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8-01-12黄孝玲
赵 丹,黄孝玲
(1.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部,吉林 长春 130021)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结肠炎性病变,会累及远端结肠和直肠,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等,症状轻重不一,经常发作,比较难以治愈。本文从A院入院的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其中80例作为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剩余80例作为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从而探究出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具体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160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人,在观察组的80名患者当中,男性38名,女性42名,最高年龄为78岁,最低年龄为26岁,对照组的80名患者当中,男性为41名,女性39名,最高年龄为81岁,最低年龄为24岁。两个组的患者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临床型症状。两个分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位置、病情程度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
1.2 治疗方法
采用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主要是服用艾迪沙,每次1粒(1 g),每天服用3次,服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组在服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使用黄苏和白芨各15克,白头翁、蒲公英、槐花各20克,地榆、赤芍各20克,取水煎煮,制成药液,早晚温服,连续服用一个月。不管是西医治疗,还是中西医治疗,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都要杜绝辛辣、油腻,多补充一些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1.3 护理
1.3.1 饮食护理
患者进入医院之后,要多给患者补充维生素、无机盐、蛋白质,给与足够的热量,这样可以防止出现低蛋白血症,强化病人的身体体质,杜绝辛辣、油腻性的食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甚至杜绝食用水果、蔬菜,腹泻严重的减少油的使用量,防止出现肠道的感染,针对一些重症患者要暂停饮食,可以注射营养针。
1.3.2 灌肠护理
在进行灌肠之前,应该与患者进行细致的交流,嘱咐患者排进二便,减轻腹压,从而确保药物吸收的效率。在灌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保持合理的体位,左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屈曲,尽力减少暴露的情况,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然后利用导尿管插入肛门,然后把药物灌入,在灌入的过程中要注意适量,速度要适中。灌肠完成之后,要让患者保持2~3个小时,防止药物的外渗,每20分钟换个体位,增加药物的流动,确保修复的均匀度。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注意患者腹泻的具体情况,根据程度不同可以给与局部热敷,或者采用相应的药物,要认真记录好治疗后病人病情缓解的情况和时间节点,从而更好的对西药治疗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
1.3.3 心理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结肠炎性病变,会累及远端结肠和直肠,经常发作,比较难以治愈,很容易影响患者对诊疗效果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主要就是表现为烦躁、焦虑、神经功能紊乱等,尤其是针对中药灌肠,很多患者有着很强的排斥心理,这就需要强化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向患者讲解过去的经验疗法和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病情痊愈的信心。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对溃疡性结肠炎向患者进行健康宣讲,不仅要对这一疾病常见的症状进行讲解,同时也应该对相关的治疗知识进行讲解,解除患者的心理包袱,让他们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情,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2 结 果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治疗之前,两组的病例评分、症状评分都无显著差异,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病例计分以及内镜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
3 结 论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季节性常见的顽疾,经常复发,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1]。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的效果要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情况[2]。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中药能够直达病处,避免了单纯西药会被胃肠消化酶破坏的情况,安全有效,简便易行,也没有不良的反应[3]。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灌肠的过程中,要注意中药液的用量和技巧,在治疗过程中要逐渐减量,不宜骤停,以免复发或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生冷难消化的食物及情绪波动均会影响疗效或使该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