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吴中,有一种温暖叫胥口好人
2018-01-12李楠
记者 李楠
2500年的吴地文明,赋予了胥口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一代代名宿巨匠,一串串历史印记,一幅幅水墨丹青……枕水而生、道德滋养的古镇胥口,经过千百年的蕴育,正以德善、文化、乐居的新姿态,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竞相发展的现代小镇。
不忘初心,追逐梦想。上善若水,德耀胥江。为深入推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继2013年、2015年开展了两届身边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后,200名身边好人不断升温,涌现出11名吴中好人、6名吴中新人、7名苏州好人、1名江苏好人、1名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2017年,胥口镇第三届百名身边好人再次启幕,围绕“树道德标杆、建德善胥口”为主题,通过社会推荐、组织审核、群众评议、公开公示等环节,评选出了“红色领航、文香毓秀、善心仁义、敬业奉献”等四大类型的身边好人,他们的凡人善举选择根植胥口这片道德沃土,同时通过“传帮带”的精耕细作,培育出更多身边好人,孵化出更多好人团队,如同一块块“小磁铁”汇聚出崇德扬善的“大磁场”。
好人文化,温暖胥口的靓丽名片
一个个先进典型的涌现,给胥口这座文明古镇锦上添花,也激活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源头活水,胥口身边好人已然成为了这座小镇的靓丽新名片。
今年,胥口镇第三届身边好人表彰活动,共表彰了10名吴中区第四季度好人、百名胥口身边好人和团队以及10名美德少年,通过播放前两届好人回顾、身边好人的事迹短片、人物访谈等形式,从身残志坚为国争光的胥口“张海迪”沙红英、将感动传递到海峡对岸的情义老干警李建荣、养老院里的心灵美发师黄宇东到重担压不垮的好儿媳姚玉英……多个角度展现了他们的好人好事,这些感人事迹震撼心灵,让现场许多观众朋友热泪盈眶。
这些受到表彰的好人中,有奋战在维护城市秩序第一线的警察、城管,有整日与青山为伴的护林员,有摇橹在大小河道的保洁员,有一人支撑起全家的高龄老人………… 一个个感人事迹,散发出“好人”们无穷的人格魅力。
马舍村12组的姚玉英就是这样一个为了家庭和睦安康而选择自己负重前行的好儿媳。姚玉英的公公是一个肢体残疾2级的重症残疾人,几年前公公又得了中风,从此卧床不起,3年前婆婆也因为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失去了自理能力。姚玉英没有抱怨,全职在家照料公婆。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她还经常为公婆梳头、理发、翻身、捶背、擦身、修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公婆一说到姚玉英,心中满是感动:“我们自己的身体不争气,拖累了玉英,都说儿媳不亲,可是我们家玉英对我们却是比女儿还亲。”
施林生也是今年受到表彰的一位胥口好人。他已经是一位古稀老人,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家中原本五口人,但是妻子,女儿,孙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令人惋惜的是孙子的智力障碍程度最严重,2015年9月,女婿因肝癌去世,照顾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施林生身上,孙子还患有哮喘,日常生活中更加需要细致的护理。在照顾孙子的同时,施林生还不得不兼顾妻子与女儿的部分生活,家中烧饭,洗衣,打扫卫生全是他一个人做,从不让妻子与女儿插手,生怕一个不留心,他们又伤到了哪儿,他一直说:“这个家,他不能倒下。看着他们吃的开心,生活的舒服点,他自己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的精神让生活在胥口的普通老百姓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好人风尚,最美吴中的胥口力量
近年来,胥口镇坚持以“好人文化”为引领,大力开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宣讲、乡风文明志愿岗评选、道德讲堂等活动,并在全区率先成立“好人之家”,为催生个体好人向团队好人的转化提供了助力,推动胥口镇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新时代。
一个好人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看得见、摸得着,让人们觉得可信、可亲、可学。我们要以这些身边典型来教育人、团结人、鼓舞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培植良好的道德风尚,实现美好的梦想!
为了让好人风尚,更深入百姓生活,胥口镇还推出了创新举措,组织文明礼仪进社区,提升全镇干部职工文明素养和整体形象,利用电子显示屏、文明提醒标识牌等载体,常态化开展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再次将这股学习热潮升华,融入人心。作为吴中区工业强镇的胥口,全方位打造活动平台,实现了市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参与、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同时,通过举办身边好人事迹巡展、巡讲,制作公益广告电视宣传片等一系列活动,营造起了浓厚的“好人文化”氛围。
胥口镇党委书记陆建明说:当前,胥口正站在踏向新征程的新起点上,全镇上下要继续用“好人故事”振心励人,用“好人精神”清风正气,用“好人文化”凝魂聚力,共同学习“最美榜样”,砥砺化作“最美行动”,为“根植吴文化、建设新吴中”贡献更多的“胥口实践”,为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贡献更多的“胥口智慧”,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吴中篇章贡献更多的“胥口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