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滋味
2018-01-12丁云
记者 丁云
1.昆曲传习所的尢梅俊老师在怡园教大家拍曲
又到跨年,免不了回顾。几句话,都干了什么?干得怎样?接下来一年准备怎么着?据说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琢磨了一下,咱们倡导的苏式美学生活精神,究竟沾边儿多少。
“共享单车”的事儿,得亏在这个城市不显眼。你要是去看了,眼见马路边、广场上乌泱泱的单车跟蝗虫似的,摊得满街满地都是,甚至能往十字路口中央挤,本编辑就觉得,谢天谢地,苏州幸免于难。从前就觉得苏州不赶潮流,呆木木的有时不是什么坏事儿。
本编辑问杂志摄影记者老于,这一年怎样看?老于来一句,要拍摄的东西太多,总感觉来不及。他常年记录这座城市,周围的乡野,及生活的人们。编辑大概能理解他的意思。今天,即便我们承诺会保护、会守护,但仍旧有太多的东西正在消逝,不一定是建筑这类实物,也未必能保得下来,它可能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气息,一个时代,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族间的情感纽带,或者我们心里的东西。
2.穿越这个桥洞,去寻找太湖的历史
3.来自德国的情侣拿到书法“花好月圆”开心极了
4.每一所学校孕育着苏州的灵气
5.禅修、鼓艺,与一座城市的心跳
6.民间艺术团,专注老年舞蹈20年
7.七彩阳澄秋色
8.太湖畔,一袭旗袍彰显柔情与美意
9.运河畔的水磨音飘过城市
我们很幸运。对这座城市的要求苛刻,希望她要有活力,要有竞争力,不为人后;又极力要求她保持曾经的与众不同,维持她独一无二的美。而她基本都满足了我们。我们得以在生活蒸蒸日上的同时,挽留住了自己的那套生活方式,生活哲学,大多数时候过得惬意、心安。
这一年里,我们制作了很多城市话题,就此列出来回顾一下,《鸡年纪事》,《揭秘卧龙街》,《民国范儿》,《身栖何兮,一座城市的苏式生活》,《姑苏绿,爬山虎的城市故事》,《笛声何处,曲韵园意的苏式地图》,《一城园林看苏州,纪念苏州古典园林入世遗20周年》,《涵养城市,一座江南城市的家教性格》,《绣美山水,智汇高新》,《〈现代苏州〉10周年》,以及《古城之恋,烟火生息的生态之城》。
10.平江路的静谧恍若古城的心灵空间
过去,编辑有想不通的地方,我们总围绕着这个城市的“五官”和“轮廓”,说叨城市格局,园林,运河,讲述她身上的气味和风韵,诉说城市记忆,时代的遗存,再或者谈谈如何依附于她,受之于她,比如智慧的传统生活方式,发展新兴的文创产业,在城市溜达来溜达去等,到底腻不腻味,乏不乏味?可见还是读书太少,见识浅薄,意识迟钝,又焦躁不安了。
推敲、研磨之下,奥妙大概在这不易察觉的斗转星移中。这块平原以原本就有的湖泊、邱峦、溪河设置好了基本格局,朝朝代代再以园林、昆曲、运河、吴歌、刺绣、人杰等有形、无形的棋子随时变换阵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必要时丢卒保车,以调息运势。每每谈及这些话题,总聊不完。大量新东西出现,很多新思路涌现,许多新发展呈现。城市的命脉,国家“新时代新征程”的主旋律,与这些板块、棋子息息相关。
11.独墅湖畔的书香日子
12.创新的基因散布在城市的血脉中
13.好的教育,给苏州孩子启发想象的空间
14.月色下的苏州,繁华红尘
15.波浪起伏的东方心情
16.吴中的风情更添加了现代气质
17.科技新城的绿色智慧
18.白洋湾生态公园
19.梦境与现实,总在每一个园林滋生
当我们偶尔感叹自己可能“错过大好机会”时,可能我们依旧站在中心,或者即将迎来更大的浪潮。你不能觉得一成不变就意兴阑珊,不经意间总有变化发生。
本编辑的领导,车行一路就唠叨一路,“你看看,这都是机会啊,都是机会。你要是待在哪个犄角旮旯也就算了,你是在苏州”。编辑虽然很想翻白眼,可编辑又不得不承认领导说得对。我们身在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全世界都羡慕的新兴市场,更工作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积淀稳如磐石,社会经济日行千里的土地之上,我们今天能够拥有的,最大原因是顺着国运,享受这块土地昨天、今天,还有明天带来的惠泽,而非仅凭借个人才能和付出就能够取得的,更出众、更有才华的人比比皆是,却未必能获得我们所得到的。
2017,感谢这座城市和这块土地,2018,努力不辜负这个时代,不枉费整座城市的心意。
20.东山古镇的山浪年味
21.尹山湖,苏州东南部生态宜居滨湖新城
22.非遗进入每一个苏州人的平凡日子
23.三山人的幸福生活
24.无人机拍摄太湖开捕节
25.苏州园林真是“三生三世”都看不尽
26.一场水上运动与太湖的故事,在菱湖湾悄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