生的期许。多年的师生感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浓缩成一片云霞、一条白练,日夜在其胸中激荡奔腾。“江水长流,师恩永志”(继生挽介眉先生),正是他对介眉先生无尽的缅怀与思念。
继生不以所藏,害所将受。继生一直为倡导书学正脉,弘扬游门学风而不遗余力。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他除了担任大量的教学任务外,还关心热爱游寿先生书法的后学们,多次引导他们到文博馆参观,现场讲解分析作品的内涵和风格。
去过哈师大文博馆的人都会知晓,文博馆的前身是哈师大历史系文物室。这个文物室是游寿先生工作过的地方。现在文博馆中所陈列的文物及书画,即是游寿等先生生前辗转全国各地所搜求购藏的文博珍品。这批遗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戊子仲冬一场大雪过后,通过继生的联络商请,我约了两位书画友人同行,重访哈师大文博馆。在继生老师的陪同和悉心讲解下,我们对馆中珍品有了愈加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解读,不能不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缘。
在哈师大举办的游寿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活动中,继生应邀为全校领导、师生代表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寿先生事迹报告。游先生生前的感人事迹和学术成果,开始在校园内外传播开来。
游介眉先生多次强调:“笔秃千支,此皮相之言也。吾最服膺,笔已成冢,不如读书万卷。”继生继承游师遗志,传道授业。书法从晋唐入,上溯周秦汉魏,心摹手追,多有心得。更为可贵的是,在他的身上没有学究气,他将书法融入生活,信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道理,把教书治学与书法创作相结合:每静对古贤美文妙墨,朝夕研习,乐而忘餐;临写碑帖,以为日课;或沐手援笔,抄写经文、辞赋歌咏;以小楷手录《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孝经》《老子》《金刚经》等经典。继生亦喜《菜根谭》,尝以端楷恭录数通。审其翰墨,书风隽朗,笔致清雅,下必有由,钟繇魏志,兼收并有。继生行草书以“二王”为宗,参以汉晋简牍残纸意趣,又倾心孙过庭《书谱》。用继生的话说,《书谱》就是活的王羲之。可见,继生宗法书学正脉,却毫无门户之见。不惑之年,继生更致力于周秦汉晋碑帖的临习,曾曰:“四十五岁后专心隋以前书。”偶作榜书,又取势龙门造像记及石门铭等北魏碑刻,既浑厚雄强,又富于书卷气息。
对当下书坛不正之风,继生多次给予深刻的批评。他认为,书法展览的美术化倾向,强调所谓视觉效果,是对传统书风的破坏。继生论书,首重人品,主张“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古训;又强调,书法艺术奇葩,必植根于文化沃土之中,方能繁茂,若孤立插入花瓶之中,则必将枯萎。回想数年前的一次全省书学研讨会上,我提出书法要回归传统,势必应遵循“书以人传”,而非“人以书传”,反对书法脱离教化功能与文化根基,而走向书法本位主义的误区。拙见得到了继生的赞同,他从大文化背景下,对书法价值的未来取向,进行剖析和观照。正如古人所说,真正书家,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后世慕焉,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否则,必效颦增丑,学步失节。
1.栾继生 苏轼前赤壁赋140cm×28cm2002
在近期的一次笔会上,和继生老师相遇。开笔之际,他挥毫在整张宣纸上写了“清雅”两个盈尺大字,当场的人面对眼前碑帖兼融的墨迹,无不赞赏。“清雅”两字悬挂在壁间时,远远望去,犹如继生的身影,朴厚而平实,峻朗而磊落。正合前贤所言:“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志耳!”
约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
2.栾继生 野旷江清联135cm×35cm×22009
3.栾继生 白居易琴茶135cm×35cm2009
4.栾继生 菜根谭句70cm×25cm2009
5.栾继生 朱熹诗一首30cm×22cm2002
6.栾继生 宁静致远35cm×70cm2008
7.栾继生 论六家要旨35cm×70cm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