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锑业2016
2018-01-12刘洪吉
刘洪吉|文
2016年,在供给侧改革引领作用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呈现“生产平稳、市场改善、效益增长、结构优化”四个特征,锑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总体上回稳向好。
2016年中国锑工业发展现状
2016年,在供给侧改革引领作用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呈现“生产平稳、市场改善、效益增长、结构优化”四个特征,锑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总体上回稳向好,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生产基本保持平稳
从2016年全年看,中国锑生产基本保持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锑精矿产量为10.8万吨,同比下降3.0%;锑品产量为20.3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分季度看,一季度,受市场持续低迷影响,锑品产量同比大幅下滑,自二季度起,在锑价反弹刺激下,主要锑生产企业产量有所增加。从主产区看,区域分化较为明显,广西地区产量受环保督察影响出现明显下降,湖南、云南两省产量同比下滑,贵州、江西和湖北产量同比增幅明显。湖南、广西和云南三省区锑品合计产量为15.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5.4%;精矿合计产量为1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2.6%。
2.实现利润大幅增长
图1 中国锑精矿产量
图2 中国锑产量
表1 中国锑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单位:千元,%)
图3 国际、国内2016年月度锑均价走势
图4 国际、国内锑均价近五年走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锑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91.5亿元,同比下降3.8%,降幅明显收窄。其中,锑矿采选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9.9亿元,同比下降5.2%;锑冶炼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51.6亿元,同比下降3.4%。
2016年,得益于锑价触底回升,锑行业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12月,中国锑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8亿元,同比增长83.0%。其中,锑矿采选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10亿元,同比增长1.1%;锑冶炼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0.30亿元,同比2015年减亏0.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但利润总额仍然较低,锑行业企业面临的运营压力依然不小。
3.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锑品生产国,锑产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目前已经依托资源优势,形成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大产业基地,基地内的湖南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湖南辰州矿业有限公司、广西华锑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木利锑业公司、贵州东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骨干锑生产企业,锑品合计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较好发挥了各自的区位优势。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锑行业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但包括高纯氧化锑在内的各系列氧化锑、乙二醇锑、锑酸钠以及阻燃母料等深加工产品的占比逐步提高。目前,我国锑深加工技术及设备整体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已形成全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可生产适应不同用途、不同客户及特殊需求的锑品,并正进一步向差异化、个性化、环保型产品方向发展。
4.市场价格触底回升
2016年,从宏观方面看,全球经济依然复苏缓慢,但大宗商品价格同比2015年有所回升,在环保日趋严格、市场预期改善以及生产成本支撑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包括锑在内的有色金属价格触底回升,部分品种回升幅度还比较大,这对于提高发展质量、改善行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从锑行业本身来看,供给有序收紧、下游需求平稳、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为锑价触底回升提供了基础。国内方面,2016年国内2#锑锭年均价为40292元/吨,同比下降8.6%,其中,12月均价为47833元/吨,较2015年1月上涨39.9%。分季度看,1~4季度2#锑锭平均报价分别为:33473元/吨、37509元 /吨、42699元 /吨、47486元/吨,同比分别下降32.6%、下降24.1%、上涨1.0%、上涨36.2%。
国际方面,2016年,与国内锑价基本一致,在国内锑价上涨带动下,国外用户入市采购,锑锭价格跟随大幅上涨。2016年,MMAT标准II级锑年均价为6546美元/吨,同比下降9.5%,其中,12月均价为7334美元/吨,较2015年1月上涨37.7%。分季度看,1~4季度标准Ⅱ级锑均价分别为5347美元/吨、6177美元/吨、7229美元/吨、7432美元/吨,同比分别下降33.0%、下降27.3%、上涨6.8%、上涨34.9%。
锑价触底反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供给有所收缩,供需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修复;二是锑价长期低位运行,有色金属价格普涨,锑价出现恢复性上涨;三是打击走私的力度不断加大,非正规渠道出口量有所减少,出口秩序有所好转;四是收储等相关产业政策助力,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
5.进出口贸易双向增长
进口方面。在锑价反弹刺激下,国内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特别是对锑精矿采购积极性有所提升,原料需求得以释放,改变了近几年进口持续下滑的趋势。从结构上看,进口锑品仍以锑精矿为主。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累计进口锑品约5.55万吨,同比增长24.9%,折金属量3.0万吨左右。其中,锑精矿进口量约5.40万吨,同比增长26.5%,从锑精矿进口国别看,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塔吉克斯坦、澳大利亚、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缅甸,约占全年中国进口锑精矿总量的95%,较2015年有所提升。
出口方面。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累计出口锑品约4.67万吨,同比增长29.4%。从出口结构上看,出口锑品中仍以氧化锑为主,占比超过85%。受打击走私力度加大、出口秩序好转影响,未锻轧锑出口量显著增长。具体来看,2016年氧化锑出口量约为4.0万吨,同比增长27.5%,主要销往美国、中国台湾、日本、香港、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未锻轧锑出口量约为0.6万吨,同比增长41.7%,主要出口到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全年累计锑品出口折金属量约为4.0万吨,同比增长约29.0%。
总的来看,2016年锑品出口形势较2015年明显好转。近几年,中国锑品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进口以精矿为主,中国锑冶炼能力较大,国内原料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精矿来填补供应缺口;二是出口以氧化锑为主,氧化锑在出口结构中占比最大,未锻轧锑和硫化锑占比相对较小,这表明,中国已从以出口初级冶炼产品为主向以出口深加工产品为主转变,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政策环境分析
1.商务部公告锑出口国营贸易企业名单
2016年12月,商务部根据《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公布了2017年锑出口国营贸易企业名单。从名单看,2017年共有12家企业获得锑国营贸易资质,同2015年相比,企业数量和主体均无调整,维持了政策连续性。
2.配额、关税等相关出口管理政策调整
图5 2001-2016年中国锑精矿进口量
图6 2001-2016年中国主要锑品出口量
图7 中国锑消费结构
图8 近年中国锑消费量变化
锑是我国重要的保护性开采矿种,长期以来,在出口环节均采用配额管理和出口关税管理,但随着我国锑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下游应用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锑进出口贸易形势发生了较大转变,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对锑出口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具体如下:商务部2016年第60号公告中,公布了2017年工业品和农产品出口配额总量,其中,未包含锑配额总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关于2017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税委会〔2016〕31号),取消其他锑矿砂及其精矿(26171090)的出口关税。总体上看,此次出口管理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改革方向,有利于我国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通,为锑行业发展营造了更为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
3.环境保护压力进一步凸显
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逐步提高,锑行业的环保压力也愈加凸显,因此,走绿色发展之路,是锑行业的必然选择。新修订的《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对锑行业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分两批进驻相关省区,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同时,《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锑冶炼采用富氧强化熔池熔炼等先进技术淘汰鼓风炉等落后装备,降低能耗,无害化处置砷碱渣,提高回收率。”环保形势的变化,倒逼锑行业企业通过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研发核心关键装备,来提升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以适应日趋严格的环保标准要求,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营形势分析
1.生产情况
2016年,锑行业供给侧改革取得进展,特别是骨干企业在实行弹性生产、优化产品结构、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有效供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企业效益出现恢复性增长,锑行业整体运行情况有所好转。2016全年锑品产量约20.3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总的来看,2016年锑企业生产情况出分化仍然较为明显,大型综合性锑企业生产平稳性相对较好,中小型企业根据市场情况排产,生产弹性较大。
2.下游消费
锑是发展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基础,广泛应用于阻燃、蓄电池及催化剂等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锑消费国,约占全球锑消费总量的50%左右。近几年来,锑下游消费领域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稳”,2013~2016年期间,中国锑消费量基本维持在5.8万~6.0万吨区间,变化不大。
从细分消费领域来看,阻燃是锑最大消费领域,占比超过50%,除传统应用领域外,锑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有所进展,值得关注。
近几年来,中国锑消费结构和消费总量基本保持稳定,2016年锑下游消费较2015年略有好转。经过对相关应用领域消费量进行测算,预计2016年国内锑消费量约为6万吨左右,同比增长3.4%。
当前中国锑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1.扎实推进供给侧改革,不断提升有效供给水平
推进供给侧改革,是锑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中国锑行业仍然面临供过于求、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迫切需要从供给侧发力,不断提升行业有效供给水平。笔者建议:一是围绕提高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开展技术攻关、优化工艺流程,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锑资源;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三是要引导不符合安全环保要求、技术工艺落后的低端产能有序退出,不断提升锑行业有效供给水平。
2.积极拓展下游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中国锑工业承压运行,原因之一就是下游需求支撑不足。供需关系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在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要重视需求侧拓展。笔者建议:一是要紧抓传统消费领域不动摇,积极扩大锑在阻燃领域的应用,推动阻燃立法进程,为扩大锑消费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严格执行相关锑品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杜绝非标产品对正规产品造成冲击,切实维护合规企业正当利益;三是要培育新兴消费领域,满足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锑品的多样性高端需求;四是要进一步密切与下游关联行业的衔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3.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中国锑行业在升级主体装备、优化技术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其他基本金属行业相比,仍存在装备自动化水平落后、环境治理能力偏低等问题,亟须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突破共性技术瓶颈。笔者建议:一是要集中优势力量协同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开发富氧熔炼等先进适用技术,替代鼓风炉粗炼-反射炉精炼传统工艺,提升锑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二是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及成果转化机制,助力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应用;三是要用好用足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推动锑金属高值化应用,引领锑行业迈向中高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