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为什么劝不住180家企业来中国?

2018-01-11谢芳崔妍

东西南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奶酪关税特朗普

谢芳 崔妍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11月1日晚上中美两国元首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及其他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电话里,两国领导人都提到了一个共同话题,那就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我支持美国企业积极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朗普在通话中如是说。

尽管在中国经贸摩擦背景下,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官方对进博会态度颇为暧昧,但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本次报名参展的美国企业已近180家,数量位列全部参展国家的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韩国),涉及高端制造、智能装备、农产品、文化体育等领域。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或机构报名参展,其中更不乏高通、微软、迪士尼、英特尔这样的商业巨头。

美国企业为何如此积极参加中国进博会?在美国一段时间的“四处树敌”背景下,美国企业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近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通报,公司将于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裁员。预计此次面临裁员风险的员工将达到7万左右,而福特公司目前在全球的员工总数才20万人。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预测,在不考虑其他国家给予报复措施的情况下,美国对汽车产业加征关税也将导致国内19.5万人失业。

大企业尚且如此,美国中小企业的日子更为艰难。一些为响应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归”号召、已将制造业务迁回美国的中小企业表示,关税给他们的生意带来的是伤害,而不是帮助。

迫于形式,“劝不住”自家大批企业参展的特朗普,这次也只能“点头”了。

首当其冲的制造业

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惩罚性关税,并在签署仪式上表示,“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来说,钢铁和铝行业的强大是至关重要的,没有钢铁,就没有国家”。

此后,又陆陆续续推出各种所谓的“惩罚性关税”。

6月,几乎所有被新关税波及的国家都进行了回击。其中,欧盟对一系列美国出口商品施加了25%附加税,墨西哥对部分美国商品开征最高税率25%的关税,加拿大则对总值约128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彼时,美国商业内幕网站就此报道,提高关税或许能暂时提振美国的钢铁企业,但最终损失将远超收益。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也跟进报道称,很多美国制造商表示,加征关税造成的钢铁、铝和零部件成本增长以及其他国家的报复措施,将导致美国被这些市场拒之门外,这让他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暂停招聘和投资。

有分析认为,美国失去的就业岗位要比增加的多得多。世界贸易咨询公司发现,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以这些金属为原材料的制造业将获得3万个岗位,同时却将损失40万个岗位。这也让特朗普宣称的“让制造业重回美国”落空。

前面提到的福特裁员正在印证这一数据。

要知道,近几年,中国一直是美国三大主流汽车品牌——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最大海外市場。据相关媒体统计,2017年这三大品牌仅乘用车部分在中国的销量就达到304万辆。中国市场对这三家美系车企的营收贡献,也早已超越了美国本土市场。中美合资整车企业,以2016年的数据为例,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中国汽车整车行业的17.02%,利润总额占比16.57%,年产量占比18.20%。可以说,中国市场对于美国汽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美国突如其来的加税打破了这一现状。中国做出反击,对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征收40%的关税。

在原料成本和销售市场的双重打击下,美国汽车制造商苦不堪言。通用第二季度实现了24亿美元的利润,但同期成本却增加了3亿美元,这让投资者担忧不已。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查克·史蒂文斯表示,“原材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是铝和钢”。

7月份时,福特公布的报告显示,第二季度盈利的1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50%,原因是中国市场的销售疲软。

商品成本上涨了,消费者自然要多支出。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就曾在专栏文章中表示,新关税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并认为他们实际上是在对国内加税——“由于今天美国消费者购买的许多东西都是用钢或铝制成的,因此25%的关税可能会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是对低收入家庭的累退税”。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助理伯鲁斯亚克向德国公共媒体《德国之声》表示:目前实施的加税政策,可能使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多花费112美元,无论贫困还是富裕,所有家庭都会受到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购买电子产品、化学产品、塑料和橡胶制品以及金属制品的消费者”。

具体来看,美国人民热爱的可口可乐的成本就在显著上涨。

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可口可乐公司CEO詹姆斯·昆西表示,可口可乐正面临着特朗普总统对钢铁和铝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我们不得不在今年年中和我们的饮料罐合作伙伴一道,提高我们汽水饮料工业的价格,尽管这非常少见。”詹姆斯·昆西说,“对钢铝等金属征收关税是导致我们提高价格的诸多因素之一。”

此外,玩具产业和服装产业也受到影响。

美国行业贸易集团玩具协会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销售的玩具中约有85%是在中国生产的。而现在,孩之宝(HAS)首席执行官布莱恩·戈德诺已经与分析师讨论将生产从中国转移出去的问题,但他明确表示将转向其他低工资国家,而不是回到美国。同时他也表示,即便只是将其中国产量的很小一部分转移到其他地方,也需要数年的时间,毕竟“他们没有基础设施或供应链”。

据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数据,其时装业中41%的服装、72%的鞋类、84%的配件,都来自中国。

美国婚礼和舞会产业协会主席斯蒂芬·朗认为,美国早就失去产品制造能力,一旦实施关税,价格就会上涨,销售额下降,最终导致美国分销和零售业务成本上升。“如果真的课税,我们就无法在美国制作婚纱和舞会礼服。没有人会愿意做这项工作。我找不到会做手工钉珠的人”。

忧心忡忡的养殖业

养殖业也不容乐观,产品销路的桎梏越来越沉重。拿乳制品来说。据估计,2017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乳制品产值高达5.7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达到49%。

“中国一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合作伙伴,”美国乳品出口协会副主席杰米·卡斯塔涅达表示,“如果双方的冲突继续恶化,美国乳制品行业的损失将超过10亿美元。”

以“世界奶酪之都”美国威斯康星州为例,这个拥有8500多个奶牛牧场的州,撑起了全美奶酪产量的半边天。人们常说,连威斯康星的牛羊都知道,它们产的奶会被制成最好的奶酪,然后销往世界各地。

可口可乐正面临着特朗普总统对钢铁和铝加征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肉类产业日益增长的产量,已经堆满了专门用于储存肉的仓库。

著名的萨托里公司有着近76年的历史,是美国纯手工奶酪经典品牌,在威斯康星州有超过100家的牛奶供应农场。这家公司在过去的几年里荣获了200多项奶酪专业奖项,其地位与产品品质可见一斑,也有着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目前,萨托里公司在国内雇有约500名工人,基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部分群体开始尝试食用奶酪,他们销至49个国家的出口业务增势迅猛。

但被关税“搅局”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受关税政策影响,萨托里公司的奶酪价格上涨,客户们不得不寻觅其他供货商,这便宜了欧洲的一些公司。其董事长杰夫·施瓦格尔忧心忡忡:“如果出口市场的大门被关闭的话,到时候我们只能把自己辛辛苦苦生产的牛奶倒进田地里。”

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中那些被倒进河里的牛奶。实际上,美国的部分产业确实像那时一样出现了供应过剩的现象。

“我觉得乳制品行业的每个人现在都有点紧张。我们根本不确定到底会发生什么。”威斯康星州一家小型奶牛场的经营者罗杰·梅雷尔也感到十分焦虑,“特朗普试图让其他国家向他弯腰,可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梅雷尔还表示,这不仅仅针对乳制品,猪肉、大豆、玉米、家禽等等都是如此。“我们需要他们(海外市场),他们需要我们。”

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美国乳制品生产商目前拥有13.9亿磅过剩的奶酪。如果把这些多余的奶酪分给美国公民,那么每个人拿到的奶酪都将超过两公斤。

肉制品行业也存在着类似的过剩。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最新数据,美国的牛肉、猪肉、家禽和火鸡的冷藏库存量已超过25亿磅。换算过来相当于11.3亿公斤,即113.4万吨,大约和12600头鲸鱼一样重……生产商的仓库都要装不下了!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尽管美国消费者对肉类的需求正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并不足以赶上生产的速度,这使得美国肉类行业越来越依赖出口。

然而,作为美国肉类的最主要买家,中国和墨西哥都对美国的猪肉产品加征了关税,以应对美国对钢材、铝等商品的关税政策。其中,作为美国猪肉出口的最大市场,墨西哥征收的关税从6月的10%上升到了7月的20%。这使得美国火腿、猪排和肝脏在这些国外市场变得更为昂贵,销售开始减缓。

海外销售的放缓和国内库存的上升威胁着肉类加工厂以及牲畜和家禽生产商的利润。自5月底以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瘦肉猪期货价格已经下跌了14%,最近美国农业部更是发布了猪肉对中国零出口的数据。

对此,特朗普政府倒是很乐观。美国农业部秘书长桑尼·柏都表示,政府知道畜牧业生产商可能会因报复性关税的影响而面临财政困难,但在新的贸易协议下,美国这样的“农场国家”将更加富裕。

美国媒体笑称,“更富裕的表现”,可能就是有吃不完的奶酪和肉吧。

人心惶惶的种植业

再来看看种植业。

据路透社报道,7月2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用120亿美元补贴在全球经贸摩擦中受影响的美国农民。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分析认为,该计划旨在确保美国农民和牧场主——支持特朗普和共和党人的关键选区——不会在政府奉行激进路线而导致的经贸摩擦中首当其冲。

当然,公众对此是不买账的。

“就让我把这事儿说个明白吧:特朗普加征关税是想保护美国经济免受外国产品的侵害,现在他倒是给了农民120亿美元,来补偿他们在这一个月左右以来因为征收关税而带来的损失。也就是说,这个旨在保护美国经济的关税政策,现在却反倒让美國纳税人掏钱补贴给我们种粮食的农场。所以,我们现在花在口粮上的钱比加征关税之前还多。哇!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美国更伟大了。干得好,特朗普。真是等不及要看看下一个他想‘拯救的产业是什么了!真是个经济天才啊!”

“所以说……除了要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为进口商品花更多的钱,美国人交的税还要用来抵消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我怎么觉得我们好像亏了两回呢。”

也有舆论认为,特朗普政府在农业问题上“出手”,足见经贸摩擦背后美国农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多个角度的现状,显示事实似乎的确如此。

根据《纽约时报》网站的报道,一个农场小组的研究估计,美国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种植户已经在经贸摩擦中损失了130亿美元,比政府提议的补贴金还要多。要知道,美国14个州对华出口最多的产品是农产品;26个州对华出口产品中,农产品排在其对华出口全部产品的前5位。

拿美国的大宗出口商品大豆来說:2017年中国进口量达到美产大豆总量的31%,也就是说,美国收获的大豆中,每3排就有1排出口到中国;2017年美国大豆出口总量价值216亿美元,其中124亿美元来自向中国的出口,接近总量的六成。

而最近,美国政治新闻媒体《国会山报》发声:美国大豆种植者警告说,特朗普总统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将对他们的行业造成“严重损害”。

美国大豆协会(ASA)则不断呼吁政府重新考虑关税政策,并表示,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的价值在10年内增长了26倍;预计在未来10年,中国对大豆的需求将占据全球大豆贸易增长的大部分,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的未来销售至关重要。

从农民个体那里,也能听到一片哀嚎。

密苏里州的一位第五代牧场主卡莲娜·布鲁斯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吐槽经贸摩擦:是我们农民让特朗普当上了总统,可现在他的经贸政策快让我们窒息了。

在《纽约时报》网站的视频中,一位曾给特朗普投票的俄亥俄州的农民克里斯多弗·吉布斯讲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不得不告诉你,总统先生,这十分的伤人。这(经贸摩擦)正在伤害我们的远景未来。”

犹他州农业局局长、第六代农场主罗恩·吉布森在接受CNN采访时坦言:“我多希望有一天早上,特朗普总统能醒过来,然后在凌晨三点半发出一条推特说,(加征的)关税取消了。”但是“我担心的是,即使他发了这条推特,世界各地的买家们就会回到美国农业市场了吗?他们会不会因为这场一团糟的经贸摩擦而对我们失去信心,以至于我们再也没办法挽回我们的客户?”

美国“再次伟大”了吗?

美国的各行各业能不能挽回昔日客户,仍是未知数,但美国退出的那些“群”,应该是很难挽回了。自2017年1月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就开启了“一言不合”就“退群”的操作。

事实上,高喊“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一直将增加制造业就业机会、削减贸易逆差作为“伟大”的标准与追求。这也是他挑起经贸摩擦的主要目标。目前看,特朗普增加就业的美好愿望暂时落空了。那么,最直接的贸易逆差呢?

也不乐观。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中国9月对美国贸易顺差为341.3亿美元,创下新高。

也就是说,秀了一通操作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

美媒VOX新闻网站就此发文称,9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比去年同比增长13%。这使得美国今年以来对华贸易逆差达到2258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大幅增加约300亿美元。虽然未来几个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可能会缩小,但目前看来,这些数据对特朗普并不是好事。中国对美国创纪录的贸易顺差表明,特朗普的战略“正在失败”。他也可能为此付出高昂的政治代价。

毕竟,中期选举近在眼前了。

总体来看,中美经贸摩擦正如新闻发言人华春莹所说,是“一场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强权与规则之战。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坚决抵制单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规则”。

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任何一国奉行单边主义,都将波及诸多国家,并给包括本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带来伤害。

那么,美国与中国,乃至其他国家的经贸摩擦终将走向何处?

英国《卫报》的评论寓意深刻:大多数人都已经意识到,国家的获利需要依靠国际合作,并遵守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

(刘叶青荐自瞭望智库)

华春莹

猜你喜欢

奶酪关税特朗普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小老鼠吃奶酪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
小老鼠吃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