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最好的老师
2018-01-11吕江宾
吕江宾
摘 要: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兴趣,是很难主动投入做好事情的。作文亦如此。好多学生一听写作文就皱眉头,喊头痛,离开作文书就马虎咬天无从下手,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对作文如同嚼蜡乏味造成的。爱迪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写作、自觉自愿主动写作,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有心;搭建;展示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观察生活,写生活作文,做生活的有心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怎么能做出可口的好饭呢?同样的道理,没有写作素材怎能写好作文、怎能不头疼呢?那么,这“米”从哪里来呢?天上不会掉馅饼,它来源于生活。为此,我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生活作文。我告诉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只要我们和大自然交朋友,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你就会觉得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我们的生活是多么丰富,世界万物在你的眼中都赋予新的生命,你就会有不吐不快的感觉,那写作文还有什么难的呢?总之,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之养成体察生活美的良好习惯与能力,在教学中大力提倡写生活作文,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鲜明的写作个性,克服学生无话可说写作头疼的问题。
二、评比鉴赏,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学生的每篇作文都有可取之处,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批阅,轻描淡写地写上几句评语就万事大吉了,而应着眼于抓住作文的闪光点予以表扬,展开评比鉴赏。具体做法是:
1、分组评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鼓起写作的信心。我的做法是分组评赏,老师参与其中。对作文的成功之处先自己读一读,说一说,然后小组成员七嘴八舌议一议,共享作文大餐。对较差的习作存在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原因,让学生来出谋划策,看如何改进,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实践证明,这种分组评赏,既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也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大有裨益。
2、教师评赏。教师精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不仅要在课堂上让他们朗读自己的习作,获得同学的掌声,更要在评语中体现。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单纯为评作文而评作文,更要注重写鼓励性的评语。重视眉批,详细分析作文的得与失,使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这样学生会信心更足,兴趣更浓。我的学生在随笔中写道:“老师的批改让我明确了作文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老师激励性的评语,更让我满怀信心,下次我还要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三、營造写作氛围,搭建兴趣写作的平台。
1、建立图书角。要求每个学生把优秀图书带到班级来,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拓展阅读视野,为写作积累写作素材。
2、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多读书的同时,抄写好词好句好段,让他们记熟和运用。如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让学生诵读摘抄背诵,增加他们的积累库存。
3、展示佳作。平日把学生的佳作登在黑板报上,或在“学习橱窗”里贴出;学期末把佳作积累起来,汇编成作文选。这样,既表彰了佳作,又交流了写作成果。
总而言之,要想解决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