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新行
2018-01-11罗新
提名
《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
作者:罗新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提名理由
2016年夏天,53岁的北大历史学系教授罗新沿着元朝辇道北行,自大都(今北京)健德门启程,徒步15天450公里,抵达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他把一路上对历史的深思、人生的况味、对故人的怀念、对当下的思考,用了一年的时间写成本书。凭着丰富的历史专业背景、对徒步旅行的深刻理解,罗新用历史与旅行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创造出了这本兼具行走精神与文学性的读物,可谓当下鲜有的上乘中国原创行走文学作品。
15年前罗新在读书时,元帝候鸟一般春去秋来的辇路,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由于史料不足以反映路线细节,所以史学界对辇路的认识有颇多争议,至今仍有模糊不清之处。他当时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自己走一趟呢?
忽必烈称汗后建立两都制,以燕京为大都,以开平为上都。连接两都的道路,共有四条,其中有一条是只供皇帝走的路,叫作辇路。当年皇帝仪仗浩浩荡荡,往来于历史名城大都(今北京)和草原明珠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之间。这里是山川的终点,草原的起点,是自古以来从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明蒙两个政治体在此分割,农牧两种经济类型在此转变,这条路是沟通长城内外、连接草原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历史走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我,作为一个以研究中国历史为职业的人,真了解我所研究的中国吗?我一再地问自己。”
2016年夏天,罗新踏上了从大都到上都的徒步之旅,经龙虎台,過居庸关,行黑谷,越沙岭,罗新教授背着背包,以户外人的风范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15天一步一步走完了从健德门到明德门的450公里。 有人问,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非要选择徒步这种最艰苦的方式呢?罗新回应:“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流的抵抗。”
身为北大历史系教授的罗新,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虽然是文化学者,但他身上带着户外人的标志,喜欢徒步、旅行、亲近自然,他给自己的公众号取名为“游牧行者”,他曾徒步太平洋山脊径(PCT)部分路段,感受美式徒步文化,也曾在翻越东天山的12条达坂时遭遇暴风雪、命悬一线,更曾与家人走一场从盛乐到平城165公里的天伦之乐。
“只要不赶时间,两三个小时之内可以走到的地方我都愿意走着去。走路时我感觉心情平静,有时可以考虑研究上的问题,有时什么都不想,其实后者更加令人愉快。走得越多越享受。”罗新说,行走的意义,也许就在于行走本身。
一路上,他把对历史的考证、对文化的探究,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融入旅途之中,以深厚的生命感受力,去感触每一个时刻。把沿途的壮丽景色,山川之胜、羁旅之思、风土之异,融入平静从容、充满古典气息的叙述中。本书汇集了许多优秀的旅行家对于徒步的思考和意义。罗新说他在尝试着一种新的文体,尝试把旅行写作与历史思考结合起来,让时间浸润于空间。
通过本书,罗新教授想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是什么呢?他说:“我知道现在的户外爱好者,特别是其中有专业水准的那些人,都会设定很高的目标、要挑战极限,做那些足以被记录并足以令普通人除了佩服绝不敢尝试的事情。我这辈子已经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了,然而这并不让我感到遗憾。我想对那些普通户外爱好者说:徒步是自我的、日常的、个人的,不是为了展示给人看,不是为了破纪录。你不需要挑战那些人类极限,你只需要向你自己挑战;你不需要去走那些世界知名的道路,你身边的任何一条小道都饱含历史与美学意义。”
对话罗新
outdoor:曾经的古道,现在还能原路走通吗?如今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罗新:近一个世纪里,古道早已被改造为不同等级的现代公路,道路所经的山川依旧,可是森林不再,河水枯竭,汽车奔驰,牛羊稀见,元朝皇帝的纳钵更是全无踪迹可寻。最难忘的还是路上遇到的人,都很善良、友好,都体贴关心我们这样的远行人。 outdoor:您如何定义这一次旅行? 罗新:我觉得这只是一次徒步,当然我选择了一条有历史意义的道路,我的写作本身也表明我是一个历史学者,沿途所思所想也是基于我的专业背景,但徒步就是徒步,我把自己当作一个hiker(徒步者)来要求。 outdoor: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古道是比较成熟的徒步路线,比如印加古道、拿破仑之路、西班牙朝圣之路等等,您觉得我们国内是否也可能推出这样的路线? 罗新:我一直感到遗憾,中国竟没有一条专门的长距离徒步路线。中国这么大,历史悠久,地貌丰富复杂,完全有条件建设很多条深具人文和自然价值的徒步路线。我本人很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outdoor:您如何定义自己这本书? 罗新:我一直希望人们说它是一本户外实践书籍,但大家都往我的职业上去靠,去谈论历史,而很少谈论徒步。这是一种旅行写作(travel writing),好比Bill Bryson那本《林中漫步》(A Walk in the Woods),还谈不上是严格的徒步写作。当然两者间难以画出清晰的分界线,如同Rory Stewart那部著名的《寻路阿富汗》(Places in Between)。跟他们相比,我这本所写的徒步本身实在不值一提。