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哲学与中国问题

2018-01-11张恺

党政干部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

张恺

[摘 要]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理论研讨会于2018年7月24日至25日在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党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生活哲学与中国问题”,围绕这一主题,来自全国党校、高校、社会科学院、军队等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本次会议主要研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于何为美好生活的问题;第二,关于如何实现美好生活的问题;第三,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第四,关于应用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生活哲学;美好生活;应用哲学

[中图分类号]BO;B-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10-0017-04

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2018年年会暨第二十一次理论研讨会于2018年7月24日至25日在中共威海市文登区委党校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生活哲学与中国问题”,围绕这一主题,来自党校、高校和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一、关于何为美好生活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那么“何为美好生活”的问题就成为了首要的、基础性的问题,不首先回答这一问题,其他关于美好生活的问题都無从谈起。围绕“何为美好生活”这一问题,与会专家开展了深入交流。

中共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指出,美好生活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他从四对关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人民主体理念,即为人民服务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群众路线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以人为本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关系。美好生活不是外在事物强加来的,而是人依靠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出来的。

辽宁大学王国坛教授将美好生活分为了三个层次:偶然的美好生活、有条件的美好生活和无条件的美好生活,并指出真正的美好生活就是人自由、快乐的劳动。在马克思的构想里,劳动将成为最终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一种权利、一种需要。在此意义上来说,美好生活绝不是坐享其成的,而是靠劳动创造的、实践生成的。

安徽工业大学刘新跃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包括物质性、社会性、心理性三个方面;美好生活的内容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环境三个部分;美好生活的本质特征包括多样性、层次性和发展性三个特点。

山东大学刘森林教授指出,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必须具有现实的实现基础和实现条件,他进而从三个层面对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美好生活价值需求进行了划分。他指出,维持生命的吃穿住行、健康、安全、劳动等基本需求是第一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出于人的动物本性的需要即人的自然需要;提升人的尊严的社会性需要是第二层次的需要,这层需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所列入的那些价值需求;超越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追求更高价值的“超越性需要”是第三层次的需要,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爱往往与艺术和人文联系在一起的崇高价值等,构成第三层次的价值需求。

大连外国语大学王桂泉教授区分了美好生活和幸福生活。他认为美好生活应该同时具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是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的主要区别。幸福生活主要是在主观层面或精神层面来说的,是一种“小美生活”。而美好生活则是一种“大美生活”,具有鲜明的社会性。

吉林省委党校王海英教授为如何衡量美好生活提出了一个标准,指出,如果没有德性的标准,美好生活不会存在。她认为自由主义站在价值中立的角度否定追问美好的可能,同时以形式的自由扼杀了实质的自由。这一困境要求社会生活以儒家德性标准为导向。在儒家视野里,德性内在于人性。德性不仅因其发端人心促进互惠可以获得普遍认同,而且作为人唯一自主的行为选择赋予人以真正的自由。因此德性应当作为美好生活的内在尺度。以德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才能以道德主体彰显人性高贵,方可实现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并可期许人类拥有和谐共荣的美好未来。

安徽大学郑明珍教授提出,要把美好生活放在主体、客体、实践三个层面来理解。认为美好生活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思想的中国话语解读,既然马克思承认有“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那就是说美好生活就有主体和客体关系。从人是美好生活的享受者又是创造者来说,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从美好生活的源泉和动力层面上说,其客体是社会。此外,美好生活还要靠实践来创造,靠奋斗来实现。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鲁世山教授认为,美好生活是主客观的有机统一。他指出,美好生活属于生活感受的范畴,是人们对生存状态的一种自我感受和评价,是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达到或超过梦想的境界所产生的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因此,美好生活是一种建立在客观的生活条件和水准之上的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价值评价,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生活感受。

中国人民大学臧峰宇教授主张要坚持对美好生活进行追问,追问我们不能失去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要始终坚守的东西,才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华侨大学薛秀军教授对美好生活从历史、现实、价值三个维度来进行阐发;内蒙古赤峰市委党校杨晓晨副教授认为美好生活离不开和谐,主要是男女的和谐;黑龙江省委党校孙晶提出,美好生活是对应然生活的追求。

二、关于如何实现美好生活的问题

正如马克思那句经典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明确了“何为美好生活”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如何实现美好生活”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与会专家和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中共中央党校董振华教授指出,美好生活一定是在实践过程中生成的。他认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是“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外在之物赋予的,而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是在过程中生成的,这一生成的过程就是人之为人的过程,是“存在”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实践”,就是“生活”。因此,人的美好生活只能靠人自己的感性的活动即实践来创造和生成。此外他还补充道,德国哲学通常将事物划分为物质的和社会的两种属性,社会生活就是精神生活,所以实现美好生活还要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追求精神的家园。

安徽科技学院王有炜教授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党的理论创新取得新成果、党和国家奋斗目标有了新布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而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政治判断,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取得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取得比较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发展积累和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因此要通过“四个自信”为美好生活奠定发展的基础、理论的基础、制度的基础和文化的基础。

鲁世山教授认为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社会和个体共同创造。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既包括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又包括改造内部世界的实践,这两种实践共同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各种必备条件。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主要包括要创造出必要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条件、生态条件等外在因素,这种实践不是靠个体自身努力就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共同努力。改造内部世界的实践就是要创造出人内在的思想修养、道德境界、智慧德性、感受能力等内在因素。这种实践虽然也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但是主要需要个体自身的内在努力。

薛秀军教授从三个方面提出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第一要通过逆向思维,树立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克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美好的部分;第二要通过实践思维,保持战略定力;第三要通过舆论的管控。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委党校金英教授提出,要通过法治来保障和实现美好生活,并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例来说明。她认为中国道路是美好生活的诠释凝练,美好生活是中国道路的成功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内蒙古71年来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内蒙古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创造力,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入了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建设,在中国道路上继续阔步向前,彰显美好生活。

杨晓晨副教授提出,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男女两性的平等以及家庭的和谐发展,要通过推动男女平等来共创美好生活。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的时代背景下,从性别平等的角度出发去审视男女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美好生活的创造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董德刚教授突出人民主体论思想,强调美好生活要靠人民自己作为主角来创造。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朱有志教授提出要在矛盾、斗争、革命的逻辑中进行把握。臧峰宇教授认为美好生活应当充分的发展,并且要注重内在的统一。山东省委党校张友谊教授提出,美好生活要通过新实学引领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徐斌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从生活儒学的角度提出,美好生活要在解构传统文化中进行新的文化建构。中国医科大学于淼教授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告诉我们大学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书刚教授提出,哲学要跨越“三个陷阱”,应对挑战,引领美好生活。江西省委党校黄谋琛副教授认为,美好生活需要哲学出场,没有哲学就没有美好生活。

三、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

《易经》中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刚开始时都是进行形而下的追问,往前发展到了最高层次则是形而上的追问,也就是“问道”。我们探求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其实就是对美好生活进行形而上的追问。围绕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这一问题,与会学者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

刘森林教授用虚无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美好生活,为我们思考如何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新的深刻的视角。他认为,我们不能仅仅从物质层面理解美好生活,那样会陷入资本主义的权力追求之中,放弃中国古老的道德、美德和人文价值,极易陷入虚无主义的蚕食,使美好生活陷入唯利是图、精致利己主义的漩涡。一旦陷入虚无主义,会导致崇高价值和基本价值两大层次的坍塌与陨落。刘森林教授强调,当前虚无主义正以更加严重的形式在全世界蔓延,失去崇高价值规约的虚无主义非常令人担忧,失去基本价值规约的虚无主义更加令人担忧!没有两类价值规约,放任给虚无主义的“美好生活”,绝不应该是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甚至不能成为最为基本的“美好生活”。

西北大学胡军良教授通过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阐释我们该如何重构为美好生活提供应有的分析框架和文化基础。他指出,哈贝马斯对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生活世界”话语进行了哲学重构,将其视为一个有意义、自主以及道德选择的世界。较之于胡塞尔,哈贝马斯彰显了生活世界的语用学与主体间性维度,且将胡塞尔生活世界的先在性、非课题性特质改置为交往行为的运行视域。较之于许茨,哈贝马斯更为注重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关联,拓展了生活世界理论所端赖的社会语境。在生活世界的结构问题上,哈贝马斯对之进行了系统性重构,基于文化、社会、个性互涉的意义语境,将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相关涉,进而使之成为兼具描述功能与批判意义的哲学概念。面对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症候,哈贝马斯重塑以理解为取向的语言交往机制,旨在抗衡非语言的控制媒介,重建合理化的生活世界。

武钢党校徐厚德教授通过哲学本质的追问,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始追问,追问哲学到底应该怎样理解美好生活。

四、关于应用哲学的基本问题

应用哲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哲学传统,如今也正成为愈加受人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次研讨会不仅探讨“生活哲学与中国问题”的主题,还有部分与会学者针对应用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也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韩美群教授从文化传统与价值观良性互动人手,通过中国特色的文化道路,从整体性的角度,从中华民族这一大的视野来告诉我们美好生活创造的文化路径。她认为价值观与文化传统相辅相成、耦合互动。一方面价值观是文化传统的灵魂与核心,另一方面文化传统又是价值观生成的重要沃土,价值观内生于文化传统。由此她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动力。

徐厚德教授提出“如何让哲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哲学”哲学怎样才能成为哲学?他认为哲学的命运似乎极其特别,以至自有哲学以来,人们对于什么是哲学一直存在着争论。因此,让哲学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哲学,还是有必要讨论或澄清的重要问题。在徐厚德教授看来,可将什么是哲学简明地定义为,哲学是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思辨学问。

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汤柱国副巡视员介绍了有关宽窄哲学的概念和内容。宽窄哲学亦有宽窄,既包罗万象,又万变不离其宗。宽窄是空间的形变,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折射反映,包含着美学、数学、心理学和物理学等丰富知识,是对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最深刻、最生动、最简洁、最明了、最高度集中的概括和体现。它蕴含着辩证统一的哲学思辨,蕴含着洞悉世事的中庸之道,蕴含着和谐统一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臧峰宇教授从历史的大势中把握历史哲学,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行一个形而上的追问,从历史过程中看到现实。朱有志教授从应用哲学与哲学的应用,应用哲学应该怎样发展这一宏观的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张友谊教授提出了新实学,通过新实学来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哲学的基础以及方法论的根据。黄玉顺教授从生活儒学的角度来探讨哲学如何在美好生活中应用。朱书刚教授对应用哲学研究的历史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梳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
电视剧《美好生活》2·28播出
发展社区成人教育,建设现代美好生活
良好生活习惯是美好生活的基础
十个普通中国人畅谈“美好生活”(关注十九大)
“美好生活”的路上,车是什么样子的?
卖套房子半生无忧?谁摧毁了北京精明夫妻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