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8-01-12

科学中国人 2017年33期
关键词:电价储能

于秀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秘书长)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因库,同时发挥着调蓄洪水、保护海岸线和储存碳等多种功能。湿地还是人类重要的生计来源,全球约有10亿人享受着渔业、水稻种植、生态旅游等湿地功能。然而不幸的是,湿地功能和价值至今仍未得到广泛认识,被当作“荒地”占用或开垦的案例屡见不鲜。

我认为,湿地“大保护”的核心目标是坚守“8亿亩湿地保护红线”,确保天然湿地“零损失”,对关键水鸟栖息地等实行抢救性保护措施,禁止非法围垦和占用天然湿地,对国家和地方重大建设项目的湿地占用实行“占一还二还三”等湿地恢复措施,确保天然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功能不退化。

湿地“大保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作用。湿地保护涉及林业、海洋、渔业、国土和环保等10多个部门,涉及到省、市、县等各级行政区,单个部门和地区难以完成湿地“大保护”的重任。湿地保护也不能只由政府“买单”,占用湿地的企事业单位也应为湿地恢复买单,依托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等企业应“保护优先”,避免“大开发”对湿地造成新的破坏。湿地周边社区群众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计,应真正践行“可持续”的原则,避免酷渔滥捕和竭泽而渔,各类环保组织(包括草根组织)也应该在湿地宣传和环境教育、提高公众保护和参与意识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总之,湿地“大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必须携手共进。

彭思龙(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

人类自从工业化革命开始,就开始了环境的大规模破坏,包括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对森林的掠夺性开采,化石燃料的超量使用导致的排放、垃圾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从工业化开始那一天就始终存在,世界各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200多年的摸索,非常遗憾的是,问题迄今更加严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抑制。美国和欧洲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尽管在某些细节上有了一些进步,比如汽车排放技术的提高、农药的升级等,但都没有产生本质的改善。发达国家仅仅是通过污染工业的转移让自己干净。中国就不能效仿欧美那样进行污染工业的转移,只能从根子上解决工业生产的方式方法以及生活方式。

围绕这个问题,个人以为生物工程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不断衰落的将是化学工业和依赖化石燃料的生活方式。环境问题的核心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副作用,要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解决现代工业技术的替代。能够给我们启发的是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世界发达,除了其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种类之外,中国饮食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善于利用生物进行转化。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和生物制品打交道,各种食品的制作过程或多或少都使用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最大的特点可能就在于其是环保的,同时通过生物过程,将食物中的有害物质或者不易利用的物质进行合理的转化,在提高食物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食物对人的伤害。农药的使用也可以通过生物技术进行替代。

林伯强(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鉴于储能对人类未来能源的重要性,中国在储能技术方面不能落后于其他国家。因此,对储能的发展需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政府已认识到储能的重要性,启动了储能“十三五”规划课题。但政府应把对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提高到至少与可再生能源相等同的地位,对储能投资(包括储能研究)给予直接补贴或税收抵免,也可以由政策性银行提供优惠利率的贷款。

政府还需要尽可能营造一个支持储能发展的市场环境。目前市场机制存在不足,比如,储能的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虽然一些地区实行了峰谷电价,但峰谷时间段的划分及相应电价的制定还缺乏经济合理性。因此,可以结合目前的电力市场化改革,采用灵活的电价机制,用市场化手段促进储能发展,如扩大峰谷电价实施的范围和优化电价、设定储能电价、允许储能作为电源接入电网等,对储能的电网调频等作用给予合适补偿。

在微观层面,政府也可以有作为。对于储能产业链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链条,集中资源做大做强几家优势公司;可以在维持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补贴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接入标准,要求可再生能源企业必须配置一定的储能容量等方式,来满足供应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促进微电网的发展来间接促进储能技术发展。此外,在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上,支持企业和高校联手,特别要重视系统集成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丘成桐(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国要实现世界意义上的创新,要以兼容并蓄的胸怀、相应的机制吸纳人才。这里所说的人才不仅指中国自己的人才,还包括世界各地的人才。回顾其他大国的创新历程,都离不开对世界范围内人才资源的调度和使用。然而,我们有些大学在机制上还不能营造吸引人才的环境。

创新的另一个基础,则是学术道德。通过一定的机制,针对从大学生、研究生到教授的创新过程进行规范,以保证他们的理想和贡献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一个大学没有一定的制度,对自己的教授和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约束,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目前,抄袭问题依然是困扰中国大学的一个现象,需要正视并解决。包括“合理借鉴”应如何界定,也应在制度上规定清楚。对原创思想的尊重,是创新的起点。

另外,对于鼓励创新而言,合理的考核方式也很重要。中国是一个重视考试的国家,公平的考试制度让无数平民子弟进入高等学府。然而,如果只是用考试的方式考核人才,对创新并不利。只有真正尊重学者,尊重学问本身,才能够将好的学问做成。有了这些学问,创新成果才能真正汇入国家发展的长河。

猜你喜欢

电价储能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出台
考虑用户优先级的云储能用电策略优化
中国储能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储能: 碳中和下的新赛道
国家发改委:今年两次降电价 减轻企业负担470亿元
电力系统中的能量储存技术
LW36-126(W)/T型断路器储能超时复归问题改进方案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