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护理风险预案在PET/CT检查中效果评价

2018-01-12静,朱

关键词:预案我院护士

石 静,朱 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影像科PET/CT室,江苏 徐州 221004)

护理风险是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1]。由于PET/CT检查价格昂贵,患者及家属对检查期望值高,加上目前医患关系相对紧张,如果检查结果未达到患者和家属的预期,极易产生不良情绪,引起纠纷,因此要求科室具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实施护理风险预案[2]。通过回顾我院PET/CT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差错共30起,制定并有效的实施相应的护理风险预案,总结我院PET/CT检查中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对比护理风险预案实施前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PET/CT检查的患者中,出现的护理差错主要有:病人信息录入错误、护理记录不全、发错片袋、核素漏到血管外、注射次数超过3次、核素注射剂量错误、沟通不畅7个方面。

1.2 评价方法

在护理风险预案实施前、后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同时对护士的综合护理情况进行评分。①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不良事件,按照中国医院协会医疗不良事件SH9分类法[3],统计每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②满意度测评:根据谷波通过德尔菲法研制出患者满意度量表[4]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或面对面沟通后填写测评表,发放的测评表需要全部收回,不愿填写测评表的计为不满意,按照5个维度选择,即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计算患者满意度,满意度=(很满意人次+满意人次)/测评总人次×100%。③综合护理情况:护士长对护士熟练掌握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能力,采用演练案例以自制的考核标准进行计分考核,≥85分为合格[5]。主要从护士的预防风险能力、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处理能力三方面。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风险预案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和患者满意度

我院2016年开始实施风险预案后,护理不良事件较护理风险预案实施前有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6.2%,提高到98.80%,满意人数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质量综合考评比较

实施护理风险预案前后,对护士的综合护理情况进行评分。实施后,护理各项考评指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PET/CT检查结果因其安全可靠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但PET-CT检查要求患者严格制动、检查时间较长以及患者日益增加的个性化需求,PET-CT检查护理存在难以避免的风险[6,7]。因此,我们有效的实施护理风险预案,通过近两年的病例验证发现:实施护理风险预案后,不良事件发生量较实施前明显下降,患者服务满意度测评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

受经验性模式的影响,护士在面对护理风险时往往凭个人能力和经验处理,处理结果差异明显。这就需要PETCT检查的护理人员通过护理风险预案进行个人提高。通过阶段性的患者满意度,护理综合评价等方面查找自己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提高,最终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护理质量,并且使得PET-CT检查患者顺利的完成检查。

PET/CT检查的病人和护理工作的特殊性,遂制定护理风险预案是必要的,是有效的。借鉴英国国家患者安全协会制订的风险整合管理理念及方法[8],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了ARRDAPIE八步程序,这种分工明确、团队合作的模式,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因此,综上所述,实施PET/CT检查护理风险预案是PET/CT检查时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检查质量,缩短检查时间,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升患者检查满意度。这对于将来PET/CT检查的护理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预案我院护士
启东市强化预案演练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