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2018-01-11周思若
周思若
摘 要:语言与文化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在跨文化意识的背景下,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针对汉语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层次,从而推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教学现状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
当前全世界把汉语当做第二语言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超过一百个国家设立了汉语课程。汉语课程通过各种教学模式(尤其是孔子学院),将对外汉语教学推向了高潮。由此看出,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运用跨文化意识进行教学还相对较少,也很少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很多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往往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理解存在思想上的隔阂,这样不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虽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定性教学与定量教学都离不开文化学习的进一步发展,不过对跨文化意识的运用,实际上还是需要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并且在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
随着当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实际已成为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一个热点话题。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是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文化背景差异下的人际交流。
(一)跨文化意识的阻力:跨文化冲突
文化是每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在各自的历史长河里创造了一种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具体表现为不同的民族习俗和宗教习惯等。因为不同的文化个性,就容易在交流过程中产生阻碍,这种阻碍实际上就是跨文化意识中的阻力,也就是跨文化冲突。本文主要就中西方文化冲突作出以下分析:
首先,中西方隐私观念存在冲突。相对于中国人,西方人更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所以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往往很少提及私事,也不喜欢他人干涉私生活。而中国人的隐私观念则较为薄弱,他们乐意在公共场合中谈论个人情况、分享个人观点。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语的交流和西方文化之间就存在观念冲突。
其次,中西方时间观念也存在冲突。在中国文化背景中,时间作为一个概念,相对而言比较模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时间观念较为随意。西方国家时间观念则相对较强,而且把时间观念和金钱观念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汉语的一些时间表达上,相对体现出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于时间控制上的随意性,这也是中西方文化背景冲突的一种具体体现。
再次,在饮食文化方面,中西方表达方式存在着冲突。中国人在饮食方面通常表现出热情好客的特点,会主动给客人夹菜、会劝酒等。但是这样的习俗在西方文化背景中则相对难以接受,因为西方人注重个人权益,一般不会强人所难。所以在饮食的过程当中,中西方文化也表现出一定冲突。
最后,中西方的礼仪用词有所差异。在日常的汉语表达中,常强调对自己使用谦词,对他人使用敬语;在受到他人表扬的时候,言语中往往会谦虚一番。但在西方文化中则很少会谦虚礼让,虽然在某些方面也会表现出感谢之意,但较少在言语表达中使用谦词。因此导致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一些西方人很难理解汉语中谦词的使用规则,并认为中国人在使用这种词语时,并未诚实表达个人观点,但这却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文化体现,核心就是一种礼让与谦虚的美德。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对外汉語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比较不同文化的特点与差异。在培养这种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要全面深入学习中国文化。汉语学习者来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也有较大差异,只有充分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针对这些差异进行对比式教学,才能够让学习者掌握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对外汉语教学不但要结合跨文化意识,还要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在尊重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别国文化,才能够更进一步地让汉语进入到汉语学习者的生活中。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都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也可能导致误解,所以只有尊重文化差异,才能够让汉语赢得尊重,使对外汉语的教学更为顺利。
对外汉语教学还应注重礼貌性原则。在跨文化教学过程中,只有坚持合作原则,坚持礼貌性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让对外汉语教学更加大方得体。对外汉语教学并不能够唯汉语独尊,应该充分地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同时赞赏他们的民族文化,获得他们的支持。这也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所需要注重师生合作关系,只有坚持这种师生合作关系,才能够让对外汉语的文化精髓,真正自然地进入到学生的日常交际里。
三、结束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是尤为重要的。在跨文化意识的主导下,根据学生者的文化背景,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才能够更好地在跨文化意识以及文化冲突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汉语学习归根结底还是语言学习。但对外汉语教师只有把文化植入到语言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与文化的辩证统一特点,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文利.浅析泰国小学生汉语教学对策[J].亚太教育,2015,0(35):237-238.
[2]庞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求知导刊,2015,0(15):86-87.
[3]李佑丰,李美阳.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4(1):11-13.
[4]龙叶鸿.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北方文学:下,2013(9):234-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