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贸易的风险管理
2018-01-11孟艳平
孟艳平
大宗商品贸易具有商品种类多、行业跨度大、地域覆盖面广、资金占用大、货权管理难、利润率低等特点,风险点多,一旦发生风险往往损失巨大。因此,商品贸易企业需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不断加强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完善内部风险防控措施,才能避免损失,保持企业健康发展。
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需要全面考虑商品交易流程和内部管理流程上所有可能发生的主要风险,从存在哪些风险、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引起风险的原因、风险后果及程度、风险识别的方法等五个方面重点关注。
有效的风险识别应当能够清晰地列明企业面临的各种主要风险,具体包括:政策风险、货物流动性风险、价格风险、违约风险、货物安全风险、财务风险、内部管理缺陷等方面。
风险评估。在识别风险后,需要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使之能够准确描述或计量。评估的内容有:风险发生的频率或概率、风险的重要性程度、发生风险的不利影响等。
风险评估应结合公司目标进行,只有明确了目标,管理层才能对交易风险做出选择,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控制风险。公司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合规性目标、资产安全目标等。
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制定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风险应对一般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四种策略。
风险防范措施依据应对策略来制定,公司管理层需要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对风险可能性的影响效应以及成本与收益的匹配,并选择一种或多种风险应对策略。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
风险控制是长期性、系统性的一项工作,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应当把立足于风险预防的风险管理贯穿于经常性的经营管理之中,有效防范和控制公司内部管理缺陷风险、商品交易过程风险和财务风险。
内部管理缺陷的風险控制
风险意识管理。风险意识与风险发生的概率呈现负相关。因此,广泛地建立风险意识是风险控制的基础。
企业应设立风险管理机构。通过合理分工,使内部决策机构、管理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的权责及其相互关系得到明确,确保本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连续、有效。
要树立全员风控的意识。从员工到部门负责人,从业务、风控法务部门到最高决策层,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子公司都是风险控制的主体,都要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承担风险控制的责任。从操作层、管理层到决策层,每一个层面都不能出现责任缺失。
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在日常管理中经常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巡查,以定期考核促进公司层层把关、人人风控的局面。风险控制既要体现在战略决策中,更要落实于执行的全过程,执行力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风险报告制度。对每项新业务都要进行风险分析,并形成书面报告存档。业务单位在提交新项目风控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合作者的情况、产品情况以及相关环境的分析;项目操作模式:包括操作方法与程序;存在的风险点:包括政策变化风险、货物流动性风险、价格波动风险、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货权风险、汇率风险等;风险的管控措施;项目立项部门对项目风险是否可控的明确判断。
风险责任管理。建立风险损失责任管理机制。具体包括合同管理、商品采购、销售和服务、资金收付管理、库存保管、保证措施落实等重要方面,因故意或过失、内部控制缺陷、执行不力等造成经济损失或重大不利影响的,落实责任追究。
交易过程的风险控制
合同管理。文本审核。在合同签订前,业务部门配合法务部门对交易对手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资信状况等情况进行审查,并对合同中与标的相关的内容把关。公司签署的所有合同应经过法务部门书面审核或使用经过审核的标准化合同文本。业务部门或法务部门对合同条款有不同意见的应提出修改意见。
合同履行。业务部门负责动态跟踪交易对手的履约情况,与合同有关的证据完整留存。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必须先报告审批,并有书面的变更或解除协议。
纠纷处理。发现交易对手有违约情况发生时,业务部门、业务人员应立即报告,在公司风控法务部门协助下积极通过协商方式解决。需要通仲裁或诉讼解决的,公司风控法务部门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证据,必要时采取申请证据、财产保全等措施。
采购管理。业务部门重点关注采购商品品种、数量、价格适当。制定规范的商品价格会商和确定机制,合理降低商品采购成本,向供货商争取保价政策。
建立采购商品质量验收标准制度和质量纠纷解决机制,保证采购商品质量;建立退换货机制,保证滞销、剩余商品及时退货。
选用双方接受的、最适合企业和业务的货款结算方式,做到采购价款结算及时、准确。
销售管理。实行计划管理。销售计划要有一个总体目标,在总体目标下进行细化分类,避免没有计划或计划不合理,尤其要避免因业绩压力而盲目扩大销售规模。
加强市场调查。了解整体市场形势和细分市场状况,确定公司的目标市场,再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匹配与销售目标相适应的信用方式。
建立动态管理的客户信用管理机制。筛选信用度较高、管理规范的客户发展业务;防范销售业务员单独掌控客户资料,信用档案和客户资料要与销售部门相对独立,防止销售人员因离职而造成客户流失。
合理确定销售价格,建立公开、透明的定价和调价机制,由专家、经理、销售人员通过市场调查确定销售价格。
存货管理。确保入库、出库商品按质量、数量、品名等逐一检查,与采购合同、订单约定一致,财务业务账及时完整记录。
入库管理。采购部与仓储物流部门做好接货入库工作,商品进库时,仓储物流部门应现场查验商品入库实情,并完成入库信息填报。由第三方仓库提供仓储保管服务的,采购部门须跟踪第三方仓库及时提交仓单,同时将商品入仓单转交公司采购和财务部门。endprint
货物保管。仓储物流部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和盘存库存商品,审核库存商品是否按规定存放,数量、规格是否与财务库存账相符。商品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注意判断在储存条件对货物的影响程度。提交仓库检查情况的书面汇报,需要与第三方仓库进行交涉的,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出库管理。按销售合同约定办理商品出库、发运后,仓储物流部门应做好对运输途中商品的实时跟踪,及时和客户办结交接手续,客户对接收商品的确认单,交财务、销售等相关部门记账。
财务的风险控制
资金管理
计划管理。财务部门按期进行资金流量预测,根据实际回款情况、资金支出用途,编制各部门/子公司年度和月度资金预算计划。
收支管理。各部门/子公司所有经营活动的资金收入必须全部存入公司银行账户,财务部门负责监督所在公司经营活动资金收入的入账情况,防止截留挪用。明确资金运用审批流程,公司分管領导、财务部门负责人对资金开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审核。资金支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层管理,事前有计划,事中有审核,事后有检查。
资金监控。总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或财务部门定期开展资金检查和管理工作,重点检查资金使用的流程是否合规、业务合同是否完全履行、应收款是否正常、预付款是否合理和必要等。
信用管理
实施客户信用管理,目的是有效提升客户的质量,减少应收帐款的回收风险。根据资信状况,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客户实行差别化的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通过信用管理,改变客户的习惯,分级筛选客户,最终使公司拥有一个稳定守信的客户群,提升公司形象,改善生存环境,对企业发展起到长期推动作用。
客户信用管理要防止简单化,重点在资信调查、信用评价、额度管理、档案管理、定期检查、风险预警、风险处置等方面关注实质性内容。
保险管理
以赊销为支付条件的出口客户或以小国家、小银行开立的信用证为支付条件的客户,应该对客户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获信用保险公司批准的客户,严格在规定限额内操作,业务部门建立额度管理表;凡申请投保信用险而未获批准的客户,一般存在不良付款历史的可能,要避免盲目发货。
业务部门要关注信用保险公司的各种除外责任,避免发生不予理赔的事项。在出现信用险项下客户违约情况,业务部门应立即向公司领导书面报告,并在其征得信用保险公司的同意后,方可与客户商谈后续处理办法,不得擅自同意客户延期付款、降价等要求。
金融工具管理
企业根据所从事商品交易的具体情况,可以灵活运用一种或多种套期保值工具,通过买入或卖出套期保值,以规避商品贸易中的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实现风险对冲和风险转移。
综上所述,大宗商品贸易的风险管理需要树立风险意识,全流程控制、多措施管理,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工作单位:安徽省新龙图贸易进出口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