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8-01-12邹太云
邹太云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二郎分院,重庆 401554)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关键在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血肿压迫,西医治疗缺乏特异性,血浆处于高凝状态,对脑水肿吸收不利,可加重神经功能损伤[1-2]。本研究分析了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组。中西医结合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6~79岁,平均(65.24±2.25)岁。西医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7~79岁,平均(65.92±2.56)岁。
两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
1.2 方法
西医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包括常规吸氧、神经保护剂、降压、调脂、自由基清除剂、利尿剂、抗感染药物等。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方剂:当归、赤芍、生地黄、桃仁各15 g;牛膝、柴胡、红花、川芎、桔梗各10 g;甘草6 g。痰热加川贝母、大黄;肝阳上亢加菊花、夏枯草、风痰上扰证加僵蚕和白附子;气虚加黄芪、桂枝,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转归情况(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转归率除外无效者[3]);不良反应;干预前后患者血肿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两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转归情况相比较
中西医结合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转归情况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基本治愈的患者10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48例,总有效率96.00%;西医组基本治愈的患者6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40例,总有效率80.00%。
(2)干预前后血肿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肿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近,P>0.05;干预后中西医结合组血肿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前后各种指标相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各种指标相比较(±s)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组别 n 时期 血肿量(mL) 纤维蛋白原(g/L) 凝血酶原时间(s)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中西医结合组 50 干预前 26.38±0.25 3.54±0.56 17.73±2.65 30.12±6.13干预后 3.71±0.32#* 2.10±0.21#* 15.25±0.61#* 15.15±0.61#*西医组 50 干预前 26.25±0.21 3.56±0.71 17.02±2.66 30.23±6.12干预后 6.29±0.69# 3.01±0.45# 16.14±0.62# 23.12±3.12#
3 讨 论
本研究中,西医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转归情况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肿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中西医结合组血肿量、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血肿吸收,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1]沈 涌,罗烈岚.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2):337-339.
[2]霍娟勇.血府逐瘀汤与长效钙拮抗剂联合降压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8):801-803.
[3]嵇建刚,等.活血化瘀法对高血压脑梗死的治疗价值探究[J].光明中医,2017,32(18):2608-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