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抢抓机遇 科学谋划“优质粮食工程”开局良好
2018-01-12
湖北:抢抓机遇 科学谋划“优质粮食工程”开局良好
在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是继2 0 1 4年国家粮食局和财政部实施“粮安工程”以来,在全国粮食流通领域实施的又一重大举措。今年以来,湖北省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提请省政府出台实施全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抓住国家在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机遇,会同省财政厅高频次研究,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精心规划实施,全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取得良好开局。
强化组织领导
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工作,近4年省政府每年就粮食工作出台一个文件,对全省粮食流通改革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国家启动“优质粮食工程”工作后,湖北省政府对做好这一工作提出要求,并将“优质粮食工程”纳入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内容进行考核。
湖北省粮食局、省财政厅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及时沟通谋划。两部门共同开展调研,认真组织申报,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保障资金。以省粮安办名义组织召开全省“优质粮食工程”座谈会,各市州粮食局负责人、1 0个示范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和粮食、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凝聚共识,谋划工作,推动落实。省粮食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优质粮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处室,细化职责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分工协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湖北省粮食局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宣传和推动“优质粮食工程”。1 0月2 4日~2 6日,组织举办全省“优质粮食工程”专题研讨班,邀请国家粮食局领导和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专题就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等进行授课辅导,开展讨论研究。1 1月1日~2日,举办全省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和主要粮食质量标准宣贯培训班。同时,围绕“优质粮食工程”,启动粮库设施改造升级、低温储粮、绿色储粮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软科学课题研究。在《湖北日报》和互联网网络平台开设专版、专栏集中报道宣传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列入全省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的重要内容,引导社会关切,凝聚行业共识,营造了良好氛围。
科学制定方案
湖北省粮食局会同省财政厅认真吃透国家文件精神,深入分析省情粮情,紧密结合实际,研究拟定了本省总体实施方案,即“1+1+4”方案,并经省政府同意下发实施。其中包括:关于在全省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全省“优质粮食工程”三年实施规划,全省创建“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实施方案,以及“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检体系等3个子方案。
在工作定位上,湖北省既认真贯彻国家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有关要求,又紧密结合湖北实际,围绕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提出的培育打造“湖北粮、荆楚味”地域品牌总要求,落实省政府今年4月印发的全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将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作为推动湖北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为此,省财政厅、省粮食局报请省政府批准,出台了《关于在全省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明确了全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在范围内容上,湖北省“优质粮食工程”既落实国家实施方案要求,又不囿于3个子项的内容;既突出重点产粮县市,又支持全省所有县市,体现对精准扶贫地区的倾斜支持;既主要立足侧重粮食流通环节,同时向生产、消费环节延伸,突出全领域、全方位、全产业链的特点,确保“优质粮食工程”惠及全省。在实施步骤上,湖北省“优质粮食工程”分3年实施,制定了3年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步骤、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今年先启动1 0个粮食主产县市的试点示范,明年重点支持3 0个左右主产县市,第3年实现全省全覆盖。3年集中建设期满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提升,确保“优质粮食工程”接地气。在资金安排上,既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用好中央财政资金,又统筹省级粮食流通各项政策资金。同时要求各县市政府统筹有关涉农资金,确保“优质粮食工程”能落地、能实施、见实效。
突出试点示范
为了加强示范引领,湖北省粮食局在全面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同时,重点抓好示范创建。根据国家申报条件要求和各地申报、县级政府承诺情况,经省政府批准,首批择优确定在枣阳、监利、江陵、京山、沙洋、黄梅、安陆、随县、天门、潜江等1 0个县市先行开展“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创建,并专门出台了《湖北省创建“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实施方案》。明确示范创建县市政府作为该项工作责任主体,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并纳入当地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考核范围。同时,明确要求示范创建县市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先行先试、作出示范:一是全力提升优质粮油生产基地质效水平。从源头抓起,充分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突出水稻和双低油菜这两个优势品种,由县市政府统筹搞好区域布局,因地制宜选择主推2~3个优质品种,实行优质粮油连片种植、单收、单存、单加工和优质优价,努力实现农民收益提高2 0%以上、粮油优质品率提升3 0%以上。二是持续发力培育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为核心,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继续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粮油精深加工,向“两头”延伸,着力打造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着力推动粮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特色、专用粮油产品的相关标准,提升粮油产品品质。粮食主产县市要开发1个以上“中国好粮油”系列产品,并创建1个地域优质粮油品牌。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品牌创建和第二批“中国好粮油”产品遴选申报,提升湖北粮油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优质粮油品牌宣传,重点推广“荆楚大地”公共粮油品牌。四是构建全覆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整合粮食流通领域的现有资源,加快实现专业化、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全覆盖。同时,加强现有仓储设施改造升级、综合利用,探索发展专收、专储、专加工和低温储粮、绿色储粮,逐步建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满足粮食产后服务需要的新型社会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促进粮食提质升级和农民增收。五是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按照“大粮食”观念和“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要求,建设务实、管用的粮油质检体系。依托现有的质检设施进行充实和完善,建成省、市、县粮食质检机构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化验室四级联动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全面提升粮油质检的水平和能力。
打造湖北特色
近年来,湖北省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坚持一手抓粮食安全保障,一手抓粮食产业发展,集中政策资金,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持续推动粮油产业转型升级。2 0 1 6年全省粮油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 8 1 2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1/5,实现利润总额8 4亿元。培养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3 1个、省级龙头1 8 6个,重点打造了监利福娃、京山国宝、沙洋洪森等一批代表湖北粮油加工水平的领军企业,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全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湖北省政府出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动方案》、国家启动“优质粮食工程”以来,湖北省粮食局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和优势,不等不靠,持续发力,着力打造湖北“优质粮食工程”特色和亮点。一是引导和支持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向生产领域延伸,积极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发展优势特色粮油生产,提高粮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组织开展了“中国好粮油”评选推荐,4个企业的5种粮油产品被评为首批“中国好粮油”产品。会同省农业厅支持省优质稻产业联盟、粮食行业协会、水稻生产专家指导组,开展了“湖北十大名米”评选授牌。同时,随县被中国粮油学会授予“稻米油之乡”称号,潜江市被授予“虾稻之乡”称号。二是启动了湖北再生稻米、优质稻米油、优质菜籽油、优质山茶油等地方标准的研究制订工作。目前,省质监局已经将“湖北双低菜籽油”和“湖北山茶油”纳入2 0 1 7年度第一批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同时组织完成了荆楚大地品牌认证和虾稻米、含硒富硒大米等1 0个行业团体标准制订、评审工作。不断提升粮油检验检测能力,投资5 5 0 0万元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项目已经完工,即将发挥作用。先后2年共投资2 3 0 0万元为基层中心粮库和质检站配置重金属快检仪器设备1 3 0台。今年又投资1 5 0 0万元,为中心粮库和基层检测站配置真菌毒素检测仪器设备。坚持依托这些质检机构,每年开展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通过《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引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三是开展湖北粮油整体形象宣传,持续唱响“荆楚大地”公共品牌,持续推动“荆楚粮油”走出去行动计划。去年以来连续2年安排3 0 0 0万元专项资金,在中央电视台、湖北卫视等主流媒体推出了“荆楚大地”区域公共品牌。今年在云南、重庆开展的粮食产销合作洽谈活动暨湖北粮油精品展示推介活动中,湖北省共有2 3 9家粮油企业参与,现场成交额达4 9.2亿元,扩大了湖北粮油市场占有率。在连续1 8年举办湖北粮油精品展的基础上,谋划今年第1 9届荆楚粮油精品展,并由过去的单纯展示交易粮油产品,到不断丰富展会内容和形式,增加产销衔接、科企对接、产业研讨等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展会效果更加明显。四是持续支持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建设粮食仓储、烘干设施。今年集中安排资金3 0 0 0万元,支持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建设周转仓和烘干整理设施项目8 3个。4年累计安排1.8亿元支持项目4 5 4个。在今年中晚稻收购遇到异常天气的情况下,烘干设施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受灾损失,也为粮油加工企业提供了高品质粮源。
落实资金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组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的工作措施,更需要强力的资金保障。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省财政厅的有力支持下,从2 0 1 1年中央财政全面取消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后,湖北省原用于配套的6亿元粮食风险基金全部用于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加上其他预算资金及产粮大省奖励资金,湖北省每年用于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的资金在1 0亿元以上。连续多年持续支持,形成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
今年,湖北省加强资金整合统筹,已落实省级配套资金3.1 6亿元,加上中央财政前期拨付的3亿元,全省“优质粮食工程”专项资金总额已达6.1 6亿元。其中:用于“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市创建的资金额度达3.8亿元;用于“荆楚大地”粮油公共品牌营销宣传的资金3 0 0 0万元;用于支持“优质粮食工程”相关的粮食流通项目资金2.0 7亿元,包括粮油精深加工贴息、粮食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建设、粮食快检设备配备等。同时,各地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相关支持政策,统筹使用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和整合当地农业、水利、国土、科技等涉农资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落实“优质粮食工程”资金来源,充分调动各类社会经营主体参与其中,建立健全“优质粮食工程”实施的长效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确保“优质粮食工程”顺利实施和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